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率探究
潘海英
摘 要: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应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此促使学生学习实效性显著提高。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与理念,相对以往发生了显著改变,教师与学生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由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探究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效率
以往在进行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具有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未能对核心素养充分重视起来,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偏离。就该学科而言,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在进行该学科教学时,教师应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研究制定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热点与难点,也是深化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对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将该学科的核心素养信息等有效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本文在此基于核心素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率的途径。
一、强化主体知识教学,发挥问题驱动作用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技巧,有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提出其学习疑问,进而为教师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意见。以往在进行该学科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思维,难以对其思考能力进行培养,由此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持续。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高度重视核心概念与主干知识教学,用问题驱动学生学习,丰富学生化学思维,由此促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比如,在进行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在学生预习阶段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如可以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平衡现象,涉及哪些平衡问题?”教师在听到学生回答之后,会列出生态平衡与心理平衡等。此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平衡现象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在一番讨论之后,发现所有的平衡都是带有条件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化学平衡的概念,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重点关注该知识点,并尝试列举一些化学平衡的实例。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解决问题和对化学平衡概念进行归纳等一系列的过程,有效打开了学生的问题思维,促使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强化知识应用创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化学知识同日常生活以及科技和环境等关系非常密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以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重点,促使学生学科思维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常识为前提,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而且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促使其学习自主性显著提高,并鼓励学生掌握运用化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促使学生化学思维实践等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要积极开展研究性与科技创新等学习活动,持续强化知识应用创新。
比如,在对淡水资源缺乏和用水浪费等情况进行调查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其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家庭节水装置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创大赛活动。学习完硫氮氧化物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身边的大气污染物成分进行探究,了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来源,并提出合理化的整治建议。学习完金属防腐和防护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常识角度出发,对如何进行钢铁金属防腐等进行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等。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社会和生产等结合点进行深入挖掘,指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该种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展学生化学思维,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显著提高,切实提高了化学学科教学的效率。
三、结合化学学科特征,强化科学探究教学
化学学科属于一门充满实验性的科学,如果未能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比例的探究教学,很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生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要是开展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教师要在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以证据为基础,针对物质组成与结构等提出假设。在此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提高,进而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比如,在教学“盐类水解”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把亚硫酸钠滴入氯化铁溶液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此时,学生会回想其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提出二者很有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也有一些学生会联想到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出二者也有可能会发生此类反应。由学生所提出的假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实验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促使学生可以利用化学思维与实验技巧等,对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解决,由此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再如,在对氯元素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湿润的氯气能够起到漂白作用,而干燥的氯气是否也可以起到该作用呢?”针对该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假设与探究方案,然后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湿润氯气漂白原理进行探究。基于此,学生不仅较好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实验探究能力显著提高,而且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营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探索动力
根据心理学相关知识可知,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其对问题的认识,在对问题进行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对于学生而言,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问题情境进行不断创设的过程,学生会出现认知层面的冲突,促使其求知欲不断增强。學生的思维在此情况下,会对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究,进而实现一定的发展与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前提,为学生学习营造出更加适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