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步摇的形韵美对现代行为设计的影响
席静++卢章平
摘要:传统首饰步摇不仅在形质上夺人眼球,其一步一摇的设计特征尤为出彩。本文通过追述步摇缘起,从形与质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历代步摇的设计特征及优美意境,得出步摇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其在设计过程中,透析礼仪制度下妇女的行走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白珠”结构,以“白珠”摇动频率来规范妇女行为,达到礼制功效。步摇这一设计特征对现代行为设计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价值,也充分表达了在行为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研究人的行为动作和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追随“形随行”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步摇 形韵美 行为设计 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84-02
引言
传统首饰步摇—直是女性钟爱的饰品,在诠释美的同时也规范着人的行为,这种夹杂在行为与规范之中的动态美感,成就了其经久不衰的传奇。
1 步摇缘起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首饰,因其附在簪、钗之上,故又称步摇钗。关于“步摇”之名的笔墨记录,最先见于战国宋玉的《风赋》:“主人之女,垂珠步摇”。关于“步摇”之物的出土实证,见于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2023号墓出土的“玉骨组合簪”(图1),在装饰精致的骨簪上坠有玉片,可作为早期步摇的实物例证。《释名.释首饰》中对步摇的描绘是:“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由此可见,步摇区别于其他首饰的重要特征是“垂珠”,一步一摇是主要特点,下垂的珠络是明显的标识。
1.1 形
步摇基本造型呈“L”形,可起到固发、盘发功能,由于受文化特征影响,不同时期步摇造型风格各异。
先秦时期的“玉骨组合簪”形式简洁,功能性强。汉朝妇女头上所饰“带白珠的长簪”,有摇动特点,但其形态成花枝状(图2)。魏晋时期步摇延伸花枝造型,《女史箴图》中班姬头上的步摇形态优美,随插戴者走动而摇曳,栩栩如生(图3)。唐步摇饰品多制成衔挂珠串的凤鸟之形(图4),回归到“L”形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五代步摇呈唐遗风,形式与魏晋时期类似,有摇动特征,“悬挂白珠”的特点偏弱(图5)。宋元时期注重质朴、大方的风格,步摇形式也偏稳重(图6)。明清时期步摇多与其他饰品配套使用,为命妇在行大礼时使用。
总结:基于审美需求,步摇从最初的“L”形逐渐演变成花枝状;唐以后达到鼎盛时期,多以龙凤造型为主,叉回归到“L”形。
1.2 质
步摇最初仅限于皇亲贵族中有—定身份地位的女子使用,到五代以后,才逐渐平民化。故而在设计制作、取材工艺上都极其考究。《后汉书,舆服志》:“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五代步摇取材已十分广泛,在南唐墓出土的“金镶玉步摇”(图5)和“四蝶银步摇”(图7)均以纤细的金银线编成,华贵而精美。宋元时期步摇材质又有创新,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出土了—支宋式步摇一“银镶水晶钗”(图8),用水晶制成,及其华丽。
总结:在步摇的选材制作上,贵族妇女—般选以金、玉、水晶、松石、珍珠、银等材质,珠光宝气,繁华尽现。贫穷人家妇女则多选铜、铁、木等造价较低的材料,形式简洁,素雅大方。关于步摇的“形”与“质”详见表1。
1.3 意
随着文化的交流发展以及文人士大夫审美变化,步摇意境变化多端,典型的就是“蝶恋花”。“四蝶银步摇”中,蝴蝶齐聚步摇之酋,传达了花团锦簇、蜂飞蝶舞的热闹场面。明清时期,“蝶恋花”题材更加明显:“与采花蝶构成组合的有牡丹、桃花、菊花等,它们或以材质的相异形成色彩和光泽的对比,或以造型与做工的不同形成几者间的变化。总之,宛若—支主题鲜明的大曲,每个小节都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和复述,最终形成一派喜盈盈的斑斓之色。一副首饰的设计与制作,便最要在这里见出意境与经营”。孝靖后的一组首饰就表达了这样的主题(图9),缠绵悱恻,生机盎然。
总结:不论是魏晋时期的花枝鸟雀形状,还是明清时期的“蝶恋花”风格,步摇传达的意境都与大自然离不开关系,形式自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步摇的形韵美
2.1 物的形韵
步摇最大的特征便是摇曳,作为一种华丽繁复的首饰,其功用与装饰审美格外闪现在摇荡之中。步摇轻摆,熠熠生辉,装点得女子们风姿绰约,嫣然百媚。凤乌栩飞,蜂蝶恋花,垂珠慢摆,为云鬓平添几分春意。最动人的那一处就在起身微步的一瞬间,伴随着人的动作,物也做出相应回应,在摇曳的同时与佩戴者融为一体,为静态的首饰平添几分生机。不同长度的垂珠,摇摆幅度也不同,同时组在一起,此起彼伏,又是另外一番盛景。不论是体态丰腴的富家女子,还是干净利索的邻家女孩,一只步摇总能把女子的阴柔与性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2 人的形韵
最初作为有身份地位女子的佩戴饰品,步摇流行于深宫庭院,是引领时尚的必备之物。柏杨老先生在《烛世人间·耳朵的灾难》-文中,对步摇的描写甚是到位,佩戴步摇者需温婉贤淑,娴静优雅,淡定从容。动要恰到好处,才能娇媚诱惑。行走时须端好身架,走慢了,没有摇曳生姿的媚;走快了,叮咚作响,显得放荡不知。所以簪上步摇,要迈着碎步走,那种楚楚动人的风情韵致才能油然而生。唐朝是步摇的流行时期,簪步摇的女子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云鬓挺拔,珠玉流光,一步一摇,风情无限。“云鬓花颜金步摇”,步摇簪于发间更能平添几分气质,回眸一笑,百媚尽生。
2.3 人与物的相互影响
步摇独特的设计造型,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也给佩戴者带来了无形的约束。它因其“垂珠”结构限定了人的行为活动,以动制静,久而久之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成了统治阶级约束妇女言行举止的“佳品”。然而步摇叉不像古时缠足的恶习,给女性身体带来极大的摧残与伤害,它只是限定了人的行为,告诫妇女要知礼守礼,完全符合传统中国礼仪之帮的习俗。
在礼法的管理上,步摇对“度”的控制极好,既能装点美丽,叉能表明身份地位,达到礼制的功效,让佩戴者爱不释手。“只有当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引发和活化了接受主体自律性的审美心理和过程,审美接受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心灵获得愉悦和自由的审美活动。”步摇这种源于内心的吸引,使得佩戴者心甘情愿被其“束缚”,大胆地引导了审美趋向。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信息反馈作用,能及时反映佩戴者的行为信息,根据“白珠”摇动的频率及幅度,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行走速度及是否有突发情况发生;也可以根据女子行礼时的动作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礼节。总之步摇作为一种首饰用品,不仅装点了人的美丽,更规范了人的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妇女守理法而不失个性,追求自我的人格特点。步摇因女子而传承,女子因步摇亦倾城。
3 步摇的形韵美对现代行为设计的影响
3.1 物的动作设计对现代行为设计的启迪
步摇的设计特点在于“一步一摇”,因为有了“摇”,故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设计美感,对现代行为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步摇紧扣了礼仪束缚下妇女的行走特点,巧妙地在簪钗之上坠以白珠。这种对人行为的细致观察,增加了其设计的科学性,是行为设计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传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于这种对行为层次中设计的表达,设计者没有将首饰造型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其本身的语意结构,以一种“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动制静,动则迷人,静则唯美,时刻给人带来—种新鲜感,且不会引起视觉疲劳。
3.2 人的动作设计对现代行为设计的启迪
步摇对人的动作设计限制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上,因为有了一定的行为规范,使得女性体现出的媚甜而不腻,恰到好处。这种设计不仅服务于人,为人带来美的享受,也规范了人的行为活动。与此相反,现代生活中有许多产品设计,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更多注意的是产品给人带来的便利性,却忽视了过度使用带来的副作用。典型的以手机为例,手机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人的生活方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玩手机”已成为—种习惯,正是这种习惯却引发了一些行为操作上的弊端,甚至影响到了,人正常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还会引起一系列类似视觉下降、肢体麻木等生理疾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过分注重给人带来便利,却忽视了操作过程中人的行为规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后遗症。步摇作为一种传统的首饰产品,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参考见解。
3.3 人物动作设计中蕴含的设计理念
传统步摇在人物动作的设计中注入一个很好的设计理念:形随行。“形随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学者胡宏述教授提出来的。其中一种对行的解释是指人类的个体行动,也就是对于我们四肢运动规律和范围的研究。刘向东教授在《“形随行”概念的延伸》有文中又提出,“在产品设计中,评价一件产品好坏的标准正在于它在使用时,是否配合我们操作的‘行,又是否在牵涉到第三者时,配合了第三者的特性或行为”。诺曼先生在其《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也提出了有关行为层次设计的概念:“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被称为行为层次。行为层次设计有四个要素,分别是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好的行为层次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专注了解和满足真正使用产品的人。”但是这种满足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既要适用于人,又不能过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还可以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约束反馈,以实现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尚与流行的趋势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生活中再难见到那一抹碎步下的悠悠倩影,步摇也慢慢退出现代人的节奏。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在坚守着这份信念,继续探索。作为—种简单的盘发工具,步摇独树一帜。当然,那潜藏在步摇背后一系列的设计语言,还有待大家共同探讨,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设计精髓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