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

崔欣玉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价值虚无主义;反思;对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148-05
对“空心病”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与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有效发挥个人价值密切相关。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空心病”问题进行反思,旨在探讨“空心病”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高校应对“空心病”问题的现实路径、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多维保障。
一、“空心病”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空心病”的内涵
“空心病”又称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部分大学生正在遭遇、经历并承受的一种因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偏差或缺失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空心病”一词最早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博士在其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提出,通过对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徐凯文发现调查对象中“有 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1],而这些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1]。可以说,“空心病”一词形象地概括了这些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游刃有余应对的大学生因无法准确定位自我、缺少对自我需求的正确认知、缺乏持续奋斗的动力而表现出迷茫、无助甚至想要放弃生命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正不断改变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鉴于“空心病”对个体生命、个人发展产生的极具破坏性和致命性后果,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也愈加凸显。
2.“空心病”的基本特征
(1)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我认知 作为人类的精神之钙,缺少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会使人类得“软骨病”,会导致顺境中的骄傲、急躁、盲目和逆境中的消沉、堕落、失望。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据分析显示,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缺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理想来自父母的理想和期望,他们的信念源于师长的坚持和督促,他们的爱好、目标大多按照父母师长意愿所塑造而非始于内心热爱。对于这一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缺少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与评价,對于未来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缺少清晰定位。其全部生活的意义源于取得好成绩、满足师长期待、找到目标职位时的快感,除此之外,仿佛并不知晓自我的真正发展诉求。
然而,按照他人逻辑和期望生活而没有自我需求的人,放弃自己也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当这些以“成绩”“工作”为导向的理想达成之后,以往的价值、目标不能适应新的现实了,大学生便陷入了不知所措的慌乱、迷失状态,再也找不到信仰,进而走入了意义世界崩塌的困境。
(2)价值取向偏移,功利化倾向显现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品尝过物质文明硕果的人们也逐渐开始将曾经在经济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理念应用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最大化”“效率至上”便是其中被人们拓展得较为广泛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一些大学生在利益最大化、分数至上等观念的驱使下,将能否取得“最好结果”“最大功效”视为衡量某一具体实践是否值得参与的准绳,将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生信条并逐渐陷入逐利怪圈。在学习内容上,他们倾向于实用性较强并能为其择业带来优势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交通运输等,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不能立即产生经济价值的公共类课程则以冷淡、排斥的情绪对待;在政治选择上,部分大学生以未来职业作为判断自身是否需要加入党组织的标准,而非出于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根本认同,若毕业后在党政机关等职能部门工作则需要入党,若毕业后出国或进入外企则不一定入党;等等。
“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了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2]以经济眼光和自身利益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学生,一旦其目的达成、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支撑其思维和行为的动力便日渐式微,大学生便逐渐陷入了生命意义丧失、内心空虚的“空心病”状态。
(3)道德情感模糊,道德知行脱节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实践、道德关系的爱憎、好恶、同情、认同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态度,对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起到评价、调节等作用。道德情感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直接关涉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调查显示,“空心病”状态下的大学生道德情感较为浅薄、空洞,在这一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各种实践呈现出模糊与消极的特征。此外,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情感较为内敛,缺少与朋友、教师、家长的诚挚顺畅交流,对于“信任”“感恩”“诚信”“友善”等持消极态度。可以说,对上述道德情感的体验,部分大学生仍停留在认识与了解阶段,在实践中较少身体力行并切身感受。
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影响——诱发“空心病”的关键因素
“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精神危机”[3],在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多样化思潮影响中,价值虚无主义的传播与渗透无疑需要格外引起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关乎大学生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在于它关乎人类命运的根基。因此,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诱发“空心病”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既是一种对解决大学生现实困惑的思考,也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价值追问。
1.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
价值虚无主义,即对价值信仰、目标理想的虚无化、否定化,其主要表现为意义世界的失落、价值体系的崩塌、幸福感的降低。关于对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解,尼采认为它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4],是对西方世界各民族发展都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性运动,而非一种单纯的哲学观点、思想理论。自上世纪于西方社会环境中产生之后,价值虚无主义的影响迅速蔓延,当下中国也深受其影响。
价值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带来广泛社会影响,主要在于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将人与物的关系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三个阶段,而价值虚无主义正是产生于人类对物产生依赖的第二个阶段。对照马克思的划分,不难发现,当下的人类正处在严重依赖外物基础上发挥独立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人对物的过度依赖常常使“物”反客为主,甚至成为将人类推入异化境地的主要力量。
吉林大学贺来教授曾说,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遭窒息,而导致这种抹杀和窒息的最重要的力量,就在于近代以来所形成并型塑着人们生活的种种抽象物”[6]。贺来教授所说的抽象物既包括抽象的观念也包括抽象的存在,前者即传统形而上学观念,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等跨越合法边界、演变成排他性理论的观念;后者则是指无约束的对个体生命进行奴役与统治、剥夺了生命个体自由与独立本性的物的力量。由此可见,不管是抽象观念还是抽象存在,当人类对这二者的追求与崇尚陷入排他、过度状态之后,往往会使生命个体的发展陷入思想与精神没有寄托的状态,而对价值、信仰的否定观念也便由此产生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广大人民饱尝改革发展带来的各种可喜成果,而这在使人们能愈来愈便捷、自由、立体、舒适地体验世界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征服欲望与日俱增,使人们“所持有的理性愈来愈受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的影响”[7]。如今,人们越来越渴望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我不断提升的娱乐、消费、社交需求,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寻求最佳路径、用最小代价换取最优选择、用最少付出获得最大帮助。也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们开始逐渐疏远精神世界,不再相信崇高信仰对自我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不再相信理想的意义会高于现有利益带来的片刻享受,他们开始用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进行思考,开始否定曾经建立的支撑其思维与行为的价值体系并逐渐以对“抽象物”的追求取而代之。
然而,在对“抽象物”的追求中人们也不断开始承受来自“物质世界”的壓力和负担,为了摆脱这种压力,人们愈加疯狂地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寻找快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最终却发现自身所追求的物质世界极易变化,而所得的这种幸福感既不稳定又不持久。这一问题使得人们因对物质世界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意义王国”陷入一种“不断坍塌、不断重建的循环”[8],而当“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不能给人提供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信念”[9]时,不能给“空心病”患者提供其对意义世界追问的回答时,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便逐渐出现。
2.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人类的心灵结构中,价值虚无主义常常表现为“终极价值的贬损、规范价值的逃遁和功利价值的独尊”[10]三个方面,在应对社会问题时人们偶尔显露出的对崇高目标的逃避、对道德问题的冷漠或无视、对“抽象物”的过度依赖便是虚无主义这三个方面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如今,这种对价值相对主义的认同、对个人利益最大化逻辑的遵从、对工具理性的支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敬畏感、幸福感、获得感的弱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引发了难以回避的道德问题和关于道德情感的讨论。
在高校中,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也有一些或重或轻的表现,如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滑坡问题的漠视、对诱惑的难以抵御、对是非对错观念的模糊,一些情感脆弱或意志薄弱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杀的现象,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暴露的动力不足或不思进取的问题,挑战、无视权威的态度,沉迷游戏、网剧、八卦新闻而耽误学业的状况,不少大学生抛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琐碎世界和小叙事的现状,等等。由此也不难发现,价值信念的缺失、对多元价值观念合理合法性的认同已使大学生形成功利化、娱乐化、碎片化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模式不断蚕食大学生对崇高价值的追求、动摇大学生的坚定信念,使其原本构建的意义世界在逐渐弱化。
虽然对“物质世界”“娱乐生活”“小叙事”的倾心本无可厚非,但若这些思维模式意欲超出合理范围进而演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并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的时候,当理想因不能与当下感性生活发生直接联系而被视为“虚假”“不真实”的时候,当经典因难以理解而被“解构”“戏说”的时候,当权威因严肃崇高而被“拒绝”“冷落”“质疑”的时候,当传统被“戏谑”甚至“遗忘”的时候,这些思维方式便会麻木人们原本坚定的价值理念转而成为主要的生活旨趣。伴随着对“物”“利益”“娱乐”等观念的过度认同与追求,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底线也逐渐受到挑战与威胁。因此,价值虚无主义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早已成为一个逐渐引发人们忧虑与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价值虚无主义务必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治愈“空心病”的根本出路
从价值虚无主义视角对“空心病”现象进行成因、影响等维度分析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引领大学生走出价值虚无困境、破解信仰缺失问题的现实路径。“空心病”并非单纯的心理学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的综合社会现象,因此,反思“空心病”问题的出路应着眼于理想信念教育、校园环境营造、心理咨询平台搭建等多个视角。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