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浮雕壁画分析
赵晓东
摘 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浮雕壁画对纪念馆主题精神的传达有着重要作用。顺应建馆的设计理念,以集会广场、遗址广场、和平公园的参观顺序,从壁画的历史创作背景、材料技法、表达方式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浮雕壁画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时期三大惨案之一。为纪念馆主题起着升华作用的壁画显着尤为重要,从纪念馆三大公共空间主题壁画来看南京大屠杀。
1 集会广场“冤魂的呐喊”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老馆于1985年建成,由东南大学齐康院士设计。于2007年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设计,纪念馆完成扩建。新馆与旧馆相协调,营造从战争到屠杀到抗战结束后和平的精神场所。
从主入口进来,首先来到集会广场,就能看到直点主题的“冤魂的呐喊”。整体是一块多边形的黑色石材,中间分隔成两段。一面以不稳定形态的倒梯形呈现,仿佛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整体动势呈倾斜状,右臂延倒梯形最长边伸出,直指天际。蒙蔽的双眼,张口呐喊,呈现出不屈的挣扎之感。另一面浮雕壁画以平民与战士们为主体描绘。整体节奏安排得当,人物错落有致,被捆绑的老人、妇女,战士张开的双臂,握紧的拳头,都体现了一种强烈反抗的状态。壁画右侧几把刺刀的点缀直接表现出了日军方位,加上壁画中人物形象塑造,整幅壁畫传达出了人民英勇抵抗的不屈精神。
“冤魂的呐喊”浮雕壁画在整体雕刻手法上呈现大刀阔斧之状。两块石像既独立成形又是核心精神的一种统一,如被劈开的破碎山河,隔开了入口和集会广场,形成了狭窄压抑的通道,观者从其中走过心中更添万分悲哀。
2 遗址广场“南京大屠杀”壁画墙
从集会广场“冤魂的呐喊”穿过后,能看到灾难之墙上面醒目的30万数字。从南侧的道路通过后,便可看到长达70米长的青铜浮雕墙。原貌并非如此,最初由钱大经等老师创作的三组独立浮雕,由于材质原因,二十多年的风雨侵蚀,浮雕墙出现了多处风化、碎裂现象,严重影响参观效果,虽经多次修补始终无法弥补破损。
2012年初,浮雕墙改建工程正式启动,钱大经带领一班人马,在江宁区陶吴镇的雕塑车间里,经过3个月奋战,制作出泥模,10月份浇铸成青铜,11月来到现场安装、焊接、磨光、着色,一件青铜质浮雕墙重新屹立在众人面前。壁画尺幅也由过去的长60米、高2.1米,拓展至现在长70米、高2.6米,并新增一组《毁圮》浮雕。
浮雕墙内容上从《劫难》塑造受难的母亲与儿童开篇,到《屠杀》中刻画了各种历史人物受难的过程,到《毁圮》通过表象的艺术形式描述建筑的崩塌毁灭,再到最尾处的《祭奠》表现曾经受难的中国人民重新站立起来的主题。四大主题组成新的长卷。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将四个主题连成一体,显得特别有气势,虽然浮雕内容跨度大,但整体有机统一,在情绪和视觉表达上非常连贯。该浮雕墙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种历史过程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和力量,必将传导给成千上万的中外观众。”
3 和平公园“胜利之声”
从冥思厅的灰暗豁然走到明亮光辉的世界,顿时有天地焕然之感。来到了尾声部分,和平公园区域完成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布局,建筑空间也由东侧的封闭、与世隔绝过渡到西侧的开敞, 与城市自然融为一体。大面积的水池与绿化环境塑造了宁静美好的和平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祈愿和平的美好愿望。
顺着水面和平公园西侧的馆藏交流区一面长200米,高8米的巨型纪念墙既承载力胜利之声的浮雕,又将馆藏交流区建筑物与和平公园隔开,减少建筑物对和平污染的影响。浮雕胜利之声缓缓延伸,整个“V”字型组雕,完整的描绘了这场对抗侵略者的14年战争中,苦难民族的痛苦挣扎,不屈与奋起。
公园尽头,和平女神抱着纯洁的婴儿,正放飞一只年轻的白鸽,如同舒展而光明的警句,在纪念馆尾声部分,观者又一次经历了一次灵魂的震撼和洗礼,真正的体会到了和平的可贵。
4 结论
通过对纪念馆浮雕壁画的简要分析,我们能认识到壁画对纪念馆积极意义,壁画如时代的战歌,唤醒着民族意识崛起。壁画创作者们仍在保持理性分析的前提下,融入了感性的艺术形象,创作指出了彰显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浮雕壁画不仅对纪念馆主题起到点睛之笔,对公众也有着重要影响,为过去的苦难感到悲愤的同时,也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
参考文献
[1]陈科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解读[J].浙江建筑,2011,28(10):8-10.
[2]张卓然.悲愤与伤痕的凝固交响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营造手法分析[J].中外建筑,2018,(01):34-36.
[3]何镜堂,倪阳,刘宇波.承载悲愤、祈愿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简介[J].南方建筑,2008,(02):78-85.
[4]苏鑫,潘华新,吴大凯.壁画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教育信息传播功能[J].艺术教育,2018,(2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