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现当代散文的艺术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代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行文自由,结构具有跳跃性,题材丰富多样,运用的写作手法也富于变化,阅读散文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感受散文独特的情操和趣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当代散文的方法,促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

    (一)关注反常态的表述

    学者王荣生认为散文鉴赏的核心是体味和分享,在指导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时候要围绕散文语言深邃、寓意深刻的特点展开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体味并鉴赏散文的语言,探究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厚意蕴。首先要注意的是散文中是否有一些反常的表述,一些词句看似不合乎常理,但是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情味。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1课《藤野先生》一文的时候,鼓励学生找出作者评价在日本的清朝留学生的词句。学生很快便找到了句子:“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鼓励学生思考:“这些句子是否能很好地展现清朝留学生的特点呢?你觉得作者对他们怀有怎样的态度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矛盾点:“这些清朝的留学生应该都是男子吧,可是作者为何写得好像女孩子一样,不仅用‘小姑娘的发髻来形容他们的辫子,还用扭脖子的细节展现他们的仪态如同女子一样。其中‘标致也是形容女孩子的,不是形容男子的。”在学生发现了反常态的地方之后鼓励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将留学生写得那么缺少阳刚之气。学生有所体会:“作者可能十分反感清朝留学生的态度,所以故意用女性化的词语形容他们,表达出对他们的厌恶。”

    学者叶圣陶认为文艺鉴赏还要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阅读散文作品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尝试透过文字的表面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若能突破文字的表面,探究其中的深层意蕴,那么就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美。

    (二)关注反复出现的语句

    在阅读散文的时候还要注意散文中一些反复出现的词句,不少学生会以为这是作者没有注意措辞而产生的赘语,但是其实不然,这些反复出现的地方很可能有着特殊的意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文章特定的语境进行理解,尝试体会到作者的特殊意图。

    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鼓励学生尝试找出作品中重复的词句,说说作者为何要这样措辞。学生找到了“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等词句,提出:“在这里作者用了很多‘也许。”引导学生围绕反复出现的词句进行思考:“作者为何要反复使用‘也许呢?他反复地回忆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对于作者来说,在百草园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童年的乐趣,所以如果要他就这样离开的话,作者一定是舍不得的。所以作者用反复的‘也许表达了对于百草园的不舍。”“那么,作者为何对百草园如此留恋呢?”学生认为:“因为百草园是一个和严肃的三味书屋完全不一样的场所,在这里能感受到童年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作者的意图。

    在鉴赏散文语言的时候,除了关注反复出现的语句以外,还要鼓励学生抓住那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加以分析,又或者积极探究词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透过文字找到挖掘语义的切入口,体会到作品的言外之意。

    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学者王荣生认为散文学习最难的地方就是要体会出作者独特的经验。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和作者形成共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品内心的波动。鼓励学生采用美读法加以深入感受,又或者尝试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样能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体会更加深刻。

    学习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的时候,鼓励学生思考:“大家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既然‘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那么,他这样大包大揽地帮助孩子打点一切,这样做是否好呢?还有,你觉得冒着危险穿越铁路的行为是否正确呢?”鼓励学生尝试分角色诵读或者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在活动中尝试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體会人物的情感。学生在深入感悟后认识到:“这是父亲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对于父亲来说,要他说出‘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选择多给孩子做事情,帮孩子打点一切,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作者一定也是感受到了这种爱,所以才会感动得落泪。”这样学生就和人物形成共鸣,体会到了其中的情感。

    要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还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活状况,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加以领悟和探究。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走进作品,慢慢体会到一字一句中蕴藏的情感。

    三、体验感受文本意境

    不少经典的散文作品和诗歌一样,都是富有意境的。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散文之美也在于其意境的深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想象作者精心描绘的动人场景,说说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展现出意境。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尝试将文字转换成图画,并将自己脑海中的场景表现出来。“大家看一下文中表现江南乡村下小雨的场景,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呢?若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选择什么词语呢?”学生尝试表述自己脑海中的场景:“我仿佛看到那是一个安静的村庄,远处是杂木林子,细雨涂抹在树叶上,整个村子都仿佛罩上了一层薄雾一般。我闻到饭香和酒香,感觉像是到了家一样。如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我想用‘闲适这个词语来形容。”通过这样的表述,学生体会到了散文的意境。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继续思考:“那么,你觉得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描写这样的场景呢?”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作者在江南小雨中徜徉,寻找心灵寄托的感觉。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散文的意境,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视频、音频,辅助学生进入到散文的意境中。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散文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意境。

    四、读写结合,创造新作品

    (一)易于合理想象的,扩写

    学者夏丏尊认为文学鉴赏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学习写文章。所以在指导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散文写作手法,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围绕作品中的留白处展开想象,尝试扩写其中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阅读七年级上册第16课《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作者从紫藤萝瀑布的身上感受到了生的希望,因此心中也充满了希望。”此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家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后知道,当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十分不顺,但是,在看到了紫藤萝瀑布之后,你觉得他的心中是否也会对人生多了一些不同的感受呢?尝试想象他的内心情感,扩写一番。”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结合作者的生平进行写作:“虽然我的弟弟身患绝症,家里的状况也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就好像这紫藤萝瀑布一般,只要坚强地挺过去,那么就迟早会迎来开花的一天。”在想象中,学生尝试填补了作品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时,要鼓励学生找到文章中的迁移点,一般来说就是文章中具有价值,能表达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的地方。文章的留白处往往有着欲言又止、意味深长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些地方,鼓励学生展开扩写活动。

    (二)易于变换文体的,改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还要鼓励学生将散文改写成其它的文体。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一文展现的是母爱的主题,在作品中作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开变换文体的写作,尝试以“什么是真正的母爱”为主题展开议论文写作的活动,并尝试分析一下议论文和散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首先结合散文和议论文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散文往往描写具体的事例,将观点蕴藏在其中。议论文则论述更为严谨,往往先提出观点,然后選择最具有典型性的事情进行论述。”在了解了这些知识点后,学生尝试变换文体展开写作,如有学生分析了溺爱和真正的关爱之间有不同之处,认为母亲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能真正长大,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否则的话,反而会害了孩子。在改写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也要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更要变换文章的文体、写作手法,进行改写。所以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写活动,提升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时候,要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培养的问题,采用更适合散文文体的教学方法。要围绕散文语言、情感、意境等角度引导学生鉴赏散文,并鼓励学生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郑春艳,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实验学校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