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创新
蔡生力+唐文乔+刘红
[摘要]本文针对现行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厌学的现状,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习惯、高校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了问题的症结。重点阐述了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对于从现有的“课堂、教师、教材”旧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新三中心转变的重要意义。依据学习者认知学习理论和知识构建过程与规律,强调了教学的核心价值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具教育功能的观点。并对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建议,如: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控制授课内容和时间,采用“学习循环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调整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现行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制度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07-04上世纪末我国大学扩招,入学新生从1999年的108万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628万,十年增长了6倍多。快速增长的高等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2003-200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我国各高校在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已有很大的提升,已缩小了与欧美、日本及港澳台等地高校的差距,但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创新能力、求知欲望等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教师授课方法没有吸引和打动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玩手机、睡觉、听音乐等现象比比皆是。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表明,我国高等院校7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不吸引人,上课单调乏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2012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在武汉召开了“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重点关注如何实现我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国内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指出当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是教学方法。就教育而言,教学方法比教育内容更重要。本文指出了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意义,并对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建议。
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的任何行动、计划、选择和决策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从20世纪90年代起,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确立“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
而现今我国高校普遍流行的教育教学仍然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一个教学体,教师在台上自我表演,学生充当听众或看客,知识、信息由教师到学生单向流动,即所谓灌入法、注入式。形成了现行教育的三中心,即“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
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知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而学生却是教学设计的局外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授课时主要考虑如何把学科知识的精华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为讲得越细、越多越好。
基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讲授往往是从方便教师的角度设计,而不是从学生现有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及其对应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可能性出发,实施单向表达教师的想法或完成教师事前的准备,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没有独立、主动进行探究的时间,全部教学时间基本都被教师的讲授占用。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割裂,有教无学,教学效率低下。
现今各高校开展的教学评价同样侧重点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非学生学得如何,尤其是课后的自主学习如何,没有多少人关注。评价的标准主要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态度好,讲授内容熟悉、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课时安排合理、气氛热烈,教学手段多样,多媒体制作生动合理等。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实现从“课堂、教师、教材”的旧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的新三中心转变,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然而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首先,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看可量化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业绩,而对于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软指标基本被忽略。因此多数教师宁愿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在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积极性明显不高。
其次,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意义认识不足,日常的教学工作沦为完成任务,因此很难从教学工作中感受到发展、快乐和享受,一门课几轮讲授后,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感。
(三)高校政策制度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制约
尽管各个高校都高调宣称要重视教学质量,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但受社会评价大学的功利性(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等)和政府拨款机制的导向性影响,各个学校领导实际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放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论文专利、学者人才、获奖成果等硬指标上。即使是教务部门也更多关注的是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名师标兵,而真正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指标并不多,与学生学习最直接相关的教学方法更是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构思教学大纲、计划教学方案,尤其是在课外需要批改大量作业、指导学生,而这种创新改革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收到明显效果,也无法量化考核。教学上的投入能考核的就是课时数,对课外工作,指导学生无法计算,不计报酬。而学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业绩评价、津贴发放却都是与那些能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直接挂钩的,这就难怪教师只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能带来实际利益的硬指标,而忽略更重要的教学方法创新了。
(四)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意义
传统的理科教学方法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即:概念可以完整无损地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头脑中。而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或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不断生长的过程,已有的知识、态度、动机和学习方式影响这一过程。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构建而成的。各种知识进入大脑后要经过内化才能转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和灵魂。在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总是以自身现有的经验,知识和思维能力为基础,去消化吸收高于其经验、知识和思维能力,即对学生而言是抽象且有难度的科学知识。因此需要学生不断地在科学知识与其刻画的现实、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和转换。
因此,教学的目的和核心不在教,而在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就是要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课堂、教师、教材”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新三中心转变。从教育教学角度看,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为重要。讲授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本身,而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多少支持、帮助、刺激和鼓励。一期学习结束后,学生能记住多少知识,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较少取决于他们选修了那些课程,而较多取决于他们是怎样被教的,以及他们被教得有多好。掌握知识,不仅是学生发展的目的,更是学生发展的手段。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而获得思维、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学习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它要求学习者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
二、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在创新教学方法实践中,教师是关键,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从内心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至关重要的意义,才能淡泊名利,全心投入,创新实践才能有效进行。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需要认清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一切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并不是强制听讲或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定位在:选择教育资料、激活知识、促进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内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向他们提供学习的对象,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阶段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在工作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控制选择讲授时间和内容。
要改变现在一堂课45分钟,全部被教师讲授所占用,而学生基本没有独立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间的教学方式。高明的讲授是点到为止,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索的大门,去深入思索探究甚至发现。教师应着重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如课本上有,但学生自己看书难以把握的内容,而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或内容留给学生去探究、发现,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结论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学习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摆脱教材束缚,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了。这些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是旧的、熟悉的,而相对于学生则可能是全新的、充满兴趣和好奇的,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形成的概念才能真正扎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
教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选择应重点放在如:1.背景性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知识产生的根源,知识的科学和生活意义。2.问题性知识:揭示知识背后的问题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敏感性、意识和能力。3.过程性知识:阐述知识的最后完成,进入或形成教材的漫长发展过程,包含了众多人的不间断努力,从而表现出综合性、复杂性、抽象性及远离个人生活经验等特征。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比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4.知识间的关系:某个知识点(概念、公式、定律等)的意义往往存在于某一知识与其他知识点的结构联系中,了解知识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5.知识的实践应用:科学知识具有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特征。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于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价值,而不是抽象、刚性、不能应用的条条框框,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强大热情、动机和兴趣。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思想”,生成智慧,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应当是贯穿各门课程的灵魂。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的理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实验验证理论,以书面考试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美国许多教育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差,从而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改革和实践,基于认知学理论或构建主义理论提出了“学习循环模式”(Learning Cycle Model LCM)或称为“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班级分组及人人承担学习角色;课前复习、回顾测验前次课堂内容;教师讲授和布置问题性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反思和总结;最后由教师做全面的成绩评定。
这一模式认为:使学生掌握和记住概念的最好方式是由学生以各种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开始,然后通过思维活动发展形成概念,最后应用概念。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在新的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他所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而学生则从配角变为主角,课堂包括与之相连的课外活动成了学生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它具有研究性,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而是自身经历一番探索而领会和掌握。它还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的非认知素养,如怎样表达自己,如何与人共事,如何尊重、宽容他人的观点等。同时它具有挑战性,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轻而易举地通过课程学习,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各种各样问题。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教学方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产生创新思维,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学习成果是在课外获得的,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且具体事件有3/4发生在课堂外。平时的课堂教学同学之间交流很少,上课、复习、考试通常单独进行。而实践教学基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小组总结交流,都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有目标和要求的实践行动使学生彼此迅速打破平时的心理隔阂,通过讨论、争论、相互帮助,走进一个合作氛围,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一种团队精神。由于实践教学是从课堂、学校直接走进大自然、科研生产一线,成为走向社会的前奏。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除了接触自然,还要走进各地的科研生产基地,了解所学知识在未来的用武之地。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所、博物馆的学术积淀和氛围,各科研院所不断创新和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不断激励学生,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自己是未来科学世界的主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种充满激情、收获良多的实践教学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终身难忘的美好经历和回忆。
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而于上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很值得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该方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把课堂引入社会,将社会引入课堂。项目教学计划由师生共同设计,而实施项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帮助者。项目的进展,学习所能取得的结果都是事先无法准确预测的,正因为此,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学习才充满了兴趣和竞争。最后进入学习成果的总结评比阶段,老师又成为裁判角色。整个过程体现了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相向”、“教学互动”的理念。
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师固然是内因和主体,然而社会外部环境、教育政策制度以及学校考核评价机制等外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需要改变当前高校对教师的最大激励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论文、项目、经费、获奖、专利等功利主义政策,取消或降低各种不合理的量化指标。教师至少是那些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职责要求应该在聘用时就已确定,教师的待遇并不因为课时的多少而改变,不需要通过各种量化指标来获得津贴和待遇,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宽松的环境和相应的尊严。这样学校和教师双方关注的焦点在教学质量上,学校可以要求在教学上达到什么水平,而教师则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追求学生的满意度,追求高水平教学,从而在教学岗位上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体验。
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外部环境与高校内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使国家意志和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协调一致。应该对现有的大学评价机制、拨款机制重新加以审视和调整。应该深刻反思:现今流行的以院士、“杰青”、“千人计划”、各类学者多少,项目、经费、成果,SCI论文、高影响因子论文、百篇优秀论文等等所谓标志性成果多少来评价大学、排名学科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带来何种影响?各种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计划”等项目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总之,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就意味着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教无定法”,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具有教育作用。教学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具有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充满创新精神和动力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献君.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2]别敦荣. 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4).
[3]陈佑清, 吴琼. 为促进学生探究而讲授[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0).
[4] 张俊超. 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5] 叶信治.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1).
[责任编辑:雷艳]
[摘要]本文针对现行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厌学的现状,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习惯、高校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了问题的症结。重点阐述了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对于从现有的“课堂、教师、教材”旧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新三中心转变的重要意义。依据学习者认知学习理论和知识构建过程与规律,强调了教学的核心价值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具教育功能的观点。并对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建议,如: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控制授课内容和时间,采用“学习循环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调整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现行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制度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07-04上世纪末我国大学扩招,入学新生从1999年的108万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628万,十年增长了6倍多。快速增长的高等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2003-200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我国各高校在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已有很大的提升,已缩小了与欧美、日本及港澳台等地高校的差距,但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创新能力、求知欲望等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教师授课方法没有吸引和打动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玩手机、睡觉、听音乐等现象比比皆是。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表明,我国高等院校7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不吸引人,上课单调乏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2012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在武汉召开了“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重点关注如何实现我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国内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指出当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是教学方法。就教育而言,教学方法比教育内容更重要。本文指出了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意义,并对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建议。
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的任何行动、计划、选择和决策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从20世纪90年代起,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确立“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
而现今我国高校普遍流行的教育教学仍然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一个教学体,教师在台上自我表演,学生充当听众或看客,知识、信息由教师到学生单向流动,即所谓灌入法、注入式。形成了现行教育的三中心,即“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
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知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而学生却是教学设计的局外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授课时主要考虑如何把学科知识的精华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为讲得越细、越多越好。
基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讲授往往是从方便教师的角度设计,而不是从学生现有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及其对应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可能性出发,实施单向表达教师的想法或完成教师事前的准备,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没有独立、主动进行探究的时间,全部教学时间基本都被教师的讲授占用。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割裂,有教无学,教学效率低下。
现今各高校开展的教学评价同样侧重点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非学生学得如何,尤其是课后的自主学习如何,没有多少人关注。评价的标准主要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态度好,讲授内容熟悉、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课时安排合理、气氛热烈,教学手段多样,多媒体制作生动合理等。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实现从“课堂、教师、教材”的旧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的新三中心转变,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然而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首先,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看可量化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业绩,而对于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软指标基本被忽略。因此多数教师宁愿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在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积极性明显不高。
其次,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意义认识不足,日常的教学工作沦为完成任务,因此很难从教学工作中感受到发展、快乐和享受,一门课几轮讲授后,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感。
(三)高校政策制度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制约
尽管各个高校都高调宣称要重视教学质量,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但受社会评价大学的功利性(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等)和政府拨款机制的导向性影响,各个学校领导实际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放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论文专利、学者人才、获奖成果等硬指标上。即使是教务部门也更多关注的是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名师标兵,而真正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指标并不多,与学生学习最直接相关的教学方法更是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构思教学大纲、计划教学方案,尤其是在课外需要批改大量作业、指导学生,而这种创新改革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收到明显效果,也无法量化考核。教学上的投入能考核的就是课时数,对课外工作,指导学生无法计算,不计报酬。而学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业绩评价、津贴发放却都是与那些能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直接挂钩的,这就难怪教师只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能带来实际利益的硬指标,而忽略更重要的教学方法创新了。
(四)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意义
传统的理科教学方法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即:概念可以完整无损地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头脑中。而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或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不断生长的过程,已有的知识、态度、动机和学习方式影响这一过程。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构建而成的。各种知识进入大脑后要经过内化才能转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和灵魂。在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总是以自身现有的经验,知识和思维能力为基础,去消化吸收高于其经验、知识和思维能力,即对学生而言是抽象且有难度的科学知识。因此需要学生不断地在科学知识与其刻画的现实、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和转换。
因此,教学的目的和核心不在教,而在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就是要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课堂、教师、教材”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发展”新三中心转变。从教育教学角度看,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为重要。讲授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本身,而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多少支持、帮助、刺激和鼓励。一期学习结束后,学生能记住多少知识,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较少取决于他们选修了那些课程,而较多取决于他们是怎样被教的,以及他们被教得有多好。掌握知识,不仅是学生发展的目的,更是学生发展的手段。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而获得思维、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学习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它要求学习者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
二、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在创新教学方法实践中,教师是关键,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从内心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至关重要的意义,才能淡泊名利,全心投入,创新实践才能有效进行。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需要认清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一切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并不是强制听讲或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定位在:选择教育资料、激活知识、促进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内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向他们提供学习的对象,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阶段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在工作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控制选择讲授时间和内容。
要改变现在一堂课45分钟,全部被教师讲授所占用,而学生基本没有独立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间的教学方式。高明的讲授是点到为止,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索的大门,去深入思索探究甚至发现。教师应着重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如课本上有,但学生自己看书难以把握的内容,而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或内容留给学生去探究、发现,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结论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学习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摆脱教材束缚,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了。这些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是旧的、熟悉的,而相对于学生则可能是全新的、充满兴趣和好奇的,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形成的概念才能真正扎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
教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选择应重点放在如:1.背景性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知识产生的根源,知识的科学和生活意义。2.问题性知识:揭示知识背后的问题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敏感性、意识和能力。3.过程性知识:阐述知识的最后完成,进入或形成教材的漫长发展过程,包含了众多人的不间断努力,从而表现出综合性、复杂性、抽象性及远离个人生活经验等特征。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比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4.知识间的关系:某个知识点(概念、公式、定律等)的意义往往存在于某一知识与其他知识点的结构联系中,了解知识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5.知识的实践应用:科学知识具有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特征。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于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价值,而不是抽象、刚性、不能应用的条条框框,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强大热情、动机和兴趣。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思想”,生成智慧,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应当是贯穿各门课程的灵魂。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的理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实验验证理论,以书面考试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美国许多教育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差,从而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改革和实践,基于认知学理论或构建主义理论提出了“学习循环模式”(Learning Cycle Model LCM)或称为“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班级分组及人人承担学习角色;课前复习、回顾测验前次课堂内容;教师讲授和布置问题性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反思和总结;最后由教师做全面的成绩评定。
这一模式认为:使学生掌握和记住概念的最好方式是由学生以各种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开始,然后通过思维活动发展形成概念,最后应用概念。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在新的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他所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而学生则从配角变为主角,课堂包括与之相连的课外活动成了学生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它具有研究性,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而是自身经历一番探索而领会和掌握。它还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的非认知素养,如怎样表达自己,如何与人共事,如何尊重、宽容他人的观点等。同时它具有挑战性,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轻而易举地通过课程学习,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各种各样问题。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教学方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产生创新思维,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学习成果是在课外获得的,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且具体事件有3/4发生在课堂外。平时的课堂教学同学之间交流很少,上课、复习、考试通常单独进行。而实践教学基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小组总结交流,都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有目标和要求的实践行动使学生彼此迅速打破平时的心理隔阂,通过讨论、争论、相互帮助,走进一个合作氛围,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一种团队精神。由于实践教学是从课堂、学校直接走进大自然、科研生产一线,成为走向社会的前奏。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除了接触自然,还要走进各地的科研生产基地,了解所学知识在未来的用武之地。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所、博物馆的学术积淀和氛围,各科研院所不断创新和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不断激励学生,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自己是未来科学世界的主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种充满激情、收获良多的实践教学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终身难忘的美好经历和回忆。
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而于上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很值得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该方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把课堂引入社会,将社会引入课堂。项目教学计划由师生共同设计,而实施项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帮助者。项目的进展,学习所能取得的结果都是事先无法准确预测的,正因为此,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学习才充满了兴趣和竞争。最后进入学习成果的总结评比阶段,老师又成为裁判角色。整个过程体现了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相向”、“教学互动”的理念。
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师固然是内因和主体,然而社会外部环境、教育政策制度以及学校考核评价机制等外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需要改变当前高校对教师的最大激励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论文、项目、经费、获奖、专利等功利主义政策,取消或降低各种不合理的量化指标。教师至少是那些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职责要求应该在聘用时就已确定,教师的待遇并不因为课时的多少而改变,不需要通过各种量化指标来获得津贴和待遇,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宽松的环境和相应的尊严。这样学校和教师双方关注的焦点在教学质量上,学校可以要求在教学上达到什么水平,而教师则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追求学生的满意度,追求高水平教学,从而在教学岗位上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体验。
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外部环境与高校内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使国家意志和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协调一致。应该对现有的大学评价机制、拨款机制重新加以审视和调整。应该深刻反思:现今流行的以院士、“杰青”、“千人计划”、各类学者多少,项目、经费、成果,SCI论文、高影响因子论文、百篇优秀论文等等所谓标志性成果多少来评价大学、排名学科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带来何种影响?各种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计划”等项目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总之,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就意味着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教无定法”,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具有教育作用。教学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具有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充满创新精神和动力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献君.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2]别敦荣. 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4).
[3]陈佑清, 吴琼. 为促进学生探究而讲授[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0).
[4] 张俊超. 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5] 叶信治.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1).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