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标准构建政治非选择题“答题逻辑”
张祖涛 江传佳
摘? ? 要:学生解答政治非选择题普遍存在以“知识调用”决定“答题逻辑”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教学中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不能基于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构建答案。这是与素养立意的高考改革方向相背离的。构建答题的总体逻辑框架,必须把握设问,以“问题逻辑”引领,结合“理论逻辑”“事实逻辑”“生活逻辑”进行构思,才能使答案逻辑周延、层次清晰;形成规范的答案要点,必须坚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要点展开过程中的逻辑推导。
关键词:高考评价标准;非选择题;答题逻辑;政治
一、构建答题逻辑是遵循高考评价标准的选择
当前,学生解答政治非选择题,通常的思路是先找“知识”(理论依据),罗列知识要点,然后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这种构思的共性是以“知识调用”决定“答题逻辑”,颠倒了“答题逻辑”与“知识调用”的关系,偏离了“问什么答什么”的基本常识,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学生答题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就是这么进行教学的。比如,有的教师通过分析高考试题答案的构成要素及呈现方式,构建各种各样的答题模型;还有的教师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设问,帮助学生搜罗典型答案要点,构建名目繁多的答题模板。此类做法忽略了思维过程,或变高阶思维为低阶思维,严重背离了素养立意的高考改革方向。我们认为,只有基于科学思维过程,构建融学科知识、学科思维、思维能力等学科素养于一体的答题逻辑并生成答案,才是遵循素养立意高考评价框架及其运行规律的正确选择。
从评价角度看,新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它不仅呈现了评价内容,还提出了评价标准、评价规格、命题建议等一系列指导性原则。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构建起了以学科任务为引领,融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学科内容于一体,指向关键行为表现的高考评价框架,其实质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将内在素养外显为行为表现,然后针对关键行为表现进行观测和评价。因此,要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我们必须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指导,关注学生“做事”的过程,针对不同“题型”优化“做事”中的思维过程,确立相应的“答题逻辑”。
解答非选择题犹如写一篇短文,首先要谋篇布局,这就是“构思”。“构思”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答案展开的逻辑架构(我们称之为答题的“大逻辑”),包括从哪几个方面作答、有几个要点、要点如何排列。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有话好好说”,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构思”的基本依据是试题本身的构成要素。研究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可发现,基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框架命制的非选择题都包含三种变量(情境材料、学科任务、学科内容)。从结构上看,试题均由“材料+知识+问题”组成,因而试题答案必然是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即运用知识、结合材料、按照问题指向生成答案),答题逻辑也必然依据材料、知识和问题这三个要素确定。研究发现,这三个要素本身的结构或逻辑,亦即材料结构所呈现的“事实逻辑”、知识结构所蕴含的“理论逻辑”、试题设问所包含的“问题逻辑”,都会对答题的总体逻辑(“大逻辑”)产生影响,都是答案构思的重要依据。此外,高考试题中有些开放性的设问,既没有具体的知識限制,也没有材料支撑,回答此类问题通常需要考生借助生活常识、结合社会实际,我们把这种答题逻辑定义为“生活逻辑”。只有以“问题逻辑”引领,结合“理论逻辑”“事实逻辑”“生活逻辑”,确定答案架构,才能使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逻辑周延、层次清晰。
通过“构思”明确答题思路后,我们还需要将这种宏观的构架“落地”,亦即把每个要点写好,这就是“构答”。“构答”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要点铺陈的逻辑层次(我们称之为答题的“小逻辑”),包括每个要点如何展开,即有几个短句,短句之间如何逻辑关联(表现为有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如何排列)。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把话说清楚”“把道理讲透彻”,不要含混不清、词不达意、语气不畅。为此,要定位知识落点,明确理论依据,整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通过归纳演绎生成答案要点。
“构思”与“构答”相互依存、紧密相关,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构答”需要“构思”的引领;“目张”才能有所“捕获”(得分),“构思”需要“构答”去落实和实现。高质量、高规格的答案,不仅“大逻辑”周延清晰、环环相扣,而且“小逻辑”严谨缜密、滴水不漏。
“构思”的常见组合方式有:“问题+事实”逻辑、“问题+理论”逻辑、“问题+生活”逻辑;“构答”的常见方式有:归纳法和演绎法。
二、非选择题答题逻辑的组合运用及典例分析
(一)精读试题设问,坚持“问题逻辑”引领
在“四大逻辑”中,决定答题方向,对答题的“大逻辑”具有根本性影响的是“问题逻辑”。分析试题设问,把握问题逻辑,明确学科任务,是做好非选择题的关键,需要做到:判断知识范围、明确思维对象、把握设问指向、分解设问层次。
所谓“知识范围”,是指试题设问规定的回答问题所需运用知识的类别和形态。有的设问只规定了宏观的知识范围,回答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运用范围内的知识,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有的设问则明确指定了需要运用的具体知识,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2)问要求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强调把握层次、深度理解。有的设问对知识虽然规定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但通过“限定词”指向这一范围内的某一具体知识点(知识范围收缩),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1)问,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这一观点,可以初步明确答题需要运用经济与文化、传统文化等知识,此类问题在知识的调用方面要求较高,需要我们学会审读设问、进行提炼。
所谓“思维对象”,是指试题要求学生分析的对象。社会现实生活中它由主体、主体的行为、工具构成。因此,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思维对象是具体、明确的,或指向单一主体的行为措施,或聚焦某事物现象(主体、工具及众多主体的行为)。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38题中的“扩大进口”属于行为措施,2019年全国Ⅰ卷第39题“人民政协”就属事物现象。审题时,要明确这些对象,把握不同的行为主体和事物现象,通过具体的“行为”和“现象”确定理论依据,调用相应的知识。
所谓“设问指向”,是指设问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学科任务的类别。高考政治试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完成相应的学科任务,如“描述与分类”(回答“是什么”)、“解释与论证”(回答“为什么”)、“预测与选择”(回答“怎么办”)、“辨析与评价”(回答“怎么样”)等,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回答不同的设问指向,需要遵循不同的“范式”。只有明确了设问指向,才能确保答题方向的正确,避免答非所问。
所谓“设问层次”,是指复杂的设问所包含的多个逻辑层次或多项任务要求。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经常设置较为复杂的设问,这就需要精心研读设问,把握设问的逻辑层次,将设问分解为若干具体问题,并以此确定答题思路。分解“设问层次”主要有两种情形:复杂论题的分解(含“传导分析”进行的过程分解)、复杂任务的分解。分解设问层次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保证答案逻辑周延,避免要点缺失;二是保證分析论证层次清晰,避免逻辑混乱。分解设问层次,最基本的方法是把握设问中的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对设问要求进行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分解。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39题,要求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可围绕“党的领导”“一切工作”将论题分解为“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为什么党应该领导一切工作”(复杂论题分解);再比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40题,要求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需要分别分析“研发”和“推广”取得成就的原因(复杂任务的分解)。
(二)归纳整合材料,依据“问题+事实逻辑”构思
政治高考非选择题都有情境化、结构化的材料,材料的逻辑结构即“事实逻辑”对答案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答案形成有效支撑,这既是命题人给考生确定答题要点设置的“路线图”,也是实现“用命题斩断应试教育”“防止以刷题代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要善于依据“事实逻辑”构思,学会基于“事实逻辑”分析或评价,依据“事实逻辑”探究。
第一,基于“事实逻辑”分析或评价社会现象。
有的试题通过材料呈现某一现象的发展过程或成因,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考查考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认识能力,考查考生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解题的步骤是:研读材料、把握材料结构→解读材料信息、发现“事实逻辑”→依据“事实逻辑”、运用学科术语进行阐释。
以2019年全国Ⅰ卷第38题为例,设问要求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本题的“问题逻辑”即知识范围(宏观范围)、思维对象(扩大进口)、设问指向(分析评价)、设问层次(进口+积极)很清晰,难在如何确定答题要点,这需要考生带着“理论框架”研读材料,先分析“事实逻辑”:第1段材料介绍了中国进口贸易现状(信息①);第2段材料介绍扩大进口的“两大措施”:降低关税,举办进博会(信息②);第3段材料介绍了进口重点:高技术产品、日用消费品(信息③)。然后,结合有效信息,运用“供需模型”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扩大进口的意义(见下表)。
[事实
逻辑 归纳提炼 答案要点 信息② 影响生产和消费市场 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繁荣生产与消费市场 信息② 对国内企业的促进作用 激发市场竞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③ 对生活性需求的意义 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降低消费成本,更好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 对生产性消费的意义 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
本题要求分析和评价A对B的作用,实质是分析A对B的价值,可以借助价值分析的模型,即“A可以A1-n+理论阐释+有利于B1-n,从而B”。解题的关键,在于借助学科理论发现“A的属性”与“B的需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给予阐释分析。
另外,“A→B→C传导关系分析”类,实质是分“A→B”“B→C”两层进行阐释,本处不展开分析。
第二,基于“事实逻辑”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的试题通过材料呈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或问题,要求考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调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此类设问通常不指定或规定具体知识,答题的逻辑应主要由材料所呈现的事实决定,解题的步骤是:研读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成因→运用知识、针对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以2019年全国Ⅳ卷第24题第(2)问为例,设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本题以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吸引外商投资的数据、《外商投资法》的内容为素材,展现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新做法。该题要求学生了解扩大开放对国内企业可能造成的挑战,进而运用企业运营的相关知识,从品牌、研发、品质、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三,基于“事实逻辑”构思时,需要运用归纳法构答。
归纳法侧重考查学生基于材料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常见的归纳法如概念追溯法(由下位概念追溯上位概念,“具象”→“抽象”)、生产要素分析法(基于资本、技术、管理、人力、市场、政策等因素分析)、行为主体分析法(基于经济、政治等常见的主体分析)等。在归纳的基础上,再运用学科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或探究。
(三)拓展知识层次,依据“问题+理论逻辑”构思
“理论逻辑”即知识本身的逻辑(要点及其关系)。如果试题设问指定或规定了用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则答题需要在遵循“问题逻辑”前提下,再依据该知识点本身的逻辑即“理论逻辑”对材料信息进行归类整合,并演绎生成答案。由此,答案的总体逻辑与知识点本身的“理论逻辑”保持了大体上的一致。其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答题所需知识点的呈现有三种情形。
一是设问明确“指定”,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2)问(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二是设问隐性“规定”——设问没有明确指定,需要从中提取,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1)问(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此外,还有些试题提供了新知识,要求先学后用(如2014年全国Ⅱ卷“信息消费”题)。
第二,依据“理论逻辑”答题的基本步骤。
可分为四个步骤开展分析:检索知识层次→解读材料信息→确定理论依据→开展演绎分析。
以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2)问为例说明,本题考查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这一微观知识,构答的一般范式是“原理+演绎分析”。演绎论证时,要注意把握问题本身的逻辑,从“保护、传承”到“利用”,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保护、传承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第二层次:正确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每一個层次的论证,又要遵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逻辑(小逻辑:理论逻辑)。因此,答案逻辑应是“问题逻辑”引领“理论逻辑”。现将“标准答案”解析如下:
原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演绎分析:第一层(论证“保护和传承”):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世界),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正确改造世界);第二层(论证“利用”):克服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世界),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正确改造世界)。
第三,基于“理论逻辑”构思时,需要运用演绎法构答。
演绎是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都是理论观点(一般)与具体信息(个别)的结合,是通过演绎生成的。因此,演绎法就成为“构答”的基本方法。
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一个完整的三段论推理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判断,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可以省略其中属于常识性的部分,从而使表达更为简洁。如2019年全国卷第40题第(2)问是省略了小前提(“文化自觉意识是先进的意识”)的三段论推理。
值得说明的是,A→B关系(或价值)分析类问题(A的属性+阐释论证+B的需要)实质也是“三段论”的综合运用。其中,“阐释论证”的理论依据是大前提,即“属性X能满足需要Y”,而“A具有属性X”且“B具有需要Y”(小前提),因此,A能满足B(结论)。这进一步说明只有掌握了学科理论,并将它转化为“认知图式”,才能让“理论之光”烛照各种社会现象并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
(四)借助生活经验,依据“问题+生活逻辑”构思
为体现高考“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使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高考试题中有些开放性的设问,既没有具体的知识限制,也没有材料支撑,回答此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和生活积累。回答此类问题可以借助生活常识、结合社会实际,亦即依据“生活逻辑”构建答案。需要强调的是,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明确设问要求,把握“问题逻辑”,不能偏离“主题”、没有“中心”;同时每个要点也要有理论支撑,具有合理性。
以2019年全国Ⅰ卷第40题第(3)问为例,要求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本题既没有提供具体材料情境,也没有提供分析和探究的理论依据,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感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需要强调的是,好的建议要体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统一,而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答题逻辑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教学中,依据答题逻辑开展试题命制、试题评讲,对于帮助学生内化学科知识、拓展思维能力、培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答题逻辑仅仅是思维方法,不能形成“路径依赖”,用答题逻辑代替学科内容。只有对学科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