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 小学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策略

    黄燕燕

    根据2016年修订版《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学会收集、判断、处理和利用信息,成为当今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数字故事是把校园里发生的事件收集起来,使用设计过的形象(卡通或者物品)改编成能发人深省或者借鉴学习的故事。利用PowerPoint技术,插入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可以把故事脚本改编成“数字故事”。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存在初始能力水平或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需求。在本课题中采用双微双测的教学策略,通过具体情境或任务单的指引,让学生通过基础性微课进行课内的自主学习探究,使用前测检验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检测结果进行PowerPoint知能点的具体引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综合创作阶段给出基础型与拓展型双微课辅助学生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后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面向创作,创设数字故事主题与开发微课等资源

    1.通过整合教材创设适合的数字故事情境

    

    广州市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材采用多彩童年这一主题创设活动主线,贯穿第一单元的学习。经过整理和归纳,教材以知识为起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以文化为引领核心,在进一步落实学生知识技能达成的同时,渗透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确立了制作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数字故事这个主题。具体章节安排如“第一节 机房常规齐参与”“第二节 懵懂的一年级”“第三节 神奇动物在哪里”“第四节 交通安全我能行”“第七节 纸屑的故事”“第八节 友谊的小船”以及“第十一节 多彩童年故事集”。把现实问题通过故事情境展现,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并解决实践问题,在获得学科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思维品质发展。

    2.使用百度脑图制作PowerPoint知识地图

    学习者在学习背景、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存在真正的零起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是不同的。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每课的前置知识点、本课知识点以及可拓展的知识点(如上页图1),并结合课题组所在学校和美教育规划确定每一课的知识点,根据学情探究可能需要制作微课的知识点(如图2)。

    例如,在教学《艺术字的使用》一课时,以往只会针对操作步骤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或者微课制作。通过跨学科备课,在课堂中融入关于色彩搭配、文字与图形搭配的技巧与原则等拓展型微课,学生就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架发展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3.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微课资源

    

    通过知识地图的分析,将微课资源划分为基础型微课和拓展型微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第二课《图片的插入》,其基础型微课主要是解决教材要求掌握的“图片的插入”以及“图片的设置”等基本操作方法的操作性微课。学生如果已经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则可以利用“图片美化工具”等拓展型微课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美图秀秀”等图片美化工具先处理图片再插入到幻灯片中。

    现有教材附带的教学光盘其实也是一系列的基于知识技能的微课集合。因此,在确定的选题范围内,教师根据知识地图挑选网络或者教学光盘中现有的合适的资源作为课堂实践的基础型微课,补充开发拓展型微课。这样构成完整的学科单元可移植微课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微课自主学习平台和空间。● 双微双测,运用基于微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针对信息技术每周一节的现状,笔者提出双微双测的教学策略(如图3)。在尽可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对知识点的分析可知,基础型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拓展型微课则是选择性掌握的。这种选择来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下,学生带着任务通过看书、看基础型微课或者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自主学习,5~10分钟后教师通过前测检验这个过程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然后公布后测检验内容,让学生在具体评价指标引导下练习或创作,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型微课继续进行模仿性操作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拓展型微课创作更多自创作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分层微课帮助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后测中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图4)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动画路径的使用》一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准备了“动画路径的插入”与“动画路径的设置”两个基础型微课,开发了“数字故事的制作”一个拓展型微课。该课例曾在增城区信息技术“互助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上进行辐射推广,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教师通过创设“纸屑的故事”数字故事这个学习情境,让学生依据任务单的任务开展新知的自主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习惯按需使用基础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自学答疑环节通过集体评测、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思考并回答动作路径有几种分类等方式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解决课堂生成的教学难点。在综合应用环节,通过续编纸屑的故事这个教學内容,请学生综合使用本节课学习的动作路径知识表达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学生可以根据前面自学环节的情况开展分层学习,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继续观看基础型微课巩固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观看拓展型微课,进一步了解自定义动作路径在数字故事中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使用动作路径创作数字故事。在课程末段,通过出示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本课学习进行再次测评。通过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数字故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课堂的主题,以技术为主体的评价,突显学科特征。同时在学生上台展示设计中关于纸屑最终去处的数字故事动画中渗透社会价值体认、语言表达、人文关怀等素养的培养。学生和教师根据测评的反馈反思本课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后续教学。

    

    

    正是双微双测教学策略的运用,进一步优化了教材,有效地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深度学习。同时,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教师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个性化辅导当中,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和美启思,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融合发展

    在近两年以数字故事为主线的基于微课的PowerPoint课堂学习中,每位学生相当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尊自信,善于自我调控。学生除了学会自主学习,还在一次次的课堂展示发言中构建起知识间的联系,切实提高了核心素养。

    我们紧扣我校和美办学理念,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做减法,做加法”,对PowerPoint单元进行了有效地选择、整理、丰富和整合,产生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通过数字故事的情境创设,将语文、音乐、美术、思想与品德、综合实践等多门课程融合打通,有效实现学科深度融合,使课堂更好地指向提升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提升信息素养。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PowerPoint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作能力为目标,突破传统的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方法,在用好教材、进一步落实学生知识技能达成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社会参与意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