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务楠 耿红卫
内容摘要: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精神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功能与使命。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功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中沉淀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引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即是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中来。大学语文教材中精编了我国古今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涵盖了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包含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气质。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就应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在学界歧见颇多、众说纷纭,与其他文史课程相比较,大学语文课程在发展过程有其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大致有文学论、工具论、文化论、人文论等观点。2004年10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该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1]徐中玉认为,“不管编哪种大学语文,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宗旨不能变,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2]鉴于此得知,“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化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而大学语文教材中所编入的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的载体,通过学习这些名篇名作,就能够更加直接形象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国文化和精髓,继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涵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精神风貌、知识体系、价值理念、道德伦理、制度规范、风俗人情等内容,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根脉,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是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对于国家未来的建设主力军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去不断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和力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名篇名作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其重要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国人的中华文化自信。但是,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还有一些人仍然出现了“崇洋媚外”“唯洋是从”等错误思想,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这些错误思想正侵蚀着我们的大学生,促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意识形态扭曲,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文化因素。这就亟需高等院校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重视社会文化教育。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以其人文性、文化性的特点,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天然土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三.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国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还未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就首当其冲承担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文化典籍传留至今的有8万余种,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蕴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当属文学著作。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关于中国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民俗等名家名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作品,得到人文情怀的滋养,能具体形象地学习、体验、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血脉流传。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穩脚跟的根基。”[4]大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体现了民富国强是国之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具有深刻民本思想;“天下有道”“隆礼重法”彰显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天人合一”“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这些注重和谐的古训一直延用至今;“正义而为谓之行”“公平而无私”讲的是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堪称中国最早的道德律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了执着坚韧的进取意识;“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引导国人诚实守信;“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了友善的处事之道……大学生在大学语文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点,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就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 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5]在5000年文明史上,我国曾在很多时期是国力最为强盛、经济最为发达、思想最为先进的国家,每个时期所沉淀的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语文课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使得大学生更为深刻了解并认识了中华五千年发展中的优秀文明成果,自觉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成为文化基因,促使大学生更加有底气、有定力、有傲骨,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有利于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思想和模式的改革
在素质教育改革、学分制改革、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教学目标应该鲜明地凸显出来。[6]要想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这就倒逼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人员、大学语文教师等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面深入思考和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较多,涵盖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十分丰富,要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篇目,这些经典篇目要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可以在较高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理念和模式上,更需要革旧鼎新,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更能引起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喜爱的方式方法,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现代教学的新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纳入教学评价之中,既能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又能检验大学语文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之处和缺陷,有利于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想和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土壤,不仅对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倒逼高等院校实施教育改革,倒逼大学语文实施课程理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更加有效地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2.
[2]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5-24.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4]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9-120.
[5]杜尚泽.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治国理政新实践) ——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16-01-05.
[6]黃志程.大学语文教学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研究”(2020-ZDJH-165)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务楠,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大学语文;耿红卫,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