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层级的,最高层级的就是精神文化需求,因而,精神文化需求无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的美好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而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无疑是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更显示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讨了文化生产力的本质特征问题
该书认为,文化生产具有非生产性和生产性两种属性。前者属于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也就是前面曾讲到的“哲学意义”或“非经济意义”上的活动。文化生产的这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由非生产性向生产性转变,由一般实践活动向经济性活动转变,是文化生产历史形式的发展演进,也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而到了未来的真正的“精神时代”,文化活动将由生产性转变为非生产性活动,由经济性活动转变为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但在当今时代,生产性或经济性文化活动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无论在何种制度下,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只能满足人的“基本”文化需求。要满足大众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中只是单纯的精神文化活動,并没有与经济活动发生直接的联系,精神文化活动的直接目的不是获得“利润”。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的文化生产总体上都是非生产意义的文化生产即文化活动。在原始社会的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语言、巫术、图腾崇拜、仪式、神话传说,以及各种禁忌等,其功能是通过文化活动形成一种适应机制,来维系自然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协作和共同分享的生活秩序。古代社会(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生产,主要表现为信仰、政治、法律、教育、艺术、科学技术等社会形式的观念意识逐渐分化,形成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的局面,文化生产并不直接生产财富,而是作为观念、意识、习俗和制度影响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这一时期的精神文化劳动者的生存资料,主要来自宫廷的豢养或,即使有交换,也只是小范围的并不是社会化的生产。随着16世纪西欧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开始全面转变为以资本为动力的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1]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生产的普遍化,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这一时期的物质生产基本特点是,以资本为核心,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资本生产联合其他生产要素,全面占有和支配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真正意义的文化生产——生产性文化生产也是形成于这一时期。
文化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生产力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物质属性(客观现实性)与精神属性(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特征。物质属性是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同的共性、普遍性或一般性,也是生产力的根本属性;精神属性则是指文化生产力自身与物质生产力相区别的特殊性,即文化生产力能够成为自身的特殊性。文化生产力固然具有客观现实,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文化生产力的根本价值,在于创造和生产丰富而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由于文化生产与经济、市场、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依托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规模化的社会化生产活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似乎经济功能成为它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功能,从而忽视了它的本质特征和最终价值目的。如前所述,文化生产具有双重的属性,一方面,它是新的产业形态。作为产业,它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在当今时代,它必须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市场经济为运作机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来生产文化产品。因此,精神文化生产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它也是新的文化形态,而且本质上文化形态。文化生产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产业,其最终目的是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产不仅直接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满足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传播信息、励志成才、完善素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塑造灵魂、提升审美能力和品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乃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对文化产品的追求乃是对人自身所认同的文化意义的追求,也是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塑造、自我更新、自我解放的过程。
二、探讨了以先进的文化产品“化人”的问题
该书认为,生产和消费都是由人类进行的,人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自身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及其结果,也直接影响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辩证进行了精辟地论述。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而且“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艺术对象的创造”。在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中,文化消费对文化生产的依赖显得更为重要。“不仅是文学生产产生接受,接受也产生文学生产;不只是作者创造读者,读者也创造作家;不只是作品影响读者,读者也影响作家的创作。”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专为影响人的”,“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文化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正因为如此,首先文化生产的主体要有责任担当,坚持以先进文化“化人”。文化生产的主体是文化企业。文化生产者的责任担当,最终要通过文化企业来实施。文化企业要在生产中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原则,摈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为消费者生产“优质”的文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自觉拒绝生产“三俗产品”,从而实现以先进文化“化人”的目的。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和消费不能完全听凭市场的自发调节,艺术生产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企业有责任培养人的健康情趣,在文化产品生产中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要使文化企业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必须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同时要完善制定加强监管,推动文化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
其次,还要提高文化消费主体的素质,即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修养。当下,人们的休闲时间日益增多,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但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存在着工具理性有余、价值理性不足,物质消费盲目、精神追求不足,环境破坏明显、生态关爱滞后等诸多問题。因此,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引导消费者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正确地、合理地进行文化消费。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优秀的接受者去品尝、鉴赏。马克思所言“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这里所说的“懂音乐”,应是指有能力欣赏音乐。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因此,读者的欣赏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在大众的文化修养普遍提高、高雅文化被普遍接受的时候,高雅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发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同时,要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价值规范入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力倡导文明礼仪,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共同营造一个公共场所礼让有序、公共环境整洁有序、公共交通安全有序、旅游出行和谐有序和诚信经营文明有序的文明环境。
三、提出人类文明将由物质时代跃迁到精神时代
该书认为,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上看,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物本时代”与“人本时代”。“物本时代”以追求物质财富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的,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问题: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冲突加剧;信念失落、精神空虚等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反思全球金融危机时,人们几乎一致把金融大佬们的贪婪物欲当成众矢之的。人类文明呼唤由“物本时代”向“人本时代”转换。
然而,“物本时代”在导致危机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挽救”危机的一种途径。文化生产力将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人类文明将由“物本时代”跃迁到“人本时代”。依据马克思唯物的史观,既然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那么,任何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的出现,都会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引发文明的变革。从这一逻辑出发,如果文化生产力得以成立的话,它也必然会引发文明的变革。那么,文化生产力将使人类文明转向哪里?既然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的能力和力量,文化生产力所引起的文明变革,就应该是由以物质需求和物质利益为主的时代向以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利益为主的时代的转换。因此,“物本时代”的危机对文明转向的客观要求,恰好与文化生产力引起文明变革的必然结果相对接,使人类文明的这次转换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就决定了生产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文化生产力,必然在这次文明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今时代,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从整体上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这一转换的基础条件。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人的生存方式将呈现出“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休息”、“劳动”与“享受”高度统一的特点,人类将开始由“生存”转为“优存”,由“谋生”走向“乐生”。从人类将告别物质绝对匮乏的时代,摆脱“物的纠缠”,超越“物的困扰”,在更大程度上摆脱肉体需要而从事创造性活动,人类自身将成为智力高超、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意志坚强的新型人类,人类文明将成为“利”、“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新文明。真正的“人本时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
该书认为,真正的“人本时代”到来还有遥远的距离。但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作为一种制度,它还很遥远;作为一种实践运动,它就在我们脚下,人类每走一步都是向共产主义的迈进。共产主义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及其融合)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了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又超越资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3.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