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采用学分制的实践

韩 松 张立珊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为适应北京市振兴现代制造业战略目标的需要,把培养首都现代制造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将综合素质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并增加相关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依托专业,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还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创新思想融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我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并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我院签订产学合作协议的50多家企业共同规划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一项实践作业。此外,学院各专业教研部按照不同专业类别设计数控编程、材料加工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的学习内容。学生管理部门根据每名学生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将实践教学环节记入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累计两学分),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学院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共同拟定实践课时、活动时间和组织形式,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完成实践环节的课程。与此同时,学生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此举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也使学生能够在多个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寻找差距,弥补因书本知识与应用技术之间相互脱节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生产一线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尽早适应社会需要,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二、搭建平台,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控能力、敬业精神等的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仅仅靠第一课堂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需要通过长期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培养。因此,我们说高校的第二课堂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而是与第一课堂一样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同等重要,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活动,强调树立教学活动在与学生互动中展开、不应只是单向输入过程的理念。学生管理部门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制定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思路,提出既要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又要科学引导,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充分的选择权。学院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专业知识竞赛、专业技能竞赛、专业资格证书培训、英语技能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考核测评累计两学分)。学院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后,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还能补充其他未修满学分的课程,因此,学生能够广泛、积极地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同时,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不断查找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举办讲座时尽可能聘请那些在企业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有较大影响、能够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真正对学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人主讲。在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学院结合专业学习进程合理制定竞赛标准,充分与专业教师沟通,聘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作为评委评价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并按照竞赛取得的名次给予不同的学分。我院的技能竞赛活动不但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成绩好的学生还得到了相关企业的认可,为就业打下了基础。在专业资格证书培训环节中,学院与厂商合作,选择对学生实操、就业有帮助的资格认证专业开展培训,并以学生取得资格证书为标准给予学分。另外,学生管理部门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适时开展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教育,并将其计入综合素质学分。
三、以社团带科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校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关注社团的发展,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建立品牌社团,使社团发展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弥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团委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为出发点,重点扶持成立了以专业为基础的多个科技社团,同时为社团活动设置了两学分,并详细规定了学生参与科技社团活动次数、取得成果、参赛成绩、阶段性作品等环节的学分。学院在给予社团大力支持的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社团活动,要求学科带头人至少要指导一个学生社团,提出将其计入科研工作量,重奖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团指导教师。许多社团在组织学生攻坚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能利用社团活动的平台,强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增加学习兴趣。近年来,我院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奖,最好成绩为二等奖。
四、注重社会实践,合理规划,科学指导
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党委、学生处和团委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专门制定和部署当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同时选派学生代表阐述学生设计实践构想,推出一系列社会实践方案,方案内容主要涉及社会调查、科普调研、社区服务、企业见习、生产实习、扶贫支教、乡村服务、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实践方向,所有实践成果以实践报告的形式汇总上交,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整个社会实践环节累计两学分。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有社会实践成果在北京市获奖,其中科普调研社会实践团队连年在北京市大学生暑期科普调研活动中获奖,最好成绩为一等奖。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责任编辑:张 敏]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