《1917》:时空的连续与统一

    徐辰凡

    摘 要:电影《1917》中“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使得影片的时间和空间叙事实现了客观连续性,连续摄影实现了时间的延续,而景深镜头则实现了空间的延续,这样的运动镜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存在于连续空间中的真实”。

    关键词:一镜到底;时空连续性;纪实美学

    1 影片概述

    电影《1917》是由萨姆·门德斯导演的战争历史片,故事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主角是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他们的任务是在八小时内穿过西部战线到达前线,向那里的首领传达“立刻停止进攻”的讯息。故事听起来很像一个游戏,主人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完成游戏任务。导演便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时空,让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感受他们的所见所闻。“一镜到底”的形式让我们体会到一路通关打怪升级的游戏成就感,也为我们打造了身临其境的真实与沉浸感。“一镜到底”的运动长镜头为观众呈现了时空延续的客观流动,观众在导演打造的“真实的非真实”空间中不断跟随镜头运动,感受人物、事物的发展状态,在多个维度不断跳跃的视点中沉浸于影像打造的情境,在与镜头一同前行的过程中跟随着主人公的心理不断进行着心理建构。

    2 “一镜到底”与长镜头理论及其美学特征

    “长镜头”分为两种,即运动长镜头和固定长镜头,“一镜到底”是对运动长镜头的极致化呈现,是指由单个摄影机拍摄的,用一个镜头来完成电影全片的场景转换和叙事的一种拍摄手法,或者是通过后期的剪辑与特效制作来给观众构建出“一镜到底”的连贯镜头的视觉幻觉。与固定长镜头相比,运动长镜头需要更加灵活的场景调度、演员更加连续流畅的情绪表达,因此,其为我们呈现了更加连续完整的叙事,也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影片的真实。

    一切艺术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与空间,“时间艺术”包括诗歌、音乐等,即相对流动的技术,“空间艺术”则包括雕塑、绘画等,即相对静止的艺术,电影具有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特质,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电影的时空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蒙太奇,另一种则为长镜头。安德烈·巴赞认为,蒙太奇效果中运用的剪辑手法,破坏了影片的时空统一性,蒙太奇剪辑中对影片情节、人物心理的刻意强调操纵了观众的心理,对其进行了束缚。巴赞认为,电影是将艺术与现实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的真谛,应该是尽可能的表现真实,而长镜头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实现,它拥有纪实美学的审美特质。

    3 《1917》中“长镜头”的艺术特点

    3.1 人物构建

    《1917》和大部分电影一样,通过叙事来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同的是,一般影片会通过蒙太奇手法把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心理等强制呈现给观众 ,观众被限定在这个框架之中,以剪辑后被强调的主人公特质来认识人物。但“一镜到底”并非如此,它需要通过连续的时间空间叙事来刻画人物,建构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其注重细节的把控。影片中拥有两个主角——布雷克或斯科菲尔德,但导演并非将其分割为两个个体,反而是对其进行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即战争中的“某个人”。这个人物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遭遇和情感变化后,消亡了原有的理想主义,实现了人性的觉醒。

    主人公斯科菲尔德内向机警、谨慎理性、具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他不敢正视自己的情感甚至逃避家庭,他视毁灭为真正的毁灭,他痛恨战争,认为其毁掉了家园意象。他对荣誉充满不屑,认为其毫无意义,甚至不如啤酒这样的物质来得实在。但在经历了爆炸营地劫后余生、同伴布雷克的死亡之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实现了蜕变。他开始重视情感,承担责任,逐渐具有个人英雄主義色彩,内心也不再如原来一般冰冷封闭,开始具有温度,例如将牛奶留给婴儿,最终实现了与情感的觉醒。“一镜到底”的呈现手法让我们跟随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受其内心的蜕变和升华,这样的情感转变来得更为流畅、合理,且具有意义。其他影片中也有类似的人物建构方式,但“一镜到底”的呈现方式会让给观众感觉更真实、更强烈,形成高度的情感共鸣。

    3.2 时间节奏:流逝的真实

    夏衍认为,蒙太奇是依据故事情节的推进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将镜头有逻辑有节奏的组接起来的技术手法,从而让观众形成对电影的基本概念,从而洞悉其全貌的发展。因此,蒙太奇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展开故事情节,并通过剪辑调整速度,制造戏剧冲突,营造氛围,强制让观众沉浸其中。 但“一镜到底”的镜头连续性,使得整体叙事较为缓慢,但正是这种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让观众高度沉浸其中,身临其境。影片中的长镜头除了让观众有真实的战场体验外,还让观众跟随主人公一同感受时间的流逝,就好像亲历八小时的旅途一般。《1917》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快慢结合,例如刚开始踏上征程时为慢节奏叙事,后来老鼠触发机关,营地发生爆炸,二人惊险逃生,节奏又变得急促;之后发现奶牛,主人公用水瓶灌牛奶,节奏又转慢。整部影片虽然没有真正的“高潮”,但快慢交替、张弛有度,不仅能够让观众和主人公一般面临未知,神经紧绷、情绪高度紧张,而且还非常有代入感,观众就像一起同行的第三名士兵一般。音乐音效、光影变换等技巧的运用,故事的情感逐渐丰富:两个16岁少年内心深处的纯真、善良、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责任使命的担当、对于前方的迷茫未知以及理想和希望……“一镜到底”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在真实流动的紧迫时间中,感受到了战争影片的另类叙事。

    3.3 叙事空间的构建及意义

    导演在影片中的空间设置很有特色,他利用场景的变化来实现影片的叙事,影片大致有五个空间——出发前的阵地、无人区、破败的农庄、战火中的残垣破壁、前线战场。每一个空间都是单独的叙事,不同的叙事空间反映了人物的不同视点以及情感变化,由此,故事变得饱满立体富有意义。例如,主人公进入无人区,首先变现的是紧张和恐慌,但当发现德军已经撤离时,内心暂时平静缓和,后因老鼠导致的爆炸困于险境,最后因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表现出释然。这一跌宕起伏的剧情十分戏剧,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节奏感和感染力。每个单独空间的叙事都有其独特的重心与节奏,但这都跟随着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并让观众和主人公一起一步步实现人性的释怀,并且这些变化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叙事空间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观众脱离了蒙太奇剪辑中的断裂感,更注重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

    导演的空间选择十分讲究,其中体现了对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以此提升影片的象征意义和深度。主人公身旁的其他士兵体现了战争的广泛参与和残酷;破败的城墙展示着战后的场景,警示人们战争的遗留; 少女和孩子体现了人性的救赎和光辉。导演试图用每一个单独的空间展示战争的一个特点,将纵向发展的叙事变为横向的视野,串联起来体现战争全貌。最终体现战争的无意义和生命可贵的主题,给观众以更为真实的沉浸体验和审美表达。

    3.4 时空转换

    蒙太奇手法的影片一般是利用镜头的拼接来实现时空转换,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切断了空间的连续性。“一镜到底”的影片则完全不同,其完全跟随的拍摄方式决定了影片的时空呈现和转移只能通过镜头内的场面调度来实现。连续摄影实现了时间的延续,而景深镜头则实现了空间的延续。《1917》的连续拍摄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真实流逝,在此基础之上,它还通过景深镜头的不断运动实现观众视野和主人公的不断变换,从而构建一个连续时空,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叙事。例如,人物穿越建筑物的画面,镜头并全程跟拍主人公,而是对准建筑物的侧面,与其处于平行位置横向移动,镜头拍摄的画面是人物走入和走出建筑物,建筑物遮挡住了中间部分。这种处理方式将镜头对准平面空间和纵深空间,强调了人与环境的连结,建立起了连续性,以镜头内的场面调度和关系取代了镜头与镜头间的关系,增强了单个镜头的表现力,这正是蒙太奇影片所欠缺的。观众除了跟随主人公感受时间的完整连续,还同其一起穿过江河和破败的建筑,在爆炸的营地和充满危机的战壕中拼命逃跑,和其一起在冲锋中坚守内心保留的最后一份理想和希望……《1917》将主角的意志与观众捆绑在一起,让观众时刻感受他的内心情感与变化,充满共鸣。

    4 长镜头的局限性

    影片的叙事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少年的送信经历,这样的叙事并不特定于战场之中,可以适用于任何情景,因此,故事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意义,观众观看时更多注重的是叙事方式而非内心的情感体验。影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场,主人公晕倒后屏幕黑屏,之后就是主人公醒来的镜头。这样分离的上下两部分似乎不符合“一镜到底”的叙事手法,而且两个部分叙事风格的转变上没有充分的过度与铺垫,容易让观众产生割裂感。镜头全程跟随主人公,反映其所见所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观众忽视其他角色和情境,缺乏了对次要人物的塑造。

    5 结语

    “一镜到底”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时空的连续统一,还有真实的时间流逝和高度契合的情感共鸣。当 场镜头能够随意改变摄影的景别以及景深镜头的景深,它就在镜头内部实现了更为复杂的调度,为我们创造了更为真实的视觉效果,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和完整。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他们观看电影时不再只满足于影像的真实性,而更注重观后触发的内心真实。“一镜到底”的时空构建及跟随视角更容易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想象,这种沉浸的体验和直观感受更易让观众形成同行感,形成心灵上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桑屹峰:反战题材电影《1917》的艺术创新.

    [2]张香芝:《1917》长镜头下时空叙事策略研究.

    [3]李宇潮:一镜到底式的拍摄手法与电影主省略表达间的关系——以《1917》为例.

    [4]张驰:《1917》的單线叙事与审美表达.

    [5]陈琳娜:数字长镜头的影像特征与美学嬗变.

    [6]汪弘扬:电影时空观念的理论与实践.

    [7]吴婷:一镜到底的艺术特色.

相关文章!
  • 北京电影学院

    校训: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由1940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

  • 中央美术学院

    学院概况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