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语文教学,让思维训练走得更远
姜正德
【摘 ? 要】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措施有以问促思、以疑激思、以比引思、以辩导思、以用启思、以错疏思、以变立思、以做证思等。这样能把语言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落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思维;训练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既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又要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努力把语言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一、以问促思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探究的目标。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手段的关键是要避开“空问题”“伪问题”,发现课文真正的“问题所在”。
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板书“地球”,然后问:“地球是什么?谁见过地球?”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却揭开了地球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在对答中明白地球就在我们的脚下,和我们息息相关。
接着教师板书“只有一个”,再问:“太阳系里有金星,有火星,有木星,有那么多的行星,每一个星球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为什么单说‘只有一个地球?”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开始主动阅读、思考,从资源、环境、生命等各个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教师从平常的课文题目中,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提问,既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天体常识,又设定了问题的航标,让学生沿着问题深入文本,使得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同步推进。
二、以疑激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如果教师善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冲突,主动提出有价值的疑问进行研究,激起他们解决矛盾的欲望,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教师在教学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时,这样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师:“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呢?
生:这里的山为什么叫“楚山”?
生:“楚山孤”的意思是楚山很孤独,为什么要说山孤独呢?山是没有感受的呀。
师:这个疑问很有价值。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先自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展开小组合作)
师:谁来代表小组说說?
生:我们组认为,附近的地貌以平原河流为主,山看上去就比较高,“孤”是孤独耸立的意思。
生:我们组认为,“平明送客”说明黎明时分就送别了,离别比较仓促,有很多遗憾。所以“楚山孤”写出了楚山的孤耸,又写出作者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心情。
师:原来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山上。他觉得朋友离开后自己很孤独,连山也一起变得孤独了。这是情景交融之笔法。通过对于诗句提出疑问,我们思考并有所收获。
教师因势利导,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在细细揣摩之后,体会到这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透了。
三、以比引思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这三种句式,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常常张冠李戴。笔者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相关句子做了整理,进行了分类。
第一组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世界》)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二组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花钟》)
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小虾》)
第三组
想一想,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会有多少梦想?(《一支铅笔的梦想》)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蜜蜂》)
笔者引导学生从寻找答案的角度去比较鉴别。结果,学生很快就“揪出”了它们的特征:第一组是设问句,自问自答,为的是引出下文,引发读者兴趣;第二组是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大家心知肚明;第三组是疑问句,提出问题,请求别人回复帮助。
另外还有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较可以凸显对象的异同,从而引发学生思索,洞悉规律。
四、以辩导思
辩,就是辩论。所谓理不辩不明,情不辩不清。教师要正确选择论点,激发学生辩的兴趣,培养学生辩的能力,培育学生辩的习惯。
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教师都会对以下这两段话情有独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1.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英子上讲台前与下讲台后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2.在英子一摇一晃走上讲台前,她心里在想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想到的?
3.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的英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想到的?
4.辩论:课文没有写英子的心里话,假如把这些心里话写出来,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从当时的情景、英子的性格、语言的魅力等方面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终得出结论:不写英子的心里话更好。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能够让读者仔细体会英子的心理活动,体会到掌声巨大的“激励”作用。另外,作者通过对英子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其实含蓄又巧妙地表达了英子复杂的心情!通过思辨与分享智慧,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本语言的精妙,思维也借由辩论得到了锤炼。
五、以用启思
用,就是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学生可以在用中锻炼思维。请看一位教师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中精彩的词语训练。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这句话中,“妒忌”的意思是什么?
1.查阅:查有关资料,了解“妒忌”的意思。
出示: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扩充:除了“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原因外,还可能因为什么原因而遭怨恨呢?
出示:对_________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成绩”“外貌”“服装”等)
3.概括: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对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让学生从生活各个层面解读词语,抓住具体事物,对妒忌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4.运用: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这样经过“查阅——了解词义的内涵”“扩充——拓展词义的外延”“概括——全面地掌握词义”“运用——把词语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等步骤,学生准确、深入地把握了词语的意义,从而获得深度的学习体验。
六、以错疏思
错误和正确有时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认真剖析错因,对症下药,错误资源也能成为促进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好资源。如学完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山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默写,结果发现“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错写为“白云深处有人家”。于是,订正作业时,笔者以此为内容,开展了这样的教学。
师:在这次的默写中,有一个字错误最多了。很多同学把“生”写成了“深”。请大家说说为什么会错。
生:因为这两个字读音相近。
师:那我们确认一下,两个字读音有区别吗?
生:“生”是后鼻音,“深”是前鼻音。
师:教训很深刻,正确的读音太重要了,稍有差池,字就面目全非了。
生:因为这两个字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我们来讨论讨论,意思差在哪儿呢?为什么书上用的是“生”,而不是“深”呢?
生:“深”在这里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
师:“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这有什么不对呢?
生:被白云遮住了,可能就看不见人家了。
生:“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
师:“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那这么写好在哪里呢?
生:“生”字能体现山中白云蒸腾的情境。
生:“生”字能表现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生:只有白云飘浮缭绕,才能够看见人家。所以是“白云生处有人家”。
教师化错误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辨析“生”与“深” 的音韵、意义,想象、体味白云缥缈的唯美意境,感受诗歌用字的精准,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着眼点主要在语言的积累,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这一理念。
七、以变立思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语文教学中,也可以使用这一技巧,如通过“文本变形”让学生把诗歌改编成故事,把散文改编成诗歌,把小说改编成剧本等,在多样式文本转换中发挥想象力,培养思维力。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进行到尾声时,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
师:狼牙山五壮士坚贞不屈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如果把课文改编成电影剧本,请各位同学当编剧或导演,设想一下影片该怎么拍。
生:开头以高大的青松为特写镜头,突出五壮士崇高的形象。
生:以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斗场面开场,交代时代背景。
生:要拍摄五壮士跳悬崖时喊的口号声在山谷中回荡的镜头。
生:以现在人们瞻仰五壮士纪念碑的情景开头,然后转回到抗日战争时期。
生:连绵起伏的狼牙山慢慢地在银幕上移动,画外音为“一九四一年秋……”介绍完时代背景后,立即出现日寇大举进犯的场面……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大胆且合乎逻辑的想象中,不仅生动回顾了课文,激活了编导的才能,还锻炼了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
八、以做证思
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时,为了揭示“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样子不一样”这一道理,一位教师鼓励学生在思考中抽丝剥茧,由外表去探求本质,从现象去分析实质,引导学生推敲课文的语句,启发他们把握作者的思路,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种材料、各层意思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1.感知:拿一个杨桃让座位不在一起的学生观察,并说出杨桃的样子。
2.明理:为什么面对同一个杨桃,他们看到的样子不一样?
出示:同一个杨桃从________看,样子不一样。
3.类比:观察杨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说出其他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事物。
出示:同一个________从不同角度看,样子不一样。
此类哲理性课文,往往既有形象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又不乏理性的光芒和思辨的色彩。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或者做一回分析家,或者做一回评论家,或者做一回策划家,或者做一回实证者……让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实践活动,既检查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又检测其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把握时机,凭借教材、习题,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浙江省常山育才小学 ?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