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班绘画活动充满生机

    仲艳 徐娅婷

    儿童绘画是儿童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并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手段,创造和表达自己内心意愿和审美感受的一种美术活动。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能够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他们发现自身能力,产生创造的自信心。绘画对幼儿健康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那么,如何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绘画活动,让他们想画、敢画、爱画呢?兴趣是最好的支持,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是绘画教育的前提。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正是培养其绘画兴趣及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文旨在遵循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和材料、活动组织形式、环境创设等四方面出发,探索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以“激趣”为突破口,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由表达,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用绘画内容“激趣”

    (一)内容的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经常接触或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为小班幼儿选择绘画主题时,首先应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例如:小班幼儿喜欢糖果,我们可以设计“我创作的糖果”来进行画短线练习;可以利用“小鱼吐泡泡”活动让孩子练习画圆;等等。此外,孩子身边的人、喜欢的玩具和爱吃的食物都可作为题材。例如:孩子们都喜欢自己的妈妈,我们就可以设计活动“妈妈的卷发”,让他们学画螺旋线;孩子们对马路上的汽车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开展“车轮滚画”活动;孩子们爱吃棒棒糖,就可以让他们画棒棒糖;等等。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熟悉的儿歌进行延伸,如《小手帕》《小乌龟》等,引导幼儿学画相关事物。

    (二)内容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一些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仔细思考如何让幼儿积极投入绘画活动,可以尝试将绘画教学目的、内容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绘画活动“小猫钓鱼”中,教师先带领孩子们头戴小猫头饰,跟着“猫妈妈”去钓鱼,孩子们在游戏中积累了垂钓的经验,在绘画时就能自然地将渔竿和小鱼用长线连接起来,轻松达到练习画长线的目的。又如,在绘画活动“水果宝宝”中,教师先拿出许多水果,和孩子们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方式,熟悉各种水果的形状和颜色,以便他们在绘画时能更加准确地选择颜色,并均匀地涂在画纸上。

    二、借工具和材料“增趣”

    (一)材料的生活化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如果反复使用一种工具作画,他们很快便会失去兴趣。对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寻找生活中一切适合幼儿绘画的工具。那么,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作画,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呢?笔者认为,应当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去探索与发现,选择喜欢的材料。例如,家中常见的包装纸、旧杂志、复写纸及报纸等,还有游戏中常用的弹珠、印章、积木片、瓶盖、棉签等,以及长短不一的吸管和各种各样的圆木片、棉花等。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各类材料,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将材料分类摆放好。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每次绘画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或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创作。当各式各样的绘画作品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他们立刻收获了自由表达所带来的成功感。例如,在绘画活动“秋叶宝宝”中,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树叶,并为树叶添画眼睛、鼻子和嘴巴。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秋叶宝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二)背景图的巧妙运用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添画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因为他们喜欢不被约束的画面。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体验绘画过程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丰富的背景能使主题锦上添花,同时给幼儿带来更多美的感受。例如,“给小羊穿新衣”活动:教师事先在画纸上贴上几只小羊,再在旁边画上一些小草,然后让幼儿在小羊的身体上画上各种卷羊毛的造型;在手印画“圣诞树”活动之后,教师用彩色装饰并点缀了孩子们的作品,然后用喷笔喷上五彩的背景,张贴在班级主题墙上。孩子们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会骄傲地说:“看,这是我画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自然加强了。

    三、以活动的形式“添趣”

    (一)游戏化情境的创设

    小班幼儿具有很大的情绪性,而游戏是他们都热衷的活动。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引入游戏情节,有利于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边玩边画,营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进一步提高了作画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造房子”中,教师播放课件,画面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和孩子们打招呼。突然,音乐声响起,小兔子的家被大风刮跑了。于是,教师启发幼儿给小兔子造一座房子,从而引出绘画主题。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对幼儿的绘画进行指导。一名幼儿在纸上随意涂鸦了几笔,对教师说:“老师,快看,我画完了!”对此,教师并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让他回去再画,而是对他说:“呀!小兔子的家没有窗户,它一定会很热吧!”孩子听了之后,赶紧低下头认真地画了一扇窗户。最后,教师以游戏化的语言进行总结,对孩子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小兔子看到大家为它造的房子,心里可真高兴啊!谢谢小朋友们!”游戏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同时也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

    (二)形象化教学语言的运用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很难接受机械式的绘画练习,因此语言的生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语言”来强化“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画电冰箱时可以创编儿歌:“長方盒,分两半;加上把,变冰箱!”画松树时可以创编儿歌:“一座小山尖尖顶,两座小山搭积木,三座小山叠罗汉,长出树干变松树!”教师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运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引导,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绘画技能,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参与创作活动。

    (三)多种作画形式的巧妙组合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多种作画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如水粉画、棉签画、吹画、手指点画、牙刷喷画等,力求新颖有趣。例如,在绘画活动“我的生日蛋糕”中,当幼儿画了一个美味的蛋糕后,教师利用牙刷喷画的形式,引导他们画上背景,使画面更完美,色彩更生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例如,在活动“图形变变变”中,教师先请幼儿粘贴图形片,在此基础上添画成不同的形象。该活动让幼儿享受到了动手操作的过程,为幼儿所喜爱。

    (四)教师有效支持与引导策略

    1.动作支持,有效帮助

    小班幼儿刚开始绘画时,往往会存在动作不协调等问题。此时,如果教师不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能会让幼儿对绘画失去兴趣。所以,在开始练习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恰当的支持和引导。尤其对那些不敢动手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大手拉小手”的形式,直接拉起他们的手,让他们在纸上自由涂画,让胆小、不敢画的幼儿也能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张的纸和沙地都可以作为幼儿的绘画材料。

    2.注重激励,提高兴趣

    小班幼儿刚开始尝试用图形的方式表现经验,他们的动机和信心还十分不足,此时成人的反应会让他们尤为敏感。因此,在幼儿创作时,教师不能横加干涉或指责,抑或是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过程,要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认真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解释,专注地询问其作品表现的内容,不以“像”或“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另外,如果幼儿作品的亮点处不足,教师不能直接指出,应用提建议的方式或商量的口吻同孩子交流。教师给出的鼓励也应是具体存在的,是幼儿可以理解并能够具体执行的,以此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下次创作时能够积极改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你涂的苹果宝宝颜色真鲜艳,好漂亮啊!如果再将叶子涂满颜色,那就更棒了。下次要努力哦!”

    四、让活动环境“护趣”

    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前提。生活和大自然是一切美的来源,因此,幼儿绘画不应局限在集体活动中,区角、家庭乃至户外都可作为美术活动的场地,幼儿园的小花园和操场也能够成為幼儿绘画活动的广阔天地。

    此外,教师精心布置的作品展示墙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布置时,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分层和分类,使不同的作品都展现独特的魅力,然后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与评价。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我是小画家”评比活动,调动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绘画教育的实质是引导幼儿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造。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基于他们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多给孩子一些鼓励,适当地肯定幼儿的绘画成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教师要努力打造宽松、舒适的绘画氛围,让幼儿想画、爱画、敢画,在不知不觉中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