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常经伟

    摘要:目前,长春市各类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仍存在着区域布局不尽合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整合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关鍵词:长春开发区;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9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8.02.013

    目前,长春市建成各类经济开发区2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16个,省级工业集中区5个,市级开发区3个。长春新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由小变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目前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急需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打造长春发展新引擎。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各种政策要抓紧落位。近年来,国家、省、市及相关部门出台许多支持开发区发展的政策,但许多政策因没有细则很难操作,相关部门应对文件、政策加以梳理,尽快出台细则,推进政策尽快落实。二是加强开发区兼并整合。开发区兼并整合需在开发区数量上“去产能”,全部进行优化整合、清理,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支持开发区吸引境内外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或机构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提升开发区质量和效益。对新形势下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新的顶层设计,可借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青岛西海岸等国家级新区的做法。四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快良好营商环境的形成,强化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契约意识。推进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加大政府行政权力的下放力度。同时,增强开发区自主管理和服务能力。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区域统筹管理权,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各级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平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剥离各种社会管理事务,使开发区管委会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搞经济开发。五是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多渠道集聚人才,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采取项目合作、人才租赁及联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方式招才引智,做到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吉林大学等开展多项合作,执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

    二、加快整合步伐,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以高起点全面规划为统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主线,对开发区进行全面整合。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体,对本地其它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进行整合,缩减开发区数量。同时,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分级互动、空间整合、管理合一、城乡统筹的原则,分步组织实施各开发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和发挥开发区有限资源的整体产出效能。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层次开发区的发展,根据开发区具体发展阶段、发展特色和发展需要,采取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引导和协调,推进开发区互动发展,形成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在开发区现有土地利用上,坚持“用好总量,用活增量,提高质量”,实现开发区土地利用从空间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同时,深入挖掘开发区内部资源,盘活内部可利用土地资源,对一些低效利用的土地,管理部门可进行产业调整,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产出的产业领域,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值。三是加强开发区间合作,支持各开发区以各种方式跨区域合作。与深圳前海等加强合作,探索互设开发区分区,拓展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还可与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开发区成立特别合作区。四是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与四平、公主岭等周边县区的合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强与双阳、九台等地的合作,充分发挥当地的人力、物资和土地资源优势,补齐长春开发区的短板,带动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五是引进“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与通化、白山等地开发区在医药产业上的合作。发挥长春开发区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力量,将科研项目的实施落户到通化和白山等药源地,降低研发成本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与榆树等市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加强合作,把长春开发区的一些项目适度落户该地区,可以解决开发区的空间问题和劳动力紧缺问题,又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三、实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

    一是强化政府的顶层设计。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宏观管理职能,正确引导,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从战略高度确定全市产业发展方向,重新梳理和深入研究长春市产业发展布局,以产业发展为主,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同时,调整完善长春市开发区发展规划,明晰各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建立一整套准入、评价、退出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开发区的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管。二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各开发区应力促传统产业高端化,通过整合传统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按照一定的规则均匀分布在各开发区,作为该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同时,培育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规划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结合长春市产业发展实际,重点规划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三是强化区域合作。构建开发区之间完善的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制度,做到规范性、稳定性。建立开发区之间合作招商引资的约束制度,制定区域合作的行为制度和开发区之间招商引资的利益补偿制度。同时,建立开发区之间合作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传媒等各种方式,定期、规范、详细、有序地发布该地的招商信息,促进区域合作创新。四是全力构建“全市一盘棋”的招商大格局。在发挥开发区产业平台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长春市投资促进领导小组、产业招商组、项目引进组“三位一体”的统筹协调大格局。形成以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为核心、要素统筹体系为支撑、工作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围绕“一区一主业”推进产业招商,统筹优化产业招商空间布局,明确各区重点方向,推进产业平台差异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四、加大政策扶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和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规划布局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研发平台:在新能源产业园、航空信息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生物产业园等园区建立专业化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符合国家战略、契合市場需求和园区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撑新型园区产业发展,构建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上下游衔接、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链条。同时,建立支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中试和实验测试平台。鼓励开发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工程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平台,承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鼓励在长高校院所的国家、省级实验室对企业开放共享,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各级各类支持创新创业的科技资源,构筑全链条、无缝隙的综合服务体系,使入驻创业企业获得培训、孵化、天使投资等资源与服务。同时,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战略联盟平台。扩大领域范围,加快组建行业标准联盟、产学研应用联盟、二三产业融合联盟、技术上下游合作联盟等重大协作创新平台。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争取引入中国科技大学、哈工大等脑力资源,深入区校合作,转化高校最新成果。二是强化平台在支撑主导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拓展与中科院、吉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围绕开发区的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加强对国家急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高端图像传感器、高档测试仪器与数控装备等高精尖方向的资源投入,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发挥已建有的汽车、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和资源作用,鼓励企业采取委托研发、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等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完善各平台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具有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资源条件保障、试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平台。强化平台的引进与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功能,营造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开发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将平台建设与产业规划同步进行,对重要专业技术平台、高端研发机构、重要技术联盟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各开发区发展建设规划。同时,通过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探索委托研发,建立技术中心等模式,加快资源转化步伐,将开发区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创建开放协同的混合制新型研发机构,资源全市各开发区共享。把共建共享作为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突破科技资源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共享的障碍,推进重大平台的共建共享、协同服务。鼓励地域相邻、功能相近的创新平台整合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团队,加强与天津等对口城市和先进地区的合作共建,开展合作研发设计、配套协作等业务,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发挥好平台各主体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科研机构的科技引领作用,挖掘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创新创业服务产业联盟等一批战略联盟的功能和潜力,加强行业指导、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信息交流、政策研讨等工作,发挥战略联盟的合力和作用。

    五、创新开发区融资模式

    一是拓展融资渠道。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联系知名金融机构,为开发区量身定制融资租赁方案。开展信托融资,开发区内平台公司的资产在清产核资量化的前提下,将部分资产按约定的条件和目的,委托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运用,并取得一定的效益回报。加快政府、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的新型合作模式发展,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相关财政部门可通过资本金投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对主要为开发区内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二是吸引民间资金。开发区政府应不断优化PPP运行环境,探索建立市场准入的“正面清单”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尽快形成与PPP模式管理相匹配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探索收益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为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提供资金支撑。引入咨询、审计等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运作、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三是发展产业基金。鼓励设立开发区产业基金,用于孵化更多有前景的项目。产业基金由开发区及相关战略投资人发起,吸引私募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加大对开发区的资金投入。四是发展资本市场,与上交所、深交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力争在长春设立东北区域交易中心。支持开发区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突破。同时,成立上市协调机制。加大与港交所的联系,为开发区内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开辟新通道。五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合理规划开发区金融综合服务区,由管委会出资建立园区金融服务大厅,通过租赁等方式吸引服务机构进驻,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多样化银企沟通平台,定期向金融机构公开园区重点项目、招商企业的信息,增进银企之间的了解。拓展企业境外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引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长春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及园区产业集聚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机制,扩大企业担保抵押物范围,满足园区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增强金融市场供给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