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中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探微
沈贵鹏
摘 要:基于心理学视角,“说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性质,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对话引导和“心悦诚服”。现行思想政治说服教育存在片面的权威性、单向的说教性、狭隘的正面性、静态的孤立性、浅近的功利性等心理误区。教师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信息心理特点、心理沟通方式等影响说服的效果,是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重视的心理要素。思想政治说服教育的效果有待于对说服原则的把握、说服信息的理解、说服过程的优化、说服方式的选择等一系列心理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心理学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3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10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说服教育”,说服的方式直接制约教育的效果,那么,说服教育如何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产生良好效果?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希望得到的答案,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这一问题。
一、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诠释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工程,而说服教育又是这项工程的主要抓手,借助心理学原理能够丰富说服的路径,提升说服的效果。
1.说服
说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治、营销、教育、谈判、调解、求爱等各种行为中都离不开说服。在心理学上,说服主要被理解为改变态度的一种方式,即“通过交换意见、参观访问、收听广播、观看影视、阅读报刊等方式改变人们的偏见及转变不正确观念与信念的方法”[1]。说服常常能够改变人的态度,影响其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说服效果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说服的中心路径,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说服者的逻辑论证强而有力,说服对象专注于沟通中的事实,能积极梳理与把握沟通中的逻辑论证,则他们容易被说服,且说服结果的稳固性更持久,对行为的影响也更深远。二是说服的外周路径,如果说服对象不关心沟通中的事实,只关注信息的表面特征,即关注那些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常常因说服者的个人魅力或情境因素导致被说服,这种说服结果的稳固性较差,态度改变也是肤浅而短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何种说服路径与说服的目的、任务、要求等直接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2.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
现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说服教育基础之上,所谓的“晓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都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表征了说服的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服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共同特点是具有“说服性”,其共同的取向是立德树人,不妨称之为“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这一教育方式界定为: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提供信息等方式影响受教育者,旨在改变其态度和观念,使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第一,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做到以理服人;第二,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话与引导,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作用、启发自觉、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第三,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心服口服”的教育,“口服心不服”表明说服过程的强制性、“心服口不服”表明了说服过程存在情绪对抗,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悦诚服”。
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不同于“输入式教育”,“思想植入”“道德灌输”将受教育者看成“美德袋”,以物的方式加以强制输入,教育过程是强制的、单向影响的过程,教育者必然是以居高临下、我说你服的姿态呈现,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自由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等方式进行;第二,运用行动的方式,即通过教育者的实际行动感化受教育者,达到说服的目的;第三,运用事实的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等,即用事实说话,达成说服效果。
二、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误区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述理的方式传播信息,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产生情感的认同,从而发生行为的积极变化,在心理学上体现为个体知、情、意、行整体心理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显性状态呈现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强制性和压迫性过强,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排斥情绪,而以隐性方式进行传递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其本身缺乏趣味又极易被忽略。”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复杂性,教育者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成为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软肋”,致使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说服教育中缺乏对学习主体的深入分析,乃至出现心理误区,主要表现是:
1.片面的权威性说服教育
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权威性是教育过程的应有之义。然而,一些教育者固守角色自身所赋予的权威,没有充分理解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内涵的变化,习惯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致使教育过程师生互动缺失,师生关系错位,从而产生心理距离感,降低了说服教育的效果。
2.单向的说教性说服教育
“说教”是长期困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种现象,这种说教表现为不顾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并力图使之信服。一些教育者过度强调自身应负的教育主体责任,认为苦口婆心的说教能够敲开学生心灵之门,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说教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关系,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关系”,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一味地进行“塑造”或“改造”,致使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输出”“输入”过程,信息不能相互交融和顺畅循环,导致说服力降低。
3.狭隘的正面性说服教育
正面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一些教育者只擅长正面教育,不善于把握积极建设性的“负面教育”则是教育方式的一大“短板”。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采取单面沟通(即只呈现有利于你立场的观点)好,还是双面沟通(即同时呈现支持和反对你立场的观点)更好?一般而言,假如你确定能驳斥相反观点,那么双面沟通更有效”[3]。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判断是非、辨别真伪、分清善恶的能力,如果一味地采取正面教育,不顾对立面问题、观点、现象的呈现与剖析,只会降低正面说服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分析、判断、选择能力的发展。
4.静态的孤立性说服教育
一些教育者对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常常限于“认知层面”,更具体地说,只试图通过口头言语的方式说服学生,这样的理解不仅限制了说服教育内容的拓展,也限制了说服教育方式的选择。基于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结构由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认知的作用需要个体情绪、情感的体验,也需要意志的支撑和行为的强化,缺失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说服教育效果的降低。在理性说服基础上,如果能够结合情境的创设与情感体验、挫折教育与意志培养、榜样示范与行为导向等,则会产生更好的说服教育效果。
5.浅近的功利性说服教育
功利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存在着,功利性说服教育集中体现在教育导向的偏差,一些教育者只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导向”,而不是基于“学生思想成长发展导向”。“工作导向”的直接目标就是当下某种任务的达成,而不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实质性变化,与“工作导向”相关的就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实上,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非一朝一夕之功,非一般性说服所能解决,试图通过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取得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一个心理误区。
三、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要素
就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分析,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制约着说服的效果,即作为说服教育者的教师的心理特征、作为说服对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作为说服内容的信息心理特点、作为说服路径的心理沟通方式。
1.作为说服者的教师的心理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引导的过程,教师是价值引导的发起者,教师自身的特质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纳,进而影响说服教育的效果。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首要说服论证方式就是“借助演说者品格来说服论证”,作为说服者的教师,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并展示优良品格方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在说服教育过程所展示的心理特征,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心理认同,制约说服教育的效果。
(1)教师的诚信度 如果一个教师在说服教育中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诚信,真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则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接纳与认同其说服信息,反之,说服教育的效果则大大降低。
(2)教师的权威性 心理学家凯尔曼曾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设计了一个情境:三个演讲者分别扮演法官、门外汉、名声不好者,结果是“法官”的演说使人觉得可靠,“名声不好者”的演说基本起不到说服效果,这就是心理上的“权威效应”。如果一个教师对所传递信息的把控显得知识渊博、理解深刻、充满自信,则说服的效果较好。
(3)教师的亲和力 说服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说服者的“人格魅力”,就信息传播的心理认同而言,听众对自己所喜爱的传播者,往往更注意其正确合理的一面,容易被说服;对于那些不信任、不喜欢的传播者,则更多挑剔其错误之处,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教师的亲和力产生人际吸引,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性能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就乐于接受教师的说服信息。
2.作为说服对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学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领域需要心理学的原理、方法、技术来引导,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是说服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动地接纳、加工、反馈信息,因此,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开展说服教育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第二条说服论证方式就是“使听者处于某种心境”,即研究说服对象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说服对象的心理因素使说服产生实质性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对信息的接纳方式、接纳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对来自教师说服信息的接纳有较大差异。就认知特征来说,大学生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人生的高峰期,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明显,低年级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思考尚不够全面,有时易走极端,高年级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变通性等则显著增强。就情感特征来说,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呈现出层次性、递增性的特点,逐步走向成熟,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责任感等高級社会情感急速发展,此时的说服教育容易得到认同,说服教育相对容易开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逐步适应了大学生活,情感趋于稳定,因而对有关信息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对说服内容的批判性增强,说服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2)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方面,大学生个性发展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有未成熟的一面,成熟的一面为理性的说服教育提供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说服教育方式的选择,在诸如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等问题上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说服教育必须基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切合个性特征的说服方式。
3.作为说服内容的信息心理特点
成功的说服教育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说服能力和对学生心理特征的考虑,说服的内容也同样重要,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第三条说服论证方式就是“借助证明或表面证明的论证本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达到良好的说服效果,教师应把握好说服的主题,结合各种心理因素综合设计说服内容,使之达到最优效果。
摘 要:基于心理学视角,“说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性质,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对话引导和“心悦诚服”。现行思想政治说服教育存在片面的权威性、单向的说教性、狭隘的正面性、静态的孤立性、浅近的功利性等心理误区。教师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信息心理特点、心理沟通方式等影响说服的效果,是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重视的心理要素。思想政治说服教育的效果有待于对说服原则的把握、说服信息的理解、说服过程的优化、说服方式的选择等一系列心理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心理学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3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10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说服教育”,说服的方式直接制约教育的效果,那么,说服教育如何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产生良好效果?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希望得到的答案,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这一问题。
一、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诠释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工程,而说服教育又是这项工程的主要抓手,借助心理学原理能够丰富说服的路径,提升说服的效果。
1.说服
说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治、营销、教育、谈判、调解、求爱等各种行为中都离不开说服。在心理学上,说服主要被理解为改变态度的一种方式,即“通过交换意见、参观访问、收听广播、观看影视、阅读报刊等方式改变人们的偏见及转变不正确观念与信念的方法”[1]。说服常常能够改变人的态度,影响其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说服效果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说服的中心路径,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说服者的逻辑论证强而有力,说服对象专注于沟通中的事实,能积极梳理与把握沟通中的逻辑论证,则他们容易被说服,且说服结果的稳固性更持久,对行为的影响也更深远。二是说服的外周路径,如果说服对象不关心沟通中的事实,只关注信息的表面特征,即关注那些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常常因说服者的个人魅力或情境因素导致被说服,这种说服结果的稳固性较差,态度改变也是肤浅而短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何种说服路径与说服的目的、任务、要求等直接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2.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
现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说服教育基础之上,所谓的“晓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都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表征了说服的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服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共同特点是具有“说服性”,其共同的取向是立德树人,不妨称之为“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这一教育方式界定为: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提供信息等方式影响受教育者,旨在改变其态度和观念,使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第一,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做到以理服人;第二,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话与引导,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作用、启发自觉、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第三,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心服口服”的教育,“口服心不服”表明说服过程的强制性、“心服口不服”表明了说服过程存在情绪对抗,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悦诚服”。
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不同于“输入式教育”,“思想植入”“道德灌输”将受教育者看成“美德袋”,以物的方式加以强制输入,教育过程是强制的、单向影响的过程,教育者必然是以居高临下、我说你服的姿态呈现,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自由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等方式进行;第二,运用行动的方式,即通过教育者的实际行动感化受教育者,达到说服的目的;第三,运用事实的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等,即用事实说话,达成说服效果。
二、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误区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述理的方式传播信息,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产生情感的认同,从而发生行为的积极变化,在心理学上体现为个体知、情、意、行整体心理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显性状态呈现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强制性和压迫性过强,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排斥情绪,而以隐性方式进行传递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其本身缺乏趣味又极易被忽略。”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复杂性,教育者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成为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软肋”,致使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说服教育中缺乏对学习主体的深入分析,乃至出现心理误区,主要表现是:
1.片面的权威性说服教育
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权威性是教育过程的应有之义。然而,一些教育者固守角色自身所赋予的权威,没有充分理解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内涵的变化,习惯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致使教育过程师生互动缺失,师生关系错位,从而产生心理距离感,降低了说服教育的效果。
2.单向的说教性说服教育
“说教”是长期困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种现象,这种说教表现为不顾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并力图使之信服。一些教育者过度强调自身应负的教育主体责任,认为苦口婆心的说教能够敲开学生心灵之门,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说教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关系,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关系”,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一味地进行“塑造”或“改造”,致使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输出”“输入”过程,信息不能相互交融和顺畅循环,导致说服力降低。
3.狭隘的正面性说服教育
正面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一些教育者只擅长正面教育,不善于把握积极建设性的“负面教育”则是教育方式的一大“短板”。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采取单面沟通(即只呈现有利于你立场的观点)好,还是双面沟通(即同时呈现支持和反对你立场的观点)更好?一般而言,假如你确定能驳斥相反观点,那么双面沟通更有效”[3]。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判断是非、辨别真伪、分清善恶的能力,如果一味地采取正面教育,不顾对立面问题、观点、现象的呈现与剖析,只会降低正面说服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分析、判断、选择能力的发展。
4.静态的孤立性说服教育
一些教育者对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常常限于“认知层面”,更具体地说,只试图通过口头言语的方式说服学生,这样的理解不仅限制了说服教育内容的拓展,也限制了说服教育方式的选择。基于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结构由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认知的作用需要个体情绪、情感的体验,也需要意志的支撑和行为的强化,缺失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说服教育效果的降低。在理性说服基础上,如果能够结合情境的创设与情感体验、挫折教育与意志培养、榜样示范与行为导向等,则会产生更好的说服教育效果。
5.浅近的功利性说服教育
功利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存在着,功利性说服教育集中体现在教育导向的偏差,一些教育者只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导向”,而不是基于“学生思想成长发展导向”。“工作导向”的直接目标就是当下某种任务的达成,而不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实质性变化,与“工作导向”相关的就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实上,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非一朝一夕之功,非一般性说服所能解决,试图通过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取得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一个心理误区。
三、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要素
就说服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分析,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制约着说服的效果,即作为说服教育者的教师的心理特征、作为说服对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作为说服内容的信息心理特点、作为说服路径的心理沟通方式。
1.作为说服者的教师的心理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引导的过程,教师是价值引导的发起者,教师自身的特质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纳,进而影响说服教育的效果。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首要说服论证方式就是“借助演说者品格来说服论证”,作为说服者的教师,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并展示优良品格方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在说服教育过程所展示的心理特征,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心理认同,制约说服教育的效果。
(1)教师的诚信度 如果一个教师在说服教育中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诚信,真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则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接纳与认同其说服信息,反之,说服教育的效果则大大降低。
(2)教师的权威性 心理学家凯尔曼曾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设计了一个情境:三个演讲者分别扮演法官、门外汉、名声不好者,结果是“法官”的演说使人觉得可靠,“名声不好者”的演说基本起不到说服效果,这就是心理上的“权威效应”。如果一个教师对所传递信息的把控显得知识渊博、理解深刻、充满自信,则说服的效果较好。
(3)教师的亲和力 说服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说服者的“人格魅力”,就信息传播的心理认同而言,听众对自己所喜爱的传播者,往往更注意其正确合理的一面,容易被说服;对于那些不信任、不喜欢的传播者,则更多挑剔其错误之处,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教师的亲和力产生人际吸引,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性能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就乐于接受教师的说服信息。
2.作为说服对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学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领域需要心理学的原理、方法、技术来引导,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是说服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动地接纳、加工、反馈信息,因此,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开展说服教育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第二条说服论证方式就是“使听者处于某种心境”,即研究说服对象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说服对象的心理因素使说服产生实质性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对信息的接纳方式、接纳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对来自教师说服信息的接纳有较大差异。就认知特征来说,大学生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人生的高峰期,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明显,低年级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思考尚不够全面,有时易走极端,高年级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变通性等则显著增强。就情感特征来说,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呈现出层次性、递增性的特点,逐步走向成熟,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责任感等高級社会情感急速发展,此时的说服教育容易得到认同,说服教育相对容易开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逐步适应了大学生活,情感趋于稳定,因而对有关信息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对说服内容的批判性增强,说服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2)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方面,大学生个性发展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有未成熟的一面,成熟的一面为理性的说服教育提供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说服教育方式的选择,在诸如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等问题上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说服教育必须基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切合个性特征的说服方式。
3.作为说服内容的信息心理特点
成功的说服教育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说服能力和对学生心理特征的考虑,说服的内容也同样重要,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第三条说服论证方式就是“借助证明或表面证明的论证本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达到良好的说服效果,教师应把握好说服的主题,结合各种心理因素综合设计说服内容,使之达到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