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教材的“七个意识”
柯孔标
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类课型研讨
2019年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评审于10月13日至15日在台州举行。本次活动的内容为“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类课型研讨”。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及义乌市的12位教师分3个半天针对4篇课文做了相关的课堂展示,共同研究不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不同文体的教学价值与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举措等。本期特刊发相关文章,供读者学习借鉴。
本次评审是我省全面实施统编教材后举办的第一次语文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展示的12节优质课,都较好地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上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体现了当地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12位上课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表现力强、教学能力突出。能到省级平台参加展示,很不容易,每位上课老师都是成功者。希望大家不要太在意结果,注重过程参与和深度研究,虚心学习借鉴每一节课的优点和长处,一起探讨用好统编语文教材的策略和途径,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次教学活动的评审标准是公开的。这五条标准既是评课议课的依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下面我结合本次活动的典型课例,就用好统编教材谈七点体会。
一、依标施教的意识
新时代基础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通俗地说,教语文,除了教会学生说话、读书和写作,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美好感情。
编写和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集中体现,即强化义务教育的国家意志,强化义务教育教材的国家事权,突出语文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价值导向的统一性。本人认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教學规范,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统编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编写者首先考虑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无论是选择课文,还是编写课后习题和单元练习,都要努力做到既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小学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说,统编教材应做到“老师好教、学生爱学、学了有用”。近几年实施反馈意见表明,这个理想基本实现了。当然,教材是否好教易学、是否有效,编写者有责任,教师也有责任。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再好的教材也是摆设。从原先的浙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到如今的统编教材,观念和教法都有很大的变化。改变观念是很难的,需要边实践边理解,有个内化的过程。我作为教材编写者之一,有个朴素的愿望:全国有那么多的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都能认真解读教材,并按教材设定的目标,让每个学生把该认的字都认了,该写的字都写了,该读该背的都读了背了,课后的习题也认认真真做了,这样的语文课至少是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依标施教的意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严格参照课后习题和作业本设计课堂练习。
强调依标施教并不意味着限制教师的创新。依标施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不要偏离教材的设定。在这个大前提下,在情境的创设、内容的组合、资源的选择、教学和评价方法的改进上,都给一线教师留出了巨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反对为创新而创新、形式主义的创新、没有实效的创新,倡导对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理解的创新、有教学研究成果支撑的创新、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创新。
二、目标导向的意识
教学是有目标、有方向的活动。教学目标应统筹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也是评价的依据。本次活动中,目标模糊、过程游离的现象基本消失。教学目标的表述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每一次语言实践、每一个学习活动,目标指向清晰,反馈评价及时。在目标导引下,学生学习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学生参与面比较广,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三、以生为本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对“教学”是这样定义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相比于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学校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更有计划、更有组织。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或者师生一起来完成学习任务。一堂好课,一定是以生为本的,一定要把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起点放在首位。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找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趣点,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内涵,开展深度思考。“以生为本”一方面的含义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关注起点、关注过程、关注学习的有效性。
四、注重实效的意识
本次活动中的12节课,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形式的选择,还是拓展材料的使用,都从服务教学目标出发,非常合理,注重实效。多数教师注意到课后习题、作业本与课文教学要求的有机联系,直接把作业本上的题目作为课堂训练材料,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学效果非常好。实际上,作业本上的题目就是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课后习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的训练设计问题。有的教师放着现成的好资源不用,费尽心思自行编写和设计练习题、曲线图、心理图,有时不一定适合。
五、面向全体的意识
本次活动中的12节课,基本上以讲读法为主,较少采用情境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讲读法以教师讲解和师生对话为主要特征,在大班额背景下有其突出的优点和特定的使用场合。但是,一味使用讲读法,容易导致教师主导课堂,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沦为看客,课堂看上去是很热闹,课后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每当教师和站起来那位学生对话时,多数学生不会仔细倾听,因为对话跟他们无关。如果能创设更多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说一遍,都练一遍,每个学生都必须动脑筋,这样课堂就会是面向全体的高效课堂。
用好统编教材,必须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开展深度阅读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多形式展示和交流阅读所得。当前最要紧的是把传统以“听”“讲”为主的课堂变成以“练”“做”为主的课堂,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默写、听写、朗读、背诵、批注、默读、快速阅读、作业交流等,看上去很传统,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用得恰当都是非常有效的。
六、文本解读的意识
文本解读首先要认清课文的文体特征。这篇课文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是客观的,还是想象的?假如一位教师教完《盘古开天地》,学生说“宇宙是盘古创造的,世界是盘古的血肉变成的”,一定是这位教师把神话想象当成科学事实了,科学教师肯定会有意见。文学不是科学,文学写的是主观、想象、虚构的世界。语文教师可以讲文学和科学的关联,但不可以把文学当科学来教。
《桥》这篇课文太生动形象了,比真实还要真实,于是很多教师大谈情节、人物、环境、冲突、巧合,其实这些要素真实故事中也有。如果用“真实”的要求去探究课文,你会发现好多不合实际、不合情理的地方。是不是这篇小说没写好?不是,小说的第一追求是感人,不是真实。假设这是一篇新闻报道,记者就不会写老人的语言和动作,也不会写老人和孩子对话,因为记者哪怕就在现场,也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楚、听得如此清晰。《桥》的作者就像飘在天空的幽灵,冷眼旁观人间发生的一切,最后眼睁睁地看着父子俩被洪水吞没。本文结尾也可以这样写:最后几秒,两人跳上岸,桥断了!那就成了喜剧。作者之所以一定要父子牺牲,是因为悲剧更能震撼人心。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虚构和真实的不同,常把小说教得跟真实故事一样,一一推敲细节,结果学生疑问更多了。
文本解读还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色彩。本次活动的4篇课文都非常适合朗读。《黄山奇石》是写风景的,朗读时要用纪录片或导游词的语调。《圆明园的毁灭》的情感基调是惋惜、痛心。课文开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点明了这是一篇圆明园的“悼词”。文中写道“金碧辉煌”,写道“玲珑剔透”,朗读时也不应该自豪和高兴。《盘古开天地》是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就用讲故事的语调来朗读。《桥》写的是一个紧张、悲壮的故事,就不能用轻松聊天的方式来展开,应采用庄重、敬仰的语调进行教学。朗读指导一定要尊重文本的特点,把握课文的情感主色调,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七、德育融合的意识
语文课一定要重视文化熏陶和德育融合,这是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语文课不是思政课,也不是少先队课,不能离开文本空喊口号和进行道德宣讲。语文阅读课应把课文的价值观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朗读和涵泳、体验和探究、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
例如,《盘古开天地》讲的是“创世”的故事,如果教师把这个故事看得过于神圣,过于理性,反而拉开了课文和儿童的距离。细读文本,你会发现课文歌唱了祖先面对大自然的英勇无畏,赞美了先人的力量、担当和奉献。能开天劈地、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去哪里找呢?到盘古身上找!这样的德育是否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呢?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旨在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课后有道习题明确要求: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如果教师通过情感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从惋惜、叹息、痛惜到痛恨的情感变化,学生读完课文后,就会眼中饱含泪水,心中五味杂陈。此时不用喊口号,不用表决心,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顺应童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文朗读到位,理解到位,并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再适当加以点拨和教育。有机渗透,相机引导,多点语文味,少点说教味,语文学科的德育会更有成效。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