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裁撤教育学院透视我国综合性大学及其教育学科发展模式的转变
田杰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综合性大学为应对“双一流”建设和新一轮学科评估,纷纷着手裁撤教育学院。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类学科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关于科学研究,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从长远来说,教育学科是综合性大学不可或缺的。政策引导是影响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发展模式开始从“求全”向“求强”转变。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裁撤;转型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8-012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25
广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一些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相继裁撤教育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在新一轮学科评估积极开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学院被裁撤,教育学科亦被看作弱势学科,而一些强势学科发展势头迅猛,這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应然现象?应如何理性地看待这种现象?当前教育部已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一流综合性大学中教育学院的现状如何?与此同时,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未来走势是怎样的?本文对教育学院被裁撤的原因及社会各界的态度进行简要的回顾,而后层层深入,结合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教育学院的地位、现状及裁撤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及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进行展望。
一、我国综合性大学裁撤教育学院的原因及社会态度
林永柏教授认为综合性大学即文理学科兼备、多学科有机融合、基础研究显要、培养目标多元的大学[1];百度百科将综合性大学定义为学科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综合实力强大的高等学府[2];周光礼教授认为教育学院是大学内部设置的二级单位,并把教育学部、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统称为教育学院[3]。本文中教育学院是指与师范类院校的教育学院相对应的、在综合性大学内设置的培养不同层次的全日制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二级学院,包括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所)、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不同名称的单位或机构,但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教育机构。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教育学院被裁撤的原因和社会各界的态度方面。
(一)裁撤教育学院的原因
学界目前主要从两种视角探讨教育学院被裁撤的原因。首先,教育学院被裁撤是受“双一流”建设和新一轮学科评估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的胡乐乐认为综合性大学之所以纷纷裁撤教育学院或相关教育机构,客观上是因为“双一流”建设的压力[4]。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指出,一些高校为能够在“双一流”建设和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占据有利位次,通过强化优势学科和建制,裁撤弱势学科和建制,重新进行学科调整和布局[5]。郭华桥也认为“双一流”建设是导致教育学院被裁撤的重要原因[6]。其次,教育学院被裁撤是因为教育学自身的不足。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教育学院被裁撤可能是因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规模比较小、整体的发展水平和势头不是很好,在学科评估中排位不靠前[7]。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指出综合性大学中教育学院过于偏重理论研究,与师范类院校相比,在培养教育类人才方面竞争力不强是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8]。任炜华也认为教育学院停办的原因是教育学科底蕴不足,特色不明显;研究实力薄弱,学术质量低下,理论脱离实践;竞争环境激烈,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等[9]。
综上所述,学者们都看到了导致教育学院被裁撤的内外因素,但很少探讨教育学院内部建设、人员激励机制、招生方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此外,一些高校出于保留学位授予权的目的实施裁撤手段。笔者曾就该问题专门访谈过广州某高校的一位资深教授,她坦言面对学科评估带来的巨大压力,学校会主动裁撤教育学院,暂停招生,让教育类学科得以休养生息。
(二)裁撤教育学院的社会态度
目前对综合性大学裁撤教育学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些学者对此表示认同。如刘长喜教授表示如果教育学院招不到合格的学生,降低录取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不尽人意,专业内缺乏自我推动力,别说是二级学科,一级学科都应被裁撤[10]。我国教育学科泰斗顾明远先生也赞成裁撤教育类学院,他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存在同质化的倾向,即不顾本校的发展历史、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盲目地扩充专业和学科,结果浪费了资源,降低了优势学科的水平[11]。还有一些学者坚决反对撤销教育学院,瞿振元先生指出为了争夺名次而不顾学术生态,盲目砍掉一些所谓的无用学科,或忽视学科的生长性,遏制那些目前处于相对弱势但长远看很有希望的学科,不利于学校整体的发展[12]。
总的来说,教育学院是否应该被裁撤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类学科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从长远来说,教育学科是综合性大学不可或缺的,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不应该被盲目边缘化。
二、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历史地位
(一)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
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消失、从消失到复兴、从复兴到再次受挫的曲折历程。民国时期我国教育院系创立,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及实施推动了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和私立大学教育科、教育研究科、教育学系、教育学院等教育类机构的建立[13]。政策影响在教育学院的初创时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教育学院。1938年是教育院系的重要发展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师范学院规程》,使教育院系由一元格局向二元格局转变,教育院系开始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并存。1952年的院系调整又打破教育院系的二元格局,综合性大学退出了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高师院校成为教师培养体系的唯一载体[14]。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院系開始重建。综合性大学及理工科院校开始将目光转向教育学,并建立起专业研究队伍,厦门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率先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15]。许多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学院。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学院都是由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展为高等教育研究所,最终发展起来的[16]。2000年北京大学在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与电化教育中心基础上,组建教育学院[17]。至此,我国再次形成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教育学院并存的二元格局,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开始设立教育学院。直至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国内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序幕[18]。为配合“双一流”建设,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启动了新一轮学科评估。为避免学科评估过程中,弱势学科影响学校的综合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裁撤。
(二)教育学院的历史地位及原因
教育学院在丰富大学的服务功能、促进学科综合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理应与其他专业学院具备同等的地位。但在现实中,综合性大学中教育学院的师生和学科规模都小于其他院系,教学及科研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学校的资源分配中也处于劣势[19]。这其中有深层次的根源,一方面,教育学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总是受到质疑,甚至常被视为研究领域而非科学,所受到的尊重和重视程度远比其他学科要低[20]。另一方面,与其他学院不同,教育学院最初并非作为一种探索知识、追求高深学问的研究机构,而是作为教师职业训练机构出现的[21]。这使其在综合性大学中难以与其他学院并驾齐驱,同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处于劣势,发展后劲不足。
在我国,教育学之所以能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还源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依据政策设置学科、组建学会、划拨资源、形成建制,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22]。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发展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与一些资深的师范院校相比,这些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竞争力弱。在最近公布的一流学科名单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入围,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被远远甩在后面,这显示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与师范类大学的教育学科的差距非常大。
(三)一流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
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 高校建设名单[23],笔者选取了其中的23所综合性大学(包含A类和B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和整理这些高校官方网站的信息,发现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9所综合性大学的官网已经找不到教育学院,这些高校或未曾设立过教育学院,或已经把教育学院裁撤完毕。目前只有10所综合性大学保留了教育学院的独立建制,另有4所综合性大学将其设为直属单位或研究机构(如表1和表2所示)。
教育学院由独立的建制单位转变为专门的研究机构或直属单位,显示出我国综合性大学普遍开始调整学科布局,裁撤弱势学科,集中力量打造强势学科,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按照裁撤力度的大小可以将我国高校裁撤教育类学院的做法分为三类,一类是取消单位建制,把教育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或者部门,让其成为一个下属学科或者部门,继续承担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如中山大学将教育学院撤销后,将其并入政务学院,教育类学科变成下属学科。另一类是在取消建制的同时,取消教育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只保留科研任务,并强化其对学校的服务作用,作为学校政策研究部门。如山东大学撤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后,将其调整到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并更名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室。还有一类是撤销单位建制,完全取消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如兰州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停止招生的同时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以及慕课发展中心。表1中仅有10所一流综合性大学保留了教育学院的独立单位建制,其他4所高校包括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云南大学都采取了相应的调整方式,弱化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强化其科学研究的功能。
一流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起步较晚,主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等一些高校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招生,这与许多国外大学的做法一致。事实上,教育类学科要求学习者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和实践基础,否则很难系统而深入地开展学习。
三、我国综合性大学及教育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未来发展模式
从综合性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开始从“求全”向“求强”转变,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学府和精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过去,我国高校普遍追求“大而全”,在学校内部纷纷设立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并不断地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这在综合性大学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现在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影响下,裁撤弱势学科,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打造优势学科,由粗放式向精致式发展模式转变。从2015年南开大学裁撤教育学院到最近的广西大学裁撤教育学院,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综合性大学裁撤教育学院。高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双一流”建设,将有限的学校资源集中起来发展优势学科,一些边缘学科将被划到裁撤的行列。
但是,为了争夺“双一流”建设的资源和新一轮学科评估的排名而盲目撤销教育类学院的做法必定会破坏我国的教育生态系统,造成恶劣的“马太效应”,同时也会给原教育学院的师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教师在并入其他单位后,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调入其他学院,在专业发展上势必会受到影响。若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会面临被学院边缘化的危险;若主动调整研究方向,在学术发展上将受到限制,削弱自己的竞争力。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可能在新学院中缺乏归属感,迷失学习的方向,在日后的专业学习、简历填写等方面都将面临尴尬的局面[24]。
(二)我国教育学科的未來发展道路
在新时期发展潮流中,教育学科要抓住发展机遇,找准新的定位,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教育学科是综合性大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这离不开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支持。世界知名学府如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等都设有教育学院。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梅贻琦、朱九思等也很重视教育学科的建设,积极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也正是因为他们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造就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辉煌成就[25]。
教育学科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教育者的努力。面对自身的劣势和学科裁撤的浪潮,教育学要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渐进过程,教育学也不例外,在取得相应学科地位之后,还要找准发展定位,建构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将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赢得应有的学科荣誉和地位。
四、结论
综合性大学裁撤教育学院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是一种应然而非偶然的举措,需要理性地看待。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正在发展转变,高校由过去一味追求大而全、强调规模、办综合性大学,转变为自主适应国家政策,突出优势和强势学科,探索特色化和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飞跃式进步,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与世界接轨。从这个角度来看,裁撤教育学院具有正向功能,可以为教育学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另一方面,裁撤教育学院具有一定的负向功能,如破坏我国的教育生态系统,打破原有的学科平衡状态,给师生带来消极的影响等。然而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去适应这种时代变革,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永柏,曾蜀云,姜平平.综合性大学的涵义及特征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01):92-94.
[2]百科.综合性大学[EB/OL].(2017-10-20)
[2017-12-10].https://baike.so.com/doc/6098789-6311897.html.
[3]周光礼,周蜜,姚荣.分化与整合: 中国两类高校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风格的比较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5(05):1-8.
[4]胡乐乐.“一窝蜂”裁撤教育学科不理性[N]. 光明日报,2016-07-26.
[5]施晓光.学科评估背景下解读“伟大的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6-09-12.
[6]郭华桥.“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弱势学科的治理逻辑[J].重庆高教研究,2016(06):29-36.
[7]沙璐.兰州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引争议[N].新京报,2016-08-27.
[8]陈百惠.专家谈高校裁撤教育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教育研究[EB/OL].光明教育.光明网(2016-08-18)
[2017-12-10].http://edu.gmw.cn/2016-08/18/content_21529239.htm.
[9]任炜华.教育学院停办背景下的学科危机及出路——以兰州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高教探索,2017(02):28-29.
[10]学妹.风雨飘摇:多地一线高校教育学科遭裁撤[EB/OL].学术中国.传送门(2016-07-26)2017-12-28.http://chuangsong.me/n/462348644254html,2017-12.
[11]顾明远.从裁撤教育学院看师范教育转型[N].光明日报,2016-10-08.
[12]田延辉.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思考[EB/OL].(2016-11-22)
[2017-12-10].http://www.sx-dj.gov.cn/Html/2016-11-22/101559.Html.
[1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08.
[14]蒋志远.中华民国教育年鉴——中国年鉴成第11卷[M]. 宗青图书公司印行, 2006:490.
[15]张辉,郭桂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0(03):58.
[16]刘蕾.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发展定位研究——以11所非师范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22.
[17]刘艳.我国大学教育类学院设置状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17-18.
[18]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Z]. 2015-11-05.
[19]谌启标.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国际比较研究[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43.
[20]杨跃.“教师教育”的诞生——教师培养权变迁的社会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8.
[21]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院系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06):61-67.
[22]孙华.中国教育学的科层气质——兼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J].教育学术月刊,2014 (07) :3.
[23]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Z].2017-09-21.
[24]王光荣,骆洪福.国内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裁撤问题探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7 (03):7-12.
[25]包水梅.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以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3(03):69-76.
(责任编辑:付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