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作业本》中的任务设计《壶口瀑布》的教学
王薇
【教学说明】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举凡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它的写法比较自由,风格多姿多彩,既能增长读者的知识,广大其见闻,也能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学生之前所学的《小石潭记》《三峡》《与朱元思书》等均为游记的“早期形态”。学习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既要回顾学过的游记,体会它们的异同,还要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壶口瀑布》是这一单元的教读课文。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游记,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学习目标】
1.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2.仔细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想。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的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自主阅读单元导语,圈画出关键语句,了解单元要求。
2.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中的“課前预学”。
二、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小石潭记》,说说作者是怎么写他的这次出游的。顺势再明确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一个基本的经验与知识框架。要求学生用三种符号,画出文中表示“所至”“所见”“所感”的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作业本》“预习一”(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大声朗读这些四字短语,品味凝练典雅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韵味和气势)完成情况,结合《作业本》“课后拓展”材料二、材料三(如图1),初步感知课文的语言特色。
(2)检查《作业本》“预学二”(如图2)完成情况,初步感知作者的游踪。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在班级内交流,质疑,修改。
(3)检查《作业本》“预习三”(朗读课文第3、4段,用你的朗读演绎“壶口瀑布”,并用几个词语来表达作者笔下的壶口瀑布带给自己的感受)完成情况,交流感受。
三、初读课文,明确“所至”
引导:“所至”是作者的基本行程,体现作者的游踪,它往往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
引导并提出任务:游记有两种典型写法,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及“我”的游踪变化的词句,并完成《作业本》“导学一”中的(1)(移步换景:跳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及“我”的游踪变化的词句,并填写表格)。
活动:学生填好表格(预设如表1),在班上交流。
引导并提出任务:移步换景是游记中常见的手法,除此之外,游记还会使用定点换景来呈现游踪。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第3、4段,结合《作业本》“导学一”中的(2)(在写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作者采用了定点换景的写法。请仔细阅读第3、4段,然后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着重理解定点换景的写法。完成后,同桌间互评,交流思考结果。
明确: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交代“壶口”得名的原因;再仰视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河水“跌入”龙槽,碎为水雾,再随彩虹由下而上,直抵青山;接着,作者平视龙槽两边,细摹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最后,作者的视角转换到自己脚下,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提问:如果梁衡不是枯水期去壶口瀑布,能否见到文中之景?如果他不是下到河心,能否见到文中之景?(经由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能对“所至”在游记中的作用有所理解)
四、细读“所见”,品味语言
引导:“所见”构成游记的主体,它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
游记中描写景物,要避免不加选择,一一写来,而应当有所侧重。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刘心武曾在他的《关于游记写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PPT出示):
有的地方非常了不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很值得描摹赞叹,但是如果我觉得它并没能在哪一方面引出我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那我就宁愿不着一字;有的地方虽然别人写得已经很多,或别人不屑一写,但对我来说,有不得不倾诉的感受,那我就会欣然命笔,一吐为快。
提问:那么,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呢?完成《作业本》“导学二”中的(2)[如图3。说明:为避免重复,教学过程中调换“导学二”中(1)和(2)的使用顺序],体会作者在选材上的用意。
明确:写雨季的瀑布并不画蛇添足,反而从不同的季节来表现壶口瀑布不同的美。正因为雨季的时候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飞瀑,所以才有枯水季的重游。几笔带过雨季时的瀑布,重点写枯水季的瀑布,使文章自出新意又详略得当。
写了壶口瀑布又写“石”,是因为壶口瀑布是由水和石共同造就的,石约束水,水激荡石——没有这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没有壶口瀑布。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也为下文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提问:那么在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又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细读第3、4、5段的内容,完成《作业本》“导学二”中的(1)[根据课文第3、4段的内容,选择可以概括景物不同特点的词,填在横线上。说明:《作业本》该部分只要求关注3、4两段,但为了观照所有景物,也为了与“导学二”(2)相呼应,教师应加入第5段的阅读]。
明确:俯视龙槽,河中有河,重在奇;仰视河面,浊浪奔涌,“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重在雄;看河水重叠而下,碎为水雾,重在险。
另外,第5段对河底巨石的描写,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重在震撼人心。
引导:壶口瀑布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题咏之处,就是因为它在黄河的诸多景观中独具特色。反复阅读第3、4段的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壶口瀑布的特点的。
提示:赏析选择其中一点,从文本出发细加分析,分条阐述;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不要简单概括、脱离文本。(先独立思考,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作赏析,再小组合作交流)
小结:作者通过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拟人与动词的精到妙用,为我们展现了壶口瀑布这一独特景观。面对如此美景,和作者一样,我们也受到了触动,产生了情思。
五、理解“所感”,把握内涵
引导:从创作论的角度来看,“所感”其实是游记创作的动因,所谓“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轼《南行前集叙》,PPT出示)。游览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与思考,既可以独立于写景之外,也可以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
引导并提出任务: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先在文中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文字,再完成《作业本》“导学三”(“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请从文中找出表达“所感”的文字,填写在表格中,并就其作用或内涵说说你的理解)。
活动:小组交流思考成果(预设如表2):展示,质疑,修改。教师点拨:每一处的“所感”都与景物的特征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相通”。
提问: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三种体悟感受的顺序为何不能调换。
明确:观景时,人的直接感受最为直观,也最先被传递出来。再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樣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开始融情于景。进一步由脚下的巨石引出对黄河个性的解读,表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这是建立在对所写景物文化内涵有着深刻体认的基础上的。由具象到抽象,联系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走向更高阶的思维,也使游记的内涵走向深处。
六、总结
总结:我们通过《壶口瀑布》,再一次明晰了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我们看到了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和景物的特点,理解了作者的所感所想,也领会了黄河的伟大的性格。这篇游记写法比较典型,为后面三篇游记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拓展阅读
引导:游记这一体裁,涉及内容广泛,写法自由,风格多样,读来既能增广见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引发心灵的共鸣。我们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壶口瀑布》带我们真正地走进了游记的殿堂。当然,四篇游记肯定是不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创作过优秀的游记。老师给大家带来三篇游记(分发文章):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徐迟的《黄山记》和王充闾的《读三峡》。老师有一些阅读建议供大家参考:1.读《西溪的晴雨》,思考郁达夫通过怎样的语言表现文人雅趣;2.读《黄山记》分析作者的写作视角,体会其博大的胸怀;3.品味《读三峡》诗性的语言,思考其历史感想的价值。读完后,请大家完成表3,即从选材、构思和语言等角度比较这三篇文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