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装镶边研究

    倪文杨

    

    

    

    摘要:镶边作为女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以自己特有的属性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特征及着装的身份和地位。本文以清代女装中的镶边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参考与服装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清代传统女装不同时期的镶边手法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概括性的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清代 女装 镶边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82-02

    清代女装以“重装饰,轻人体”为特色,在稳妥的平面服装结构之中将流动的缘边装饰发挥到了极致,其精美及丰富程度堪称历史之最。镶边作为清代女装缘饰的典型代表,用其独有的特性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上层社会女性具备足够的物质基础并作为时尚的风向标,其着装相对考究,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的变迁,故本文以清代上层社会女性的镶边为研究点。

    镶边作为一种传统的缘饰手法,是指用一种颜色或不同质地的面料、布条、花边等通过暗针钉缝的方式镶缝于衣片的缘边或衣身、袖子等部位,形成条状或块状的装饰,而在服装中,镶边常常结合嵌、辊等工艺。根据所镶类型的不同,可分为镶色和镶块两种。镶边涉及到服装的廓形、颜色、面料、图案、风格等多个方面。不同颜色、面料、图案的镶边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不同部位的镶边也会传达不同的意境。

    作为传统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镶边不仅是当时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人们精神与文化的写照。从清初到清末,随着历史背景的不断演变,女装中的镶边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上层社会女装中的装饰情况,本文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将清代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皇太极和顺治为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为清代中期;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为清代晚期。并从镶边部位、方式、配色和特色几大方面分别阐述不同时期的特性并做一定的对比分析。

    一 清代早期

    1 镶边部位

    清代早期因经济不发达外加天灾人祸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该时期的服装装饰简单朴素,整体服装多以御寒性为主要目的,注重服装的功能性,因此装饰甚少。而镶边作为主要的装饰之一,一般出现于衣服的领口、袖口、艘口及脚口等易磨损的部位,在增强服装牢度的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2 镶边方式

    此时的镶边形式较单一,常以单镶条的形式出现,同时用同色系或深色系面料作滚边处理,在处理边口的同时与镶边条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

    3 镶边图案及配色

    早期的镶条很多都是没有图案的,通过与衣身颜色间的对撞以起到装饰性作用,而那些有图案的大多为一些简单的吉祥图案或植物花卉纹样,在图案的排列上,早期镶条上的图案相对后两个时期较为稀散。在颜色上,早期时兴穿蓝色,以取其清淡、明快,镶边条往往会选用较衣身深沉的颜色,如黄色衣身蓝色镶边或蓝色衣身黑色镶边,通过视觉色系间的冲击,使服装凸显精致感。

    4 镶边特色

    清代早期的镶边庄重典雅,仍带有些许明代清秀之气,多出现于领、襟、袖口,配合一道细细的滚边,清新幽雅,线条流畅。

    二 清代中期

    1 镶边部位

    在康乾盛世带来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外加顺治后期开始延续起的明中期兴起的奢靡风气,这大大刺激了镶边装饰的发展,此时的镶边成了上层社会女性服装中的主要装饰之一,多出现于领、袖、前襟、下摆、袖口、裤管、袋中间等缘边部位。

    2 镶边方式

    到清代中期,镶边出现的形式较为多样,常结合片金或圆金与片金一起出现,有两镶两绲、三镶三绲等多种形式,而在乾隆时期由于汉文化的渗入,镶边在服装上的运用越发多样,镶边的条数也相应增加,这些镶边往往通过不同颜色花纹、肌理的面料进行镶拼,增加服装整体的层次感。

    3 镶边图案及配色

    镶边的纹样在中期多选花朵植物、吉祥纹样及各种龙凤蝶等动物图案作为题材且纹饰立体感更为强烈,其中植物纹样最受青睐,人们常借其生长特性、外观形态等反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在图案的排列上相比早期更紧凑,纹样也更显细致。在配色上,中期选用配色方式逐渐多样化,衣身面料与镶边条的颜色大致采用邻近色、对比色及互补色这三种方式,而最为常见的为互补色的运用,通过不同占比的色彩属性营造出服装独特的调性,也反映出着装者的政治、社会地位、等级和身份等。

    4 镶边特色

    足够的物质基础外加明代中期兴起的奢靡风气的延续,促使了中期的镶边的快速发展,从早期的质朴转向庄重典雅。雍正时期由于皇帝独特的艺术品位,镶边更显精致细腻,杂而不乱、色彩和谐,整体沉稳端庄;乾隆时期由于经济水平的日益增强,镶边更显精美细腻,纹样构图生动,装饰性极强。在中期的发展过程中,镶边的风格不断强化,逐渐向奢华过渡。

    三 清代晚期

    1 镶边部位

    随着社会转型与风俗的转变及人们对服饰装饰兴趣不断升温,清代晚期上层妇女的服装越发注重其装饰性,而镶边也成了服装装饰中的主角,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两襟等处都布满镶边,有时整件衣服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布料。

    2 镶边方式

    到清代后期,服装中的镶边形式越发多样,从简单的双镶、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甚至发展到了做工精巧的“十八镶滚”,大有堆砌叠加之势,这也适当地反映了晚清女装的流行风尚。

    3 镶边图案及配色

    相比中期,镶边的纹样在后期更显多样和细腻,常选择花朵植物、吉祥纹样及各种龙凤蝶等动物图案,其图案有的生动灵活,有的层次分明、有的紧凑有秩,而在点线面的不同组合间,将清代女装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色彩的搭配上,后期更显醒目、艳丽,甚至出现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极为新潮的配色,镶边色彩亮于衣身色彩,通过不同的色彩形成不同纯度、明度间的对比,在繁缛中体现豪华和气派。

    4 镶边特色

    到了清代后期,服饰的风格逐渐开始转变为雍容华贵,袖口的宽度也在满汉交融的过程中日益变宽,而衣袖宽度的增加也为镶边装饰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足见其繁复奢华程度。

    小结

    清代早期上层社会女装中的镶边,依旧能看到明代的一些特点,简洁却端庄典雅;到了中期,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及满汉杂居社会结构产生的文化交融,镶边装饰开始由简入繁;到清代晚期,镶边在传统服饰中更注重其装饰性,形成了极其繁缛奢华的风格。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镶边对清代女装款式的丰富和发展也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并形成各个时期的特色。镶边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其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同时由于镶边足够的包容性及其对服装调性强有力的可塑性,将其运用于当代服装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