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刘霞  钱同惠

    [摘 要]创新人才既是高校协同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成效的体现。在新形势下,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及地方协同创新的成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以江汉大学为例,探讨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国内外高校联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协调创新模式,并提出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7-010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701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学科的细分程度提升,科技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协同创新势在必行[1][2]。继“985”“211”工程计划后,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该计划以“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为基本原则,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通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国际创新力量等的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在科学研究上探索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以知识创新和价值体现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办学历史短、积淀少,通常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3][4]。但是,由于其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定位,是地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如何通过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和平台,集成各创新主体的优质资源对研究生培养进行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創新人才,是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协同创新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的研究员Peter Gloor提出,是指“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5]。陈劲在《协同创新》一书中指出:“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6]喻江平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高校内部各部门或各主体、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其他部门(如政府、企业、其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用户等)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目的,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过程[7]。李金龙将协同创新环境下的联合培养机制定义为“以实现培养主体自身利益和国家战略为根本目的,在政府政策法规和协同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优势,有效协调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核心主体的责权关系,在充分交流、公平分配和全程协同的基础上合作培养具有宽厚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国家发展重大科学和战略问题的高端人才的作用方式”[8] 。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现状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多由地方财政出资供养,并由地方行政部门拨款协助筹建的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国内共有地方高校2000余所,其建校宗旨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对口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虽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传统的“985”“211”大学相比,在福利政策、财政支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加之地方院校的教育背景,更增添了这部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从教育定位上看,重点高校可以走“高大上”路线,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而地方院校可以走技术应用路线,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定位不同,培养模式必然不同。协同创新是基于联合培养的新型培养模式,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联合培养创新的实用型人才,非常适合于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进行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广西大学利用当地具有较多大型化工企业的优势,已与20多家企业联合培养化学工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度。通过建立区级联合培养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使校内的大量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校所合作,与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让学生提前接触工作岗位,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和医院、医药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当然,作为新兴的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创新的联合培养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一)协同创新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旨在转变传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多方导师协同培养范式。目前,各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仍处于试水阶段,在某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开展试点,未形成系统的规模。由于参与协同创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不能像全日制研究生一样一直在校内进行科研活动,所以其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成果考察、毕业论文评价等需要重新规划。而目前大部分开展协同创新培养的学校仍延续原来的教学体系,无形之中既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又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高校应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在保证学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设创新性思维培训课程,为今后进行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此外,校外的实践课教程需要学校与校外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协同创新的各主体之间应打破科研、实践资源的藩篱,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共同目标,进行分工合作。

    (二)主体作用不明确,培养模式与需求存在差异

    协同创新具有多元性,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甚至政府等多个主体,主体间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正是由于协同创新培养的多元化特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容易缺乏有效分工,出现主体作用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科研成果散乱甚至重复,更谈不上科研成果产出。目前,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基本处于松散的各自为战状态,若有少数合作,也缺乏规范性、稳定性。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偏好不同,在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可能损害创新组织的整体利益,导致协同创新的整体绩效无法得到保证。科研机构和企业常常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前者的研究成果很多难以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需求不对口,企业便不愿过多地投入资金,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较多企业协同创新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被动地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导致产学研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三)学科交叉不广泛,协同创新实践不足

    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对科研难题的挑战性越来越高,单一学科已经很难解决重大的技术难题。纵观当今科学界,许多重大突破都是多学科交叉的成果。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且课程内容多是本科时期所学内容的平面式扩展,学科之间缺乏相互渗透,资源无法有效共享,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多科学、多领域的交叉教学。协同创新模式虽然打开了多元化合作的大门,但本质上仍是某一领域的创新,学科之间的重重壁垒仍未打破。在这个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时代,各学科研究人员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敝帚自珍,导致许多水平低、结果重复的成果产生,极大地浪费了时间、金钱和资源,更无法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此外,专注学术研究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关起门来单打独斗,本身就缺乏创新实践,更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研究生在毫无实践基础的情况下进入企业,往往会手忙脚乱,很难马上适应企业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加之大多数院校设置的企业实践时间较短,研究生可能刚进入状态便要离开,如此协同创新便形同虚设了,多学科交叉之后產生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效益的分配问题也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四)合作不紧密,协同创新开放度不够

    协同创新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多为双导师制,既有校内导师,也有校外导师,但双导师往往专注自己的领域,按照个人喜好培养研究生,且缺乏沟通。校内导师认为,学生在校的时间归自己负责,而他们一旦到达联合培养基地,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校外导师若不与校内导师沟通,便无法使校内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准备,导致实践中很难上手。结束实践后,学生还要回到学校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双导师的科研侧重点区别较大,若缺乏沟通,可能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许多企业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当作外援劳动力,只让他们埋头工作,对其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外交流和进修的机会。此外,在资源共享方面,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存在许多障碍。每个主体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设备和科研信息资料,但由于各方管理制度和涉及利益的敏感问题,这些设备和信息资源很难完全实现共享,经常处于昂贵设备重复购买、科研信息无处可寻的尴尬境地。

    三、江汉大学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江汉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的、以武汉市为主办学的地方性高校。近年来,江汉大学按照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积极地与兄弟院校交流并借鉴经验,结合武汉市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为培养目标,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国内外高校联合、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式制定各项创新激励政策,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校企事业单位合作

    1.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实践基地—大型企业—产业集群式”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体系建设,完善“省级—校级—院级”三级联动机制。江汉大学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培养基地和校外实践就业基地,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全程临床实践基地培养”模式,基地集合了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质临床资源,推行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通过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3个层面的相互嵌入,实行双向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汉阳造创意园、武汉开发区创意园、湖北美术馆、武汉博物馆等单位签订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建立起运作良好的教育平台,进行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培养。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行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武汉市的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培养掌握智能检测与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知识及其应用的优秀研究生,为社会输送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2.研究平台共建。共建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和研究中心,现拥有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与企业共建的研究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福格森(武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儿童医院共同建立了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汽车公司等市区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等进行深入的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和平台共建,建立了“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等。这些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江汉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其服务社会的水平与层次。

    (二)国内外高校联合

    1.国内合作。一是以江汉大学为主体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江汉大学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协议,对招收的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如2015年江汉大学成立了环境与健康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宗旨,共同探索并建立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联合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二是以其他高校为主体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江汉大学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几所国内高校合作,将江汉大学教师聘为合作高校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通过合作高校招生进入,在学习完研究生课程后,由聘用导师和合作学校导师联合培养,2014—2016年共同培养毕业生90人。

    2.国际交流。近年来,江汉大学加大了研究生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力度。一是学习交流的国际化。积极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努力发挥多学科融合的优势。近几年,江汉大学不断选送研究生参加“湖北省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等省市和学校的国际交流计划项目,赴美、法、韩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学习与交流。二是导师的国际化。引进外籍教师和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选送教师访学交流和参加培训。三是课程的国际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取等方面,吸收当今科技发展态势、前沿技术理论和应用领域的重点内容,重视基础概念和思辨能力,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

    (三)学科交叉融合

    1.“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科特区。自2011年起,江汉大学引进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德国、美国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创建“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科特区,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组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前沿追踪、交叉创新。“交叉学科研究院”在设立之初,就打破行政设院的体制,建立了项目牵引、专家治院、人员动态管理的新模式,以学术为中心,构建研究院宽松、自由和自主创新的文化。目前,已成立9个研究中心。研究院对接校内外现有资源,建立“齿轮咬合”机制,围绕专家建立由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组成的校内外科研团队,组织多学科研究力量开展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在交叉学科研究中培养优秀的研究生。

    2.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学科群是学科之间联系上较为密切,功能上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个学科的集群,由此形成以主干学科、相关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等构成的学科体系。学科群建设遵循学科、专业、人才一体化;科研、教学、应用一体化;服务、培训、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服务性、集聚性、特色性、协同性”4个原则,以服务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两个需求为导向,多部门、多学院协同参与,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思路,着重加强优质学科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应用能力。2016年,江汉大学启动了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城市圈经济与产业集成管理、“医养教产学研”一体化、武汉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感知器件与智能物流、数据科学与物联网、车用材料开发及检测、语言教育与国际文化传播、武汉城市文化形象设计研究、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化学、教师教育发展支持系统、金融创新与城市经济发展12个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建设。

    四、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打破体制机制束缚

    2012年,国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应“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实现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绝非高校自身能够完成的。从区域上看,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需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方可达到期望的目标。这就需要在区域上设立一个统筹政产学研各方的协调联动机构,促进各方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打通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瓶颈。可由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使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正常有序、顺畅有效。

    (二)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从近年来全国高校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上看,政府投入经费超过6成,而企事业单位投入经费仅占不到4成,且企事业单位投入经费增长缓慢,形成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费投入冷热不均的现象。从全国技术市场统计数据上看,多年来,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仅占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的一成左右。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言,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健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结合地方高校的研究特色,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熱点和重点,支持地方高校紧密结合自身的科研特色推荐优势项目,通过竞争性项目的有力支持,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等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贷款、担保和保险等积极引导,将创新资源向具有高校特色和优势的科研领域汇聚。二是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和区域的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积极地落实本地区的科技创新法规和政策,从而有效地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深化社会合作,打通内部壁垒,倡导学科交叉融合

    地方高校承担着区域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要想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要更加注重社会合作,打通制约发展的内部壁垒。一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要打破半封闭、半竞争状态,提高开放程度,积极开展社会合作,主动对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引入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研究生的培养、科研、就业等工作。二是积极融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中,从而带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地方高校应紧密地对接区域产业链,真正发挥自身在区域和行业中的创新高地作用,打破专业壁垒,推动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形成服务特色。三是大力培植创新文化,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项目资助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多出创新成果。地方高校应大力倡导协同创新理念,逐步扭转热衷于发论文、评职称的风气,淡化内部组织机构的严格界限,以科研项目、创新团队为依托,搭建研究平台,打破近亲繁殖,推进多学院、多内部组织机构,各学科及各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跨学科和跨部门交叉融合;改革教师评聘制度,根据意愿和特长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分类施策,对于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时予以倾斜,通过政策引领,激励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中迸发发展活力。

    (四)搭建“政产学研”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加速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就是应用云技术等全新的数据处理方式,对巨量數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期提升社会生产力,引领经济社会变革,促进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但正在重塑着人类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和既有的思维方式,而且为各行各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是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支撑,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打破横亘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及企业界之间的藩篱,搭建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内外部体制机制壁垒的“政产学研”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资源共享和深度产学研合作,促进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搭建“政产学研”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集成政策、人才、科研仪器、技术、信息等资源,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高校院所为主体,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等为创新基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当地产业特色和重点方向,组织项目联合团队,开展重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加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吴悦,李惠.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 决策咨询,2014(4):85-87.

    [2]杜栋,胡慧玲,雷凯等.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2):86-89.

    [3]赵钟兴,黄祖强,张燕娟等.基于协同创新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 2016,(6):102-103.

    [4]朱磊,潘华峰,史亚飞等.校所合作、联合培养,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造就行业特需人才——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22-123.

    [5]PA Gloor. Swarm Creativity: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喻江平.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3(4):150-152.

    [8]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技大学,2015.

    (责任编辑:申寅子)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