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十个必然性论断

刘建军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我们不但要隆重纪念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文献,而且要认真重读这一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著作。《宣言》篇幅不大,但思想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可以有不同的启发,而每读一遍也都有一遍的收获。为了学习“两个必然”的思想,我把《宣言》重读了一遍,令我惊喜的是,发现书中除了“两个必然”的提法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必然性的重要论断,且都与“两个必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表明,《宣言》中有很强的必然性意识,表明“两个必然”论断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必然”的科学内涵,就应该联系《宣言》中一些相关的必然性论断来进行。
一、《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宣言》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文件呢?它的宗旨或主题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为《宣言》写的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对此用一句简短的话作了概括,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3版,第6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宣言》是一份资本主义的死刑判决书。《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都是年轻人,一位30岁,一位28岁。这两个年轻人,以大无畏的气慨向资本主义发起挑战,作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大胆预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单凭一股年轻人的豪气来作出这一判决的,而是以严格科学的方式对这一判决作了理论论证。《宣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作了全面的剖析,论述了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产生和对促进生产发展起的历史性作用,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所有制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资产阶级所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私有制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也就是消灭私有制本身。正因为如此,《宣言》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同上,第41页)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突破旧的所有制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三部分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同上,第53页)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是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分析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反动落后性质。这里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指的是生产力,而“所有制关系”是从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对生产关系的概括。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抨击,但他们不是想超越资产阶级,而是要拉历史车轮倒转。他们想回到旧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时代,即小生产和手工业的时代,恢复那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反动行为是不可能得逞的。
三、现代资产阶级是封建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批判了封建的社会主义,指出这种社会主义虽然“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价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同上,第51页)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封建主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责难,指出:“他们说,在他们的统治下并没有出现过现代的无产阶级,那他们只是忘记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正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同上,第51页)封建社会主义责难资产阶级,说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个会把这个社会制度炸毁的无产阶级,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其实封建社会也造成了一个把封建社会炸毁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另外,从这样一个论断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关系,资产阶级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就启示我们,应该从社会形态发展和更替的历史必然性中去把握资本主义产生的依据,而不是像有的学者那样,把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归因为某种宗教精神,或者看作是某种不可思议的偶然因素的结果。
四、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斗争和危险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过程,并密切关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充满着动荡和不安定,充满着斗争和危险。他们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的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同上,第30页)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中”(同上,第37页),他们最初反对贵族,后来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并经常反对与他们竞争的外国资产阶级,最后又反对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幻想性就在于,他们“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条件,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同上,第57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论述,具有非常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动荡中不断发展并最后走向末路的历史命运。
五、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小资产阶级和小农必然走向没落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第三部分论述了小农经济和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他们在分析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时,深刻揭示了这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动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方面的合理因素,比如这种社会主义正确地认识到小资产者和小农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必然没落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它确凿地证明了机器和分工的破坏作用、资本和地产的积累、生产过剩、危机、小资产者和小农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财富分配的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性的解体。”(同上,第53页)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德国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流派,认为这种社会主义不过是德国小市民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而德国的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作为现存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面前也面临着必然灭亡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个阶级胆战心惊地从资产阶级的工业统治和政治统治那里等候着无可幸免的灭亡,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的积聚,另一方面是由于革命无产阶级的兴起。”(同上,第5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获得,以及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等,都是小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既然小资产阶级必然没落,那么作为小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反映,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必然要没落。
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轴心。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考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追溯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伴随而产生的过程,考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论述了这两大阶级发生对抗和斗争的必然性。恩格斯在《宣言》的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在谈到工人阶级在1848年革命中的状况时,论述了这种“不可避免的对抗”。他认为,工人阶级在这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只有巴黎工人在推翻政府的同时也抱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意图。但是,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因此,革命的果实最终必然被资本家阶级拿去。”(同上,第23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正文的第一部分即“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根本对立的利益关系,论述了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显现和展开的过程,论述了这种对抗和斗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这也启示我们,社会主义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消除阶级利益的对立,实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否则,如果社会中存在着根本利益对立的社会集团,那么社会就不会得到安宁。
七、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不可避免会遭到失败,而它的文献表达必然是反动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时,总是找出该思潮的阶级基础,通过考察其背后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来揭示这些社会主义思潮的性质和命运。在分析“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社会主义只是早期无产阶级必然会失败的斗争尝试的反映,虽然它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展望未来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终究是非科学的、反动的。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同上,第58页)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社会主义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克服早期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倾向,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明确的、彻底的批判。
八、各国工人的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促进工人阶级精神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工人阶级的发展和成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非常关心工人阶级的精神上的成长和发展。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论述工人阶级精神发展的问题。在《宣言》中也谈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谈到了必然会促进工人阶级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写道,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同上,第10页)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社会条件和思想状况不同,可能会表现不同的思想倾向,甚至错误的思想流派。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在思想观点方面强求一致,或对其思想水平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影响工人阶级的实际联合。首要的是先促进各国工人的共同行动,形成他们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的平台,这样在共同斗争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就必然会得到发展,并在精神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思想水平,达到思想认识的一致。
九、工人阶级能够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能赤手空拳地进行,而必须运用一定的条件和手段。所幸的是,这些条件是由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所提供的。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而且还为无产阶级准备了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政治条件。比如资本主义交通的发展,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等。无产阶级可以从这些条件中,取得自己斗争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第四部分,谈到德国工人运动时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同上,第62页)
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一部分结尾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上,第40页)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它可以说是《宣言》中必然性论断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它与马克思恩格斯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的说法相印证,最明确而完整地表明了《宣言》的主题和主旨。“两个必然”的思想,在《宣言》之前就已形成。但就其命题的经典表述而言,则是在《宣言》中才明确提出来的。“两个必然”在《宣言》中的提出,可以说是为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命题找到了自己问世的最经典的形式。《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问世的标志,“两个必然”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在这里明确提出无疑是最合适的。而且,《宣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带有向世界宣告的性质,而“两个必然”恰恰是一种历史的宣告。可见,“两个必然”和《宣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两个必然”命题的《宣言》和离开《宣言》的“两个必然”命题,都是难以想象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包和春]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