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过程中常见思维误区及引导

    考场作文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写出的作文,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写作思维在心理压力的作用下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心理学家解释了学生在考场写作中的思维特点及其需要应用的知识类型,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构思、表达、修改,这三个写作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运作的过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学生考试之前的写作指导中大多放在学生的积累、语感和自我表述等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常常忽视。笔者基于多年的调查研究,针对学生在考场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思维误区进行了分析。

    一、联结构思过程的经验断层

    学生考场作文写作之前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头脑中要具有相关的主题知识,生活常识、遣词、谋篇的能力;二是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有写作动机。这其实就是写作构思要素,“构思”的“构”意思就是“联结”,就是要和原来的经验以及动机相关联。特别是在考场,这种关联还要快速发生,若发生断层则直接影响写作的成功。

    1.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交互式”关联

    我们的初中学生在看到试卷上的作文题目的时候,经常会看着题目发呆,琢磨半天也想不出要写什么,这应该是考场作文遇到的普遍现象。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训练的大多是“作文→生活”,也就是怎样运用语言、技巧来表达生活,这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写作经验,并没有真正联系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在考场上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联系生活,然后筛选出有价值的、精确的生活素材,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生活→作文”沟通,也就是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介入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写作思维发生“交互式”关联。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会用艺术的语言去描述事物,对事物的思考进行语感的包装,那么我们学生的生活就充满了文学的色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文学的生活。这样,学生的生活积累也就是写作积累,在写作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会很顺利地与生活联系起来。

    2.与阅读经验“咬合式”对接

    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在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写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生的阅读仅仅是积累,而积累到表达是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的,再到优秀的表达更离不开积累的高效迁移。学生如果要完美地完成考场作文和阅读经验的对接需要三个方面个性化的条件:

    一是和学生个性表达特点相对接。学生的写作表达有的平实、有的幽默、有的抒情、有的质朴,适合学生的材料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喜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积累,积累更多的和自己表达风格类似的阅读素材,这样的阅读积累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是和学生的个性表达方式对接。在中考的时候考议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为什么在考场上出现这样的通病?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阅读积累和学生的个性表达之间没有对接好,往往是比较擅长写记叙文或者抒情的学生也一律写议论文,结果导致出现邯郸学步的结局,这类学生不仅写不好议论文甚至连原来的记叙文、散文都不晓得如何去写了!我们有的学生擅长论述、有的擅长记叙、还有的擅长于抒情,这些情况在我们平实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有的放失地引导学生在积累和个性表达之间架起桥梁,也就是积累更多的自己最为擅长的表达内容。

    三是和学生的阅读倾向结合。学生们有的喜欢阅读古文、有的喜欢阅读散文、还有的喜欢阅读科幻小说,这些阅读喜好自然对学生的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我们看到中考满分作文是文言文的时候,有的教师就引导学生模仿写文言文,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倾向让他们“自然积累”,这样才能迁移到“自然地表达”。

    二、突破表达过程的心里困扰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积极的心理特点是:“新观点形成,范例被改变,信念受到挑战,深度思考变得必须,惊喜瞬间充满大脑,神经元被串联和激起。”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学生的考场作文恰恰相反,或许在平时的写作还可以达到积极的心理特点,但是只要到了考试,一提起笔就“抑制”了,写出来的内容不是自己的说话风格,更不是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结果就会陷入“模拟思维”的怪圈:别人的事例、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套路、别人的语气、就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1.走出封闭式思维。“封闭式心理”体现在囿于某一思维区域,不能突破这种框子,画地为牢。例如有作文材料:“儿童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他们看到的东西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只是想到儿童受环境影响,大都写出儿童教育方面的议论文。这样的材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很难写好的,这主要是“封闭式思维”惹的祸。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视角、改变题材、改变写作内容等,由“封闭”走向“自由”。可以根据材料写一个儿童故事,写记叙文,这样不但写不跑题而且还比议论文好写,这要比端起架子写教育类议论文好写多少倍。

    2.杜绝冒进型思维。“冒进型思维”和“封闭型思维”有着很大的联系,正是因为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思路受到压抑,产生了侥幸心理,才会觉得随便“创造”一篇就行。我在教学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从学生看到作文材料开始计时,写作构思少于5分钟的学生,他们中70%的人的分数在75分以下。这类学生的作文中主要存在着“出奇制胜”(小题大做,哗众取宠)、“完成任务”(只要不跑题,写完就好)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把想到的写作方案多写在几个草稿纸上,然后在这些写作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的进行修改,这样就有效遏制了学生提笔就写的坏习惯。

    3.摆脱优柔型思维。我也曾经做过一项这样的实验:从看到作文材料开始计时,写作构思超过20分钟学生,他们中75%的人分数在75分以下。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的原因是:看到作文材料和要求后无从下手,没有头绪,经过苦思冥想之后又觉得素材和思路不合适等。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优柔型思维”影响,在于平日的作文只知道积累素材缺少训练,这样积累的素材是沉睡的;或者是只知道训练,没有太多的积累,这也会造成“无米之炊”。针对这种状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少食多餐式”训练,也就是经常性进行“微积累”“微训练”,这样不但花費的时间少,而且训练的次数多,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过程性观察、反馈,例如学生写作中的信息整合、情绪波动、思路状态,实时进行优化,形成了“活的积累和训练”,有效改善了考场作文“耗时多得分低”的现象。

    三、微调修改过程中的低质状态

    考场作文修改的低质状态是很普遍的。在考场作文的仓促中,很多学生列了作文提纲后,基本不修改,就算是修改也是隔靴搔痒;更多的是连提纲也不写就直接写上卷子。我们可想而知这样的“一气呵成”会是什么质量的作文。但是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作文修改做大的调整是不可能。所以要通过微调达到作文较大质量的提升是每个考生的心愿。这似乎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

    1.情节微调路径。作文的情节是推动作文的关键,也是给阅卷老师最为直观的“艺术印象”,所以学生作文情节的微调思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我有一颗柔软的心”的提纲:抒情心境的美好→午睡后听到楼下吵闹→小区→妇人和农民工的争吵→看到农民工心生怜悯→放弃午睡为他们执言。我引导学生进行微调提升。首先“梳理提纲后发现”:“抒情心境的美好”这一“情节”作用不大,可以删除;然后“思考微调解决”:改为“原来对农民工有偏见”;最后“验证提升效果”:达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学生领悟,微调修改之后的情节:“心生怜悯”情节论据不足,可以在文章的前面添加民工是为小区修下水道的,又脏又臭,这就为“怜悯”做下了铺垫,后面的仗义执言才能水到渠成。这样在全文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根据提纲并基于现实进行“情节微调”思维训练,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2.“内涵点”点石成金。在考场上能写出一篇有一定内涵的作文是非常可贵的。作文的内涵看似深奥无底,但是往往隐存于关键的“一点”,所以引导学生对“内涵点”的“发现”,并经常进行“辨析、创意思维能力”训练是重点。

    我們仍然是以一名学生的同题作文《我有一颗柔软的心》为例子。主要内容是:在林中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经过思想斗争决定救护。这样的作文内涵离丰富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它“是非分明”。所以笔者先引导学生去发现“内涵点”在哪里。经过讨论关键点是“思想斗争”,然后进行“辨析”:思想斗争就要有矛盾,要把矛盾对立面设计出来,最后是“创意思维”训练:作者原来写的是一只受伤的野鸟,改成宠物鸟,因为宠物在野外时很难存活的,可是到了笼子里又丧失了自由,到底是救回去还是放生呢?重点放在了“生命”和“自由”的内涵思辨上,这样就脱离了原文的“非此即彼”的简单化。

    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不仅是新课程历年的要求,也是写作规律所决定的。只有能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形成积极影响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不仅仅是考前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其实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也要观照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和思维,敏锐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误区,及时进行预设和引导。

    孙婧婧,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