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PM2.5数据分析系统
秦瑾+邱晓荣
摘要:基于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是目前大气环境监测的主流方向,本文介绍了基于STM8半导体核心板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环境检测系统的系统组成、硬件组成以及数据传输实现等关键技术做了一定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监测大气环境中的各项基本数据
关键词:多传感器;STM8;大气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2-0261-02
1 概述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大气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大气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正面临各种各样的大气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幅超标。近几年,以北京为主的各大城市均受到雾霾天气的严重影响,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当然,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城市都受到或多或受的大气环境污染,在恶劣的天气中,不仅仅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2 大气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
2.1系统设计
本项目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PM2.5数据分析系统。系统的节点控制芯片采用STM8单片机,通过内部定时器定时采集各传感器的数据,并将数据处理成统一的格式,然后通过串口连接Wi-Fi模块,Wi-Fi模块将数据向外发送。
2.2硬件选型
1)STM8主控芯片
STM8是意法半导体的基于高性能8位内核的处理器,配有先进的成套外设。该平台采用的是130nm嵌入式非易性存储器专有技术,内部集成真正的EEPROM数据存储器,可以达到30 万次的擦写周期。STM8S105K4的内核最高运行速度达16MIPs(在最高16MHz时钟频率下),它通过增强型堆栈指针运算、先进的寻址模式和新指令实现快速、安全的开发。并且与当前非常流行的STM32具有相同的外设架构,因此在8位控制器中应用的也比较广泛。STM8具有与MSP430大致相当的片上外设,具有片上10位AD、UART、I2C和SPI等接口。同时,STM8的价格要比MSP430低许多,成本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2)传感器选型
系统使用的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PM2.5尘埃颗粒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选用的是DHT11。DHT11可以达到同时监测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效果,并且它能够把数据转变成已校准的数字信号,可以从单片机中直接获得它的输出信号。当然DHT11的连接电路也比较简单,基本不需要外围电路。当使用时,DHT11被唤醒,切换成高速模式。等到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发送响应信号,然后进行数据的传出,并且触发一次数据采集。如果没有收到主机发来的信号,DHT11不会进行自动采集,而是处于低功耗状态。
光照度传感器选用的是T5516光敏电阻。
PM2.5尘埃颗粒传感器选用的是Sharp的GP2Y1050AU0F灰尘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相对简单,有GND,VCC和TXD三根组合排列线。该传感器上有一个光传感器,通过粉尘散射后的光线传感器作为电压输出,该传感器拥有非常低的电流消耗(最大20mA),可使用高达7VDC。输出的为模拟电压,其值与粉尘浓度成正比。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主控MCU可以再AD采样和串口通信(RXD)两种放时间选择。输出方式也有模拟端口和串口两种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0.8微米以上的微小粒子,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
3)Wi-Fi模块
Wi-Fi模块选用的是有人科技生产的小体积Wi-Fi模块USR-WiFi232-T,大小只有22mm×13.5mm×6mm,因此能够很好的嵌入到小体积的设备中。它是一款一体化的802.11b/g/n Wi-Fi低功耗解决方案,支持UART/PWM/GPIO数据通讯接口,支持STA(终端)/AP(Access Point,即接入点)/STA+AP共存工作模式,支持Smart Link智能联网功能,通过USR-WiFi232-T模组,传统的低端串口设备或MCU控制的设备都可方便的接入Wi-Fi网络。
3 Android应用程序的设计
客户端采用Android平台,通过套接字Socket接收数据。然后将数据保存在本地数据库,用以查询时使用。同时,接收的数据将通过列表和折线图方式提供直观的显示。本系统主要由Android客户端来控制节点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如果没有收到客户端发的开始信号,单片机将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可以很好的节省能耗。
4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文献法:分类阅读相关文档(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材料),发现问题或得出一般性结论,寻找创新项目的思路。
实验法:研究制定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过程的设计、实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研究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实验的阶段划分、原始过程性资料积累的方案与分工、成果形式的确定等等),完成关键技术的攻关。
观察法:通过文献阅读和实验操作,了解系统软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进一步明确系统需求和实现。
经验总结法: 通过项目的前期需求分析、中期分阶段开发、后期集成开发以及测试、发布、部署等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软件开发方法和创新实践方法。
5 结束语
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多传感器的PM2.5数据分析系统。经过测试,系统能够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显示;在性能上,本系统相对比较稳定,误差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由于实验和开发资源的限制,没有大量运用各种传感器终端节点进行各项指标的综合测试。后期可以进一步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对于网关、终端节点和监控中心进行更进一步的测试。
参考文献:
[1] 钱志鸿,王义君.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1):215-227.
[2] 王建荣,邱选兵,李传亮,等. 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环境PM2.5实时监测系统[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40-45.
[3] 李健. 无线传感网络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分析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81.
[4] 龚军,肖杰,吕小毅,等.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2:72-73.
[5] 高云,褚夫帅,刘杰.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J]. 电脑知识与技,2015(17):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