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家长开放 促家园共育实效
李霞 赵磊
家长开放活动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家长看到幼儿入园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助于家长减少教养分离、养育多教育少的倾向。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采取适合幼儿接受的内容和游戏的方法,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提高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活动使家长了解到幼儿教师的工作,让家长设身处地地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促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一、家园共育中家长开放活动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各个家庭的背景文化差异较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方式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多数幼儿园都会开展家长开放活动,但大都过于注重形式,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第一,地位不等,忽略目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家长处于被动观看和服从的地位,教师忽视了引导家长观察、了解和研究幼儿。第二,停留展示,内容花哨。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往往沦为一种表演,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家长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不清楚,活动时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配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更谈不上了解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第三,一刀切,无针对性。家长开放日活动只是一项针对家长的集体活动,没有考虑到家长的个体需要,开放时间较为固定。如果家长在活动当天有事,只能放弃活动,缺少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第四,教师胆怯,家长“挑刺”。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一些家长专挑教师的问题,对教师的意见不予理睬,只顾及自家孩子,不能纵观全体幼儿,甚至介入幼儿的矛盾中。
二、开展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教师不应只把家长放在教育的“配合者”的身份,应将家长作为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把开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转达给家长,让家长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通过体验的方法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和家长互换角色,让家长不再只是观摩活动,而是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来调整自身教育行为,达到良好的家园共育效果。
(一)提高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
家长通过助教的形式体验教师的角色,需要充分考虑活动设计、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背后的目的和意义,力求让幼儿能接受,直至完全理解。在组织过程中,家长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班级中的发展水平,明确自家孩子的发展目标,以及近阶段的活动进展。同时,家长可以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实践中。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更多以说教为主,但往往是与一个家长沟通了,其背后的家庭教育却没有任何改变。家长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同身受,然后将自身感受说给家人听,进一步改变整个家庭的教育。例如,我园小班幼儿的家长包办代替现象严重,导致孩子不会自主做事。于是,教师组织家长体验幼儿园起床环节。活动中,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已经穿好衣服吃点心了,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还坐在衣服前发呆,等着老师来帮忙。由此,家长深刻地感悟到了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可见,让家长参与亲身体验,往往比教师嘱咐十句更有效果。
(三)建构理解、信任、共育的家园关系
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中,我们引导家长从观摩者转变为体验者,站在孩子或教师的角度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此,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师的工作,理解教师工作的不易,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与理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不但收获了家长的认可,还获得了职业幸福感。
三、有效开展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的策略
(一)预约式家长开放形式,实现个性化开放内容
做好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关键。年级组首先根据幼儿及家长情况商定出体验内容,家长再到家委会处登记想要体验的内容,然后选定身份进行体验。(见表1)
(二)生活化的环节开放,与小班幼儿家长达成教育共识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年龄小,自立能力较差,家长更加关注孩子是否吃好、喝好。因此,生活化的各个环节是小班家长体验式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入园、早餐、加餐、午饭、午睡、晚餐、离园等环节。有的家长并不知道这些生活环节中渗透的教育价值,也不了解幼儿园的组织形式,在选择体验教师或保育员的时候,恰恰能够亲身感受到原来忽视的教育点。例如,我园小班教师通过教研、家长调查等方式,梳理出体验式家长开放“入园环节”中可以与家长达成的共育效果,以及下一步需要家长配合的策略。(见表2)
(三)个性化的游戏开放,与中班幼儿家长达成教育共通
中班以个性化的游戏开放作为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的重点,这里的“游戏”指区域游戏、户外游戏、自主游戏等。中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及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通过生活化的环节开放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后,使得家长更加迫切想要了解幼儿园丰富的活动内容。然而,活动区及户外游戏都是由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及目标精心设计的适合本班幼儿的个性化游戏内容,有别于集体教学。教师通过个性化的游戏开放,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通过体验、观摩、沟通等,与家长达成教育共通。
1.活动前沟通,了解游戏价值。教师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前要召开家长会,告知家长活动内容及设计目的,让家長提前做好认知准备,带着目的去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幼儿可以发展的点,以及现阶段可以达到的水平,从而引导幼儿达到哪些发展目标。
2.活动中感受,发现游戏魅力。班级的每一个区角游戏内容、户外游戏除了有趣味性,还有许多让家长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操作,家长惊讶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户外游戏“指北针”中,幼儿需要带着家长闯关,还没等家长反应过来,幼儿就迅速看完图并跑起来了。除了会识图,想要在游戏中提高速度,还要思考路线,如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如果找不到地点怎么办……这些内容都考验着孩子们,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性。在体验完个性化游戏后,家长惊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一个个巧妙的设计背后都是教师认真思索的结果,每个游戏设计和材料提供都是有目的的。
3.活动后反思,调整教育行为。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结束后,家长们改变了自身的教育观,他们发现,孩子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对事物的兴趣及好奇心远超过所谓的“知识”,并深刻地体验到了“玩中学”的意义及趣味性。现在,我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及家长搜集区角材料时,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极高。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中,教师逐渐将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这正是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的目的。
(四)自主化的课程开放,与大班幼儿家长达成教育共享
自主化的课程开放包括园本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两种,家长更多的是以助教、微课、教研的形式参与其中。大班幼儿家长逐渐由“参与者”转换为“实施者”,更加关心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体验式家长开放活动中,活动内容主要聚焦在集体教学活动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家长的专业特长,组织开展丰富的家长助教和微课活动,挖掘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建设,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家长在与教师一起备课时,自然就了解了活动方式,以及每一次提问的意义、每一个回应的技巧。教师在与家长一起参加教研时,也可以了解到家长的思考角度,同时让家长看到自己在活动组织前的思考。在这样相互了解、共同施教的基础上,家长更加理解幼儿园课程,不再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小学化”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