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创新的逻辑
宗高峰 戴林富
摘 要:大学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实现新的发展的内在規律使然。当前,大学文化创新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学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大学理念的创新,同时,必须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大学文化创新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本质;理性思考;逻辑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3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138-06
文化是大学生命之树常青的血脉,文化创新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永葆活力的源泉。大学发展到今天,“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的发展受制于多种要素,但核心要素就是大学文化,只有创新的大学文化,才能聚集发展合力,形成发展共识,激发发展潜力,推动大学科学发展。
一、创新的时代呼唤大学文化创新
当前,“创新”是一个出现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机制创新、思路创新、发展创新等。“创新”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具体表现,没有创新,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几乎不可想象!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空前繁荣,特别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其背后的推力就是创新。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
追根溯源,创新的源动力在大学,没有大学的创新作为,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组织,以知识传承、知识生产为载体,时刻从事着创新性活动。大学从早期的“行会”组织发展到今天,虽然其中波折不少,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两种势力时有冲突,但是,改革创新最终还是主导了大学的发展及方向。作为“常青藤”社会组织的大学,虽然在发展历史进程中,遗传着或多或少的大学传统基因,但现在的大学与早期的大学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即使与近代大学相比,也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发展样态。关于这一点,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三个历史阶段就可以看出端倪。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价值观念的推陈出新驱动着大学的变革,因此,文化创新是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实现科学发展以及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动力。
二、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解读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及要求加深对其理解,赋予其新的内涵。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就会导致我们观念滞后,误导我们对事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把握,丧失发展机遇。对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创新的认识同样是这个道理。
1.大学文化内涵
要研究大学文化创新,“文化”、“大学文化”是不能回避的两个关键性概念。关于对文化的解读,目前至少有上百种定义,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仅从自己研究的视角来看,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层面,包括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风俗习惯等。但是,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实表现形态来看,仅从广义、狭义两方面试图给大学文化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仍然难以达到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
对大学文化内核的本质性认识,应当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宏观层面,套用上面对文化的定义,宏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乃是为知识与真理之光所浸润的文化形态,是大学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无条件追求,大学文化乃是彰显大智慧的文化,追求大智慧的文化。”[3]二是中观层面,中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它使得大学文化不同于政党文化、不同于政府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4]三是微观层面,这才是我们所要研究和突破的重点,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不能排斥宏观与中观层面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但它更注重在大学群体中挖掘个体大学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所以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两者文化的差异,北京大学追求的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追求的则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外知名大学的差异同理,哈佛大学追求“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则追求“真理和光明”。不同的文化追求也直接影响到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印证这一点。从上述两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比较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群体共识的精神风貌,它是精神方面的价值追求(包括大学的理想、信念、精神和责任等)和实践层面的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特征。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和大学文化建设,既要我们着力找到大学文化的共性,更要我们探究大学文化的个性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这样,才能有利于指导我们建设满足社会需要的多姿多彩的大学文化。
2.大学文化创新
浩歌先生曾开张名义地指出:“缺乏文化的大学是可悲的。”[5]大学应以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为己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数不少的高校难以准确把握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及新时代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要求,忽视大学文化建设,缺乏大学文化创新意识,从而导致大学自身文化的缺失。这种文化缺失,直接导致千校一面,丧失个性。大学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时代要求,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创新?如何实现大学文化创新?
(1)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 大学发展及生存样态受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影响,更受大学自身发展定位、自身使命和价值追求等影响,仅就大学群体而言,大学文化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从行为层面来看均有共性。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方面,如果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对大学发展和大学文化建设就没有丝毫价值,反而导致大学发展模式雷同,误导大学走入发展的死胡同。我们研究大学文化创新,就是以个体大学为研究视角,但又要把个体大学放置在大学群体之中,找到个体大学在大学群体中文化形态“异样”的事物。在中科大校园,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师生,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学问追求的心无旁骛。时常看到穿着工作服、骑着破旧单车的长者,这些其貌不扬的人很可能就是知名学者,甚至是院士。这种现象就是中国科技大学“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以及“忠于基础科学,追求独一无二”的大学文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带来的结果。结合上面提到的北大、清华,以及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就是在遵循大学发展内在普遍规律的前提下,个体大学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所确立的并为自身群体认同且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个性化,与众不同。
(2)创新什么样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概念很宽泛,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我们在这里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是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创新大学的精神文化,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大学文化多样化,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将近20年,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多样化。多样化不仅表现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的多样化,更重要的大学文化的多样化。没有大学文化的多样化,就不是实质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因此,创新大学文化,从宏观层面看,就是要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创造出缤纷多彩的大学文化。二是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特色化。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但是,经过将近20年的大众化实践,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依然存在。”[6]同质化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同质化,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因此,從微观层面和文化视角,引导各高校准确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首要工作就是引导各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3.文化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当前,中西方普遍重视大学文化的创新,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新时期,必须重视大学文化创新,推动大学创新发展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相契合。
(1)大学文化创新是民族复兴战略要求
200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使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2015年,国家又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这两项重要举措,就是通过重视和加强大学的创新发展,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基因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开启了人类走向文明的一扇又一扇大门,也正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民族,才创造了五千年文明史。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由于闭关锁国,以“天朝”自居,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史为鉴,在西方国家层层封锁下,自力更生,从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总览世界大局与发展趋势,把创新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其中,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就郑重地宣布,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把创新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在调研视察中先后十余次提到创新的重要性。2013年5月14日,他在天津视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7]2013年11月4日,他在中南大学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等等。[8]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摆在首位,再次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创新”是破解发展新难题的金钥匙,是寻找发展新途径的探路兵,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力。教育强则国强,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赋予了我国高等教育崇高的历史使命,只有增强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圆梦。因为高校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没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就难以形成滚滚的创新洪流。
(2)大学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自身要求 大学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及今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大学是人类社会朝向理想目标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学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我们认为,首要的前提就是大学自身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而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就是创新大学文化,以创新的大学文化激发自身的发展潜能,聚集发展的合力,没有大学文化的创新,不可能有大学的创新发展,更不可能有国家的创新发展。工业革命时期,老牌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固守传统,几近败落,在新的残酷现实面前,被逼革故鼎新,伦敦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异军突起从而获得新生。这些历史经验与教训应当成为我们勇于创新大学文化的有力佐证。
三、大学文化创新的理性思考
由于我国的大学起步较晚,绝大部分大学诞生于1958年之后,还有不少大学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因此,就大部分大学而言,文化积淀有限,大学文化建设及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大学文化建设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高等教育大背景下,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实施大学文化创新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厘清大学文化创新的思维逻辑
人类对事物及社会发展的认识以及认识的升华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学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创新首先表现在思维层面,必须遵循以下思维逻辑规范。
(1)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思维逻辑 文化创新首先表现为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都因特定问题展开,由此而得出相关认识和结论。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9]现实生活中,矛盾无时无处不在,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时期,各种矛盾更为突出,解决这些矛盾,是实现新发展的前提。大学是社会的有机体,因此,一方面,大学无法超然于社会、无法摆脱社会矛盾的纠缠;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大学自身也置身于变革时期,即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同时,在不远的将来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虽然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有十余年历史,但是客观地评价,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只是形式上的大众化,究其原因,就是为数不少的高校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精英教育的思维窠臼,以陈旧的思维模式应对环境变化和新的时代要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现实样态的矛盾,就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摆在首位的任务就是大学文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着眼于大学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大学面向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从顶层设计上实施文化创新。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显著特征。”[10]大学发展同样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其中,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突出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大学文化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要针对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文化创新。因此,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着力解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大学文化创新的思维逻辑起点。这种思维逻辑起点的基本任务就是:大学文化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大学文化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2)以发展目标为宗旨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且理论还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1]大学文化的创新主要的是认识论的创新。人们关于实践认识的一切思维活动,既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了实现对未来美好状态的期待。当一个组织和团体以群体性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为指归的思维活动凝聚成共识的文化形态之后,在观念层面,它就成为精神文化,甚至是指导实践的思想基础;在实践层面,它就成为内生动力,成为实现预期目标的路线图。所以,文化是认识与实践、精神与实践、目标与实践的统一。大学文化创新必须以大学发展目标为宗旨,着眼于实践,聚焦大学的创新发展。
(3)以批判创新为手段的辩证思维 大学是一个矛盾二元对立的统一体,它既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机构,又是一个具有保守个性的机构。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2]。大学一方面遗传着自身固有的基因,还要肩负要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责任,大学的这一使命赋予了大学保守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大学又要肩负创造新的文明,不断追求新的真理的社会责任,同时还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变革中承担起引领潮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大学的这一使命又赋予它创新的文化品格。
因此,在大学文化创新中,必须把握好大学这一社会组织的特殊属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大学文化创新,以批判创新的辩证思维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弘扬大学的优良传统,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4)以特色发展为取向的个性思维
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否形成特色化、个性化的办学格局,是衡量大学文化建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标志。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文化创新既是观念层面的顶层设计,又是指导大学发展方向的實践指南。因此,在谋划大学文化创新时,要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在比较中寻找“优势”,在发展中培育“个性”、彰显“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个性思维,凝练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方略,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2.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
“文化具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双重属性。”[13]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既是二元对立的,又是二元统一的。“价值理性”是指人们对特定行为方式本身所代表的价值关注和追崇,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不太计较手段和后果。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价值理性就是“通过有意识地对特定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14]关于“工具理性”,韦伯认为,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合乎理性的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结果的目的。”[15]在韦伯看来,受工具理性影响,人们为达到精心预设的目的,会考虑和选取各种实现目的的有效手段。从教育学的角度上看,价值理性是指教育主体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即“真、善、美”。工具理性是指知识、数据,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结果等,就大学通常的判断标准来看,工具理性表现为如对学生学业成绩、考研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追求与看重等。因此,从学理上观察,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呈现二元对立态势。如何使二者达到有机统一,使我们在兼顾工具理性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价值理性的重要性,是研究大学文化建设以及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所在。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基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16]大学作为社会的主要文化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先行者,强调价值理性在文化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是应有之意。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多受工具理性影响,功利主义倾向较为严重,价值理性受到削弱。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认工具理性的价值,假若大学办学不强调功利性,不为社会发展服务,不为学生职业发展构想,不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壮大努力,大学就会失去其吸引力和存在的价值。但是,大学作为一个以塑造人为主责的社会机构,重视价值理性是其一贯传统,过去是这样,现在、将来也应该初衷不改。
3.以理念创新引导文化创新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的“牛鼻子”,没有大学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大学文化的创新。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核心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么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17]中国大学受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办学地域、服务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天生存在着差异化。加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必然要求。大学理念的同质化问题,除了带来大学办学实践行为的同质化以及系列关联性结果的同质化外,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就是大学文化的缺失。实际上,从观念层面看,“大学理念并非一种唯一性、真理性的和普遍性的认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性诉求。”[18]从现实层面看,每一所大学都是独立存在的独特个体,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因此,大学理念应真实反映个体大学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价值诉求。无论从观念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大学理念应当如大学群体那样丰富多彩,只有找到各自大学的独特性,才能实现大学理念的创新,才能找准大学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4.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创新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模式引进,到新中国建立之初苏联模式的复制,再到21世纪西方模式的再借鉴,这些客观因素,是导致中国大学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文化创新,首先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9]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应当担当文化创新的旗手。增强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串璀璨的明珠,得到全人类的广泛认可。传承好、保护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开展大学文化创新,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大学不能抛弃民族文化的传统基因,这是确保我们的大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前提。
(2)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20]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核心标识就是大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成。因此,在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实践中,共性要求方面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大学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创新必须服务国家现实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确保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
(3)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中国大学自身发展有机结合
增强文化自信是对已有文化的认同和坚信,但它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抱残守缺。增强文化自信与实施文化创新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大学文化創新应当科学地看待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着眼于大学的科学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文化的继承方面,除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之外,还要着力地发掘、凝练并继承大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方面,把握好文化的历史性、连续性,不能割断文化的精神命脉。同时,着眼于大学未来发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出体现时代特点、自身特色、师生认同的新文化,使其成为增强大学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的粘合剂以及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2] 习近平指出建设科技强国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N].人民日报,2016-03-03(1).
[3] 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3.
[4] 汪明义.大学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2):31.
[5] 浩歌.以大学文化建设丰富发展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06(6):3.
[6] 顾明远,学习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7):5.
[7] 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8]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EB/OL].[2013-11-05].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
[9]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796.
[10] 张林,刘海辉.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28.
[11] 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人民出版社,1990:183.
[12]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13(3):7.
[13] 吴立宝.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6):45.
[14][15] 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16] 郭瑞.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37.
[17] 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7):1.
[18] 李慧.大学理念之变、辨与辩[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4.
[19] 冯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N].人民政协报,2016-07-14(03).
[20]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庞 达]
摘 要:大学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实现新的发展的内在規律使然。当前,大学文化创新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学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大学理念的创新,同时,必须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大学文化创新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本质;理性思考;逻辑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3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138-06
文化是大学生命之树常青的血脉,文化创新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永葆活力的源泉。大学发展到今天,“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的发展受制于多种要素,但核心要素就是大学文化,只有创新的大学文化,才能聚集发展合力,形成发展共识,激发发展潜力,推动大学科学发展。
一、创新的时代呼唤大学文化创新
当前,“创新”是一个出现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机制创新、思路创新、发展创新等。“创新”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具体表现,没有创新,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几乎不可想象!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空前繁荣,特别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其背后的推力就是创新。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
追根溯源,创新的源动力在大学,没有大学的创新作为,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组织,以知识传承、知识生产为载体,时刻从事着创新性活动。大学从早期的“行会”组织发展到今天,虽然其中波折不少,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两种势力时有冲突,但是,改革创新最终还是主导了大学的发展及方向。作为“常青藤”社会组织的大学,虽然在发展历史进程中,遗传着或多或少的大学传统基因,但现在的大学与早期的大学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即使与近代大学相比,也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发展样态。关于这一点,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三个历史阶段就可以看出端倪。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价值观念的推陈出新驱动着大学的变革,因此,文化创新是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实现科学发展以及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动力。
二、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解读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及要求加深对其理解,赋予其新的内涵。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就会导致我们观念滞后,误导我们对事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把握,丧失发展机遇。对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创新的认识同样是这个道理。
1.大学文化内涵
要研究大学文化创新,“文化”、“大学文化”是不能回避的两个关键性概念。关于对文化的解读,目前至少有上百种定义,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仅从自己研究的视角来看,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层面,包括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风俗习惯等。但是,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实表现形态来看,仅从广义、狭义两方面试图给大学文化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仍然难以达到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
对大学文化内核的本质性认识,应当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宏观层面,套用上面对文化的定义,宏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乃是为知识与真理之光所浸润的文化形态,是大学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无条件追求,大学文化乃是彰显大智慧的文化,追求大智慧的文化。”[3]二是中观层面,中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它使得大学文化不同于政党文化、不同于政府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4]三是微观层面,这才是我们所要研究和突破的重点,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不能排斥宏观与中观层面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但它更注重在大学群体中挖掘个体大学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所以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两者文化的差异,北京大学追求的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追求的则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外知名大学的差异同理,哈佛大学追求“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则追求“真理和光明”。不同的文化追求也直接影响到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印证这一点。从上述两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比较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群体共识的精神风貌,它是精神方面的价值追求(包括大学的理想、信念、精神和责任等)和实践层面的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特征。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和大学文化建设,既要我们着力找到大学文化的共性,更要我们探究大学文化的个性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这样,才能有利于指导我们建设满足社会需要的多姿多彩的大学文化。
2.大学文化创新
浩歌先生曾开张名义地指出:“缺乏文化的大学是可悲的。”[5]大学应以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为己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数不少的高校难以准确把握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及新时代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要求,忽视大学文化建设,缺乏大学文化创新意识,从而导致大学自身文化的缺失。这种文化缺失,直接导致千校一面,丧失个性。大学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时代要求,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创新?如何实现大学文化创新?
(1)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 大学发展及生存样态受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影响,更受大学自身发展定位、自身使命和价值追求等影响,仅就大学群体而言,大学文化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从行为层面来看均有共性。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方面,如果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对大学发展和大学文化建设就没有丝毫价值,反而导致大学发展模式雷同,误导大学走入发展的死胡同。我们研究大学文化创新,就是以个体大学为研究视角,但又要把个体大学放置在大学群体之中,找到个体大学在大学群体中文化形态“异样”的事物。在中科大校园,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师生,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学问追求的心无旁骛。时常看到穿着工作服、骑着破旧单车的长者,这些其貌不扬的人很可能就是知名学者,甚至是院士。这种现象就是中国科技大学“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以及“忠于基础科学,追求独一无二”的大学文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带来的结果。结合上面提到的北大、清华,以及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文化创新的本质,就是在遵循大学发展内在普遍规律的前提下,个体大学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所确立的并为自身群体认同且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个性化,与众不同。
(2)创新什么样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概念很宽泛,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我们在这里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是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创新大学的精神文化,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大学文化多样化,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将近20年,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多样化。多样化不仅表现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的多样化,更重要的大学文化的多样化。没有大学文化的多样化,就不是实质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因此,创新大学文化,从宏观层面看,就是要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创造出缤纷多彩的大学文化。二是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特色化。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但是,经过将近20年的大众化实践,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依然存在。”[6]同质化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同质化,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因此,從微观层面和文化视角,引导各高校准确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首要工作就是引导各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3.文化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当前,中西方普遍重视大学文化的创新,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新时期,必须重视大学文化创新,推动大学创新发展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相契合。
(1)大学文化创新是民族复兴战略要求
200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使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2015年,国家又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这两项重要举措,就是通过重视和加强大学的创新发展,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基因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开启了人类走向文明的一扇又一扇大门,也正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民族,才创造了五千年文明史。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由于闭关锁国,以“天朝”自居,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史为鉴,在西方国家层层封锁下,自力更生,从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总览世界大局与发展趋势,把创新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其中,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就郑重地宣布,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把创新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在调研视察中先后十余次提到创新的重要性。2013年5月14日,他在天津视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7]2013年11月4日,他在中南大学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等等。[8]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摆在首位,再次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创新”是破解发展新难题的金钥匙,是寻找发展新途径的探路兵,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力。教育强则国强,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赋予了我国高等教育崇高的历史使命,只有增强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圆梦。因为高校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没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就难以形成滚滚的创新洪流。
(2)大学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自身要求 大学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及今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大学是人类社会朝向理想目标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学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我们认为,首要的前提就是大学自身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而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就是创新大学文化,以创新的大学文化激发自身的发展潜能,聚集发展的合力,没有大学文化的创新,不可能有大学的创新发展,更不可能有国家的创新发展。工业革命时期,老牌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固守传统,几近败落,在新的残酷现实面前,被逼革故鼎新,伦敦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异军突起从而获得新生。这些历史经验与教训应当成为我们勇于创新大学文化的有力佐证。
三、大学文化创新的理性思考
由于我国的大学起步较晚,绝大部分大学诞生于1958年之后,还有不少大学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因此,就大部分大学而言,文化积淀有限,大学文化建设及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大学文化建设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高等教育大背景下,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实施大学文化创新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厘清大学文化创新的思维逻辑
人类对事物及社会发展的认识以及认识的升华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学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创新首先表现在思维层面,必须遵循以下思维逻辑规范。
(1)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思维逻辑 文化创新首先表现为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都因特定问题展开,由此而得出相关认识和结论。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9]现实生活中,矛盾无时无处不在,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时期,各种矛盾更为突出,解决这些矛盾,是实现新发展的前提。大学是社会的有机体,因此,一方面,大学无法超然于社会、无法摆脱社会矛盾的纠缠;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大学自身也置身于变革时期,即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同时,在不远的将来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虽然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有十余年历史,但是客观地评价,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只是形式上的大众化,究其原因,就是为数不少的高校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精英教育的思维窠臼,以陈旧的思维模式应对环境变化和新的时代要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现实样态的矛盾,就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摆在首位的任务就是大学文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着眼于大学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大学面向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从顶层设计上实施文化创新。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显著特征。”[10]大学发展同样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其中,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突出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大学文化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要针对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文化创新。因此,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着力解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大学文化创新的思维逻辑起点。这种思维逻辑起点的基本任务就是:大学文化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大学文化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2)以发展目标为宗旨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且理论还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1]大学文化的创新主要的是认识论的创新。人们关于实践认识的一切思维活动,既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了实现对未来美好状态的期待。当一个组织和团体以群体性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为指归的思维活动凝聚成共识的文化形态之后,在观念层面,它就成为精神文化,甚至是指导实践的思想基础;在实践层面,它就成为内生动力,成为实现预期目标的路线图。所以,文化是认识与实践、精神与实践、目标与实践的统一。大学文化创新必须以大学发展目标为宗旨,着眼于实践,聚焦大学的创新发展。
(3)以批判创新为手段的辩证思维 大学是一个矛盾二元对立的统一体,它既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机构,又是一个具有保守个性的机构。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2]。大学一方面遗传着自身固有的基因,还要肩负要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责任,大学的这一使命赋予了大学保守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大学又要肩负创造新的文明,不断追求新的真理的社会责任,同时还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变革中承担起引领潮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大学的这一使命又赋予它创新的文化品格。
因此,在大学文化创新中,必须把握好大学这一社会组织的特殊属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大学文化创新,以批判创新的辩证思维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弘扬大学的优良传统,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4)以特色发展为取向的个性思维
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否形成特色化、个性化的办学格局,是衡量大学文化建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标志。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文化创新既是观念层面的顶层设计,又是指导大学发展方向的實践指南。因此,在谋划大学文化创新时,要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在比较中寻找“优势”,在发展中培育“个性”、彰显“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个性思维,凝练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方略,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2.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
“文化具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双重属性。”[13]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既是二元对立的,又是二元统一的。“价值理性”是指人们对特定行为方式本身所代表的价值关注和追崇,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不太计较手段和后果。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价值理性就是“通过有意识地对特定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14]关于“工具理性”,韦伯认为,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合乎理性的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结果的目的。”[15]在韦伯看来,受工具理性影响,人们为达到精心预设的目的,会考虑和选取各种实现目的的有效手段。从教育学的角度上看,价值理性是指教育主体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即“真、善、美”。工具理性是指知识、数据,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结果等,就大学通常的判断标准来看,工具理性表现为如对学生学业成绩、考研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追求与看重等。因此,从学理上观察,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呈现二元对立态势。如何使二者达到有机统一,使我们在兼顾工具理性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价值理性的重要性,是研究大学文化建设以及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所在。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基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16]大学作为社会的主要文化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先行者,强调价值理性在文化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是应有之意。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多受工具理性影响,功利主义倾向较为严重,价值理性受到削弱。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认工具理性的价值,假若大学办学不强调功利性,不为社会发展服务,不为学生职业发展构想,不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壮大努力,大学就会失去其吸引力和存在的价值。但是,大学作为一个以塑造人为主责的社会机构,重视价值理性是其一贯传统,过去是这样,现在、将来也应该初衷不改。
3.以理念创新引导文化创新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的“牛鼻子”,没有大学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大学文化的创新。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核心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么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17]中国大学受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办学地域、服务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天生存在着差异化。加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必然要求。大学理念的同质化问题,除了带来大学办学实践行为的同质化以及系列关联性结果的同质化外,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就是大学文化的缺失。实际上,从观念层面看,“大学理念并非一种唯一性、真理性的和普遍性的认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性诉求。”[18]从现实层面看,每一所大学都是独立存在的独特个体,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因此,大学理念应真实反映个体大学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价值诉求。无论从观念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大学理念应当如大学群体那样丰富多彩,只有找到各自大学的独特性,才能实现大学理念的创新,才能找准大学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4.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创新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模式引进,到新中国建立之初苏联模式的复制,再到21世纪西方模式的再借鉴,这些客观因素,是导致中国大学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文化创新,首先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9]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应当担当文化创新的旗手。增强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串璀璨的明珠,得到全人类的广泛认可。传承好、保护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开展大学文化创新,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大学不能抛弃民族文化的传统基因,这是确保我们的大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前提。
(2)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20]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核心标识就是大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成。因此,在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实践中,共性要求方面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大学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创新必须服务国家现实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确保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
(3)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应当与中国大学自身发展有机结合
增强文化自信是对已有文化的认同和坚信,但它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抱残守缺。增强文化自信与实施文化创新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大学文化創新应当科学地看待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着眼于大学的科学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文化的继承方面,除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之外,还要着力地发掘、凝练并继承大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方面,把握好文化的历史性、连续性,不能割断文化的精神命脉。同时,着眼于大学未来发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出体现时代特点、自身特色、师生认同的新文化,使其成为增强大学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的粘合剂以及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2] 习近平指出建设科技强国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N].人民日报,2016-03-03(1).
[3] 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3.
[4] 汪明义.大学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2):31.
[5] 浩歌.以大学文化建设丰富发展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06(6):3.
[6] 顾明远,学习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7):5.
[7] 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8]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EB/OL].[2013-11-05].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
[9]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796.
[10] 张林,刘海辉.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28.
[11] 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人民出版社,1990:183.
[12]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13(3):7.
[13] 吴立宝.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6):45.
[14][15] 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16] 郭瑞.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37.
[17] 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7):1.
[18] 李慧.大学理念之变、辨与辩[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4.
[19] 冯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N].人民政协报,2016-07-14(03).
[20]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