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抗疫”专题复习例析

    黄卫平

    摘 ? ?要:学业考试前,教师大多会以“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的形式串联学科知识,强化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学生身边最鲜活的素材,也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从这一重大热点事件出发,梳理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做一名负责任、遵纪守法、敬畏生命、爱党爱国的现代公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抗疫;复习例析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党中央密集部署,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医护人员、解放军、工程建设者、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克时艰,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但也有少数人面对疫情造谣生事、懒政怠政,无视法纪。“抗疫”事件背后体现了哪些学科知识和原理?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又有哪些教育意义呢?笔者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联系“抗疫”事件进行有效的专题复习。

    一、勇于担当,强化责任意识

    【新闻背景】

    背景一:2020年1月18日,正当疫情爆发时,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电视镜头前提醒大家“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赶赴武汉防疫第一线。

    背景二:截至2020年2月9日,衢州市先后有50名医护人员带着身为医者的责任和使命出征武汉,展现了“最美逆行”。

    【考题训练】

    1.钟南山院士和衢州市50名医护人员都不顾自身安危,毅然“逆行”前往疫区,生动地诠释了( ?)

    A.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B.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D.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2.九年级学生小林学习了他们的事迹后,感慨道:“可惜我只是一名中学生,我似乎不能为‘抗疫做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小林的观点。

    【知识链接】考查“角色与责任”“对自己他人负责”“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的意义”等知识。

    以上考题以钟南山和衢州50名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毅然“逆行”的鲜活案例为素材,考查了“公民责任”“担当奉献”等知识。钟南山院士和这些医护人员他们不是百毒不侵的“钢铁侠”,但在危难关头能化身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神”。那是因为他们不仅拥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拥有为国家为人民挺身而出的勇气和舍生忘死的责任担当。由此引导学生感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教师要适时告诉学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第二题的评析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也可以在“抗疫”阻击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尽量不外出、不聚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也是为社会、国家作贡献。通过评析让学生感受到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二、遵守规则,培养法治精神

    【新闻背景】

    背景一:2020年1月26日,姚某(开化县人)将道听途说的“一村民的湖北籍岳父得了新冠病毒性肺炎死掉”的信息发布到几百人的微信群内。经查证,该信息不属实,其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被開化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背景二:2020年1月29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督查组,赶赴黄冈市进行督查。当问到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时,当地卫健委主任唐某红含糊其辞,一问三不知。之后,唐某红被免职。

    【考题训练】

    1.上述姚某的行为属于( ?)

    A.违反纪律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 ? ?D.严重违法行为

    2.姚某因造谣受处罚,从中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应遵守规则

    ②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

    ④言论自由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A.①②③ ? ? ? ? ? ? B.①②④

    C.①③④ ? ? ? ? ? ? D.②③④

    3.联系材料,分析唐某红被免职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考查“法律的特征”“违法行为的种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等知识。

    法治观念就是公民从法律规范、法律事件中形成的一种对于法律作用价值地位的认知,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应当树立法治观念。背景一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家乡衢州,情境真实,代入感强烈。同学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遵守规则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真正做到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考题训练的第三题通过唐某红被免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作为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国家机关的权力是由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通过以上新闻背景和考题训练,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公民要培养法治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正确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履行法定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三、敬畏生命,树立生态意识

    【新闻背景】

    背景一:截至2020年2月28日,我国“新冠肺炎”已确诊79389多例,死亡2838例。

    背景二:WHO全球传染病预防部门负责人布里安在记者会中指出,科学家经过基因测序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可能就是蝙蝠。专家表示,这类病毒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被引到人身上的祸源,与乱杀、 乱吃野生动物有直接关系。

    【考题训练】

    (1)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生命有怎样的特点?

    (2)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

    (3)请你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份倡议书(形式不限)。

    【知识链接】考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自然”“生命价值与意义”等知识点。

    以上新闻背景一中的数字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懂得珍爱生命。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学会守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新闻背景二和考题训练第二题让学生意识到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所以,它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珍惜生灵,善待和保护野生动物,坚决革除滥捕、乱杀、滥食、交易野生动物等陋习,树立生态意识,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筑生命家园。考题训练第三题通过设计倡议书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感受到我们要敬畏大自然的其他生命,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面前与人类是平等的,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做到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要通过类似活动让学生深化对保护环境、敬畏生命的理解,将生态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四、众志成城,弘扬家国情怀

    【新闻背景】

    背景一: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行动号令。19个省分别对口援助湖北16个市州;全国有300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总人数达到了4万多人;企业家慷慨捐助,解放军火线驰援,志愿者日夜坚守,滴滴司机不畏辛劳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彰显了“中国力量”。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7000多名工人不舍昼夜的努力下仅用10天就建成,创造了“中国速度”。

    背景二:2020年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强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考题训练】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体现了哪些道理。

    (2)面對疫情,党和政府为什么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

    【知识链接】考查“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根本宗旨”“党的初心使命”“政府工作宗旨”等知识点。

    以上新闻背景,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爱国、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的生动体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考题训练第二问,“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感受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党和政府性质的理解,增进爱党爱国的情感和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了家国情怀。

    联系教材,除上述的四个分析角度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维度去挖掘“抗疫”事件的学科价值。譬如:结合“抗疫”中我们经历的磨难让学生知道该如何面对挫折,磨砺意志品质、调节情绪等;许多新冠肺炎的感染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当欧美等国疫情蔓延时,中国政府义不容辞伸出援手支援,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大国担当”的内涵,并认同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观念。

    “抗疫”是最鲜活的案例,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对时政热点的合理精选与整合是提高复习课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只有从生活情境出发,联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情感,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