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导师带教”校本研修案例

    倪钧

    摘要:校本研修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功能,苏州市平江中学校《高校导师带教研修——初中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关键词:高校导师带教 ; 校本研修 ;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1-001

    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学校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为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依托,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相互作用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实践与研究彼此融合的过程与活动。

    校本研修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功能,2014年我校校本研修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高校导师带教研修——初中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

    一、我们的设想

    2013年之前,我校只有1位特级教师、1位大市学科带头人、15位市区学科带头人,落后于同类型学校。而在对我校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何建议?”的调研中,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希望得到各种更专业、更有效的教师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因此,“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是以科研为龙头、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集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于是学校想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学术力量,落实我校发展规划,凝聚骨干教师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层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我们的方案

    2013年9月,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签订了合作项目协议书。项目分两期,在三年内完成。每期华师大派出五名教授,每位教授分别带教三位研修学员。按照协议书,他们为每名骨干教师制定了培养计划与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指导骨干教师在听科研讲座或其他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完成4篇学习体会;指导骨干教师认真开好三堂课,完成三篇教学设计与课堂行为反思,从而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指导骨干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完成两篇读书札记;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一项行动研究课题,并完成一篇教科研论文。导师来校指导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研修的平江骨干教师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课改和学校发展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研究,期间要有研究成果在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读书笔记和论文以及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汇编成集。

    三、我们的收获

    1.提升学校课改品味。我校的课改进入关键期,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合作项目——高校导师带教研修,为学校的实践探索找到了理论依据,为学校的课改从更高层面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可以说是一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的深化和升华过程。

    2.提供教师展示机会。在教授们的推荐下,我校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华夏杯”全国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首届洋思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成果展示、全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教具交流等,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和多个其他奖项。我校教师带着“学·教·评相融合的课堂” 研究与实践成果参加了华师大第12届国际课程论坛“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会议,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1~5日,学校成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华师大带教骨干教师汇报展示课,这项活动为我校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展示的平台。

    3.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按照研修项目的要求,在导师们的引领和督促下,学员们养成了每开一次课、每听一次专家讲座、每看一本书、每参加一次沙龙活动,甚至有时聊到感兴趣的话题后,都会总结、思考,形成文字,乃至论文,思和记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第一批研修学员基本上都是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他们又将研修的理念、研修的习惯带到了本组,扩大了校本研修的成果。

    4.提振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导师的听课、评课,学员们潜移默化地学会从理论的高度清晰地剖析一节课的得与失;通过参加导师安排的外出参观学习或研修团队沙龙活动,学员们能够在与导师的互动交流中解疑释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学员们在教学中自信心大增,大胆尝试,改变原有风格,突破固有模式,教学方法更多变,教学手段更灵活。

    5.提点教师以生为本。教授们每一次踏进课堂,每一次与研修学员沟通,总是将“以生为本”放在首位,一言一行中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和尊重。教授们提出课堂上的老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游戏、辩论、竞赛换着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的期盼,有学的动力;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探究其元认知,而非简单的批评和订正;在课堂上除了师生互动,更要重视生生互动,“学习金字塔”顶端上的“听讲”只占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自主学习。

    四、我们的反思

    1.调整研修节奏。纵观第一期的带教研修活动,可以看出后期活动过于密集,除了行动研究课题的结题和论文答辩外,还安排了“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的课堂展示活动、微讲座、主题沙龙等,使研修学员疲于应付。针对第一期研修过程 “前松后紧”的现象,第二期带教研修活动将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2.提高研修实效。带教的五位华师大导师虽然都是国家各个学科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但他们对初中教育尤其是苏州市的初中教育课堂接触并不是很多,而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研修学员们希望除了得到一些宏观的指导及建设性的意见,能够和教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让教授更多地了解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让学员有更多机会提问、教授有更多时间解惑,以便学员获得更多、更具体、更针对性的学科指导。

    3.拓展研修范围。在研修活动中,尽管研修学员获得了很多展示交流的机会,但他们更希望借助华东师范大学这个高平台,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参与观摩学习,与更多区域的优秀教师开展交流,从而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希望教授推荐优秀的教育书目,组织讨论,指导阅读,来拓展研修的宽度和深度。

    第一期的带教研修工作已接近尾声,我校将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我校的“高校导师带教”校本研修方案,使之更切实、更务实、更充实、更扎实。我们更加期待第二期华师大导师带教研修工作健康前行!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