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寓言功能 强化道德审视

    薛小龙

    【摘? ?要】寓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遵循寓言学习的规律,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立足寓言的文体特征,多以复述和表演的形式展开教学;注重链接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围绕既定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读写结合的相关活动,以扩写文本和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升华学生的主体认知。

    【关键词】阅读教学;寓言;德育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文体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寓言”的解释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足见寓言同时具有故事性和教育性。以寓言为载体开展德育,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起到“潜移默化,熏陶培育”的效果。本文基于实践教学经验,探讨寓言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文体,巧用讲演方法

    寓言将道德教育寄寓于故事中。教师要立足其文体特征,多用复述和表演的方法开展寓言教学。

    (一)复述寓言

    复述寓言在教学中起到加深内容理解的作用,多发生于朗读寓言之后。当教师提出复述的要求后,学生要先回读文本,根据应当达到的教学目标,重新审视文本。这一过程本身便可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复述寓言的基本要求:讲清故事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基本要求主要是促使学生对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一定的道理,由故事及人,实现寓言教学的德育目标。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听取多个版本的复述,深化对寓言故事的认知,在自由表述故事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坐井观天》主要说明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在讲述故事时,学生将寓言展示的道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自觉以全面的视角看问题,让寓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表演寓言

    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时,常会产生角色代入感。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展开表演活动。表演时可使用部分道具,创设寓言中的场景,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走入角色的内心。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寓言故事。在表演《狐假虎威》时,扮演老虎的学生装作在山中悠闲地转悠,当他发现“狐狸”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还煞有其事地点点头。面对“老虎”的威胁,扮演狐狸的学生为了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脸上露出了狡猾的笑容,一双眼睛都要眯起来了。他带着“老虎”行走时,特意走在前面,大摇大摆,神情十分得意。通过两位学生的演绎,其他学生对于寓言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不同神态有了深刻的认知,弥补了课文的空白。

    表演的形式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寓言的内容,观看时自觉地代入故事蕴含的道理。就效果而言,动态的表演远胜于静态的阅读。在观赏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狐假虎威》讲述的道理“借他人势力作威作福不堪一击,昏庸的人被人利用而不善于去伪存真”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实现寓言教学的德育目标。

    二、链接现实,指导学习实践

    寓言教学中,学生所认识到的道德原理,最终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可多采用以下的方法,让寓言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一)情境模拟法

    寓言中的情境通常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许多寓言由古文写成,年代距离今天很远。学生阅读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隔阂。如果能够以相似的情境将寓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理解寓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时,可以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模拟农夫揠苗的情景。然后立足这样的情景,学生开展讨论。《揠苗助长》主要讲述了一个宋国人拔禾苗使其快速生长,最后导致禾苗枯死的故事。学生对于普通的农事并不了解,相关经验不够丰富。然而情境模拟能帮助他们回忆起生活中养育植物的经历,促使学生对于这个寓言故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模拟《揠苗助长》的情景,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展开深入的思考,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话题讨论法

    寓言教学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时,适合使用话题讨论法。教师可针对教学文本的特点,设计话题,开展讨论。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后蔡桓公病死了呢?”学生在充分感知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行感悟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片段如下。

    师:为什么最后蔡桓公病死了呢?

    生:因为蔡桓公没有听取扁鹊的意见。

    师: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会更加有保障。

    生:因為得小病的时候他没有治病,结果小病发展成为大病,最后治不了了。

    师:这说明我们一定要有忧患之心,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

    生:因为蔡桓公认为自己没有病,没有及时治疗。

    师:是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讳疾忌医。有病一定要及时医治,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围绕《扁鹊治病》这个故事,通过讨论“为什么最后蔡桓公病死了呢”这一话题,课堂上生成了“及时医治”“防微杜渐”以及“听取意见”这三个关键点,促使学生认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由于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对于寓意的感悟能够帮助他们自觉联系生活,指导实践。

    三、读写结合,升华主体认知

    在寓言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活动,能够以写促读、以写促思,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的主体道德认知在写作中升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