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系统构建
柴勇+贾朋社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文化系统还存在诸多困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4]秦和.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5]李旦伟.民办大学要主动应对文化发展的要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