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张卫苹 刘爽 张悦 刘玥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第一幼儿园自1981年建园以来,秉持“汇智”园所文化,积极树立集体智慧观,以培养有个性、有好奇、有自信、爱创造、友善乐群的孩子為目标。1999年,团一幼作为课题实验园参加由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陶文中教授主持的“九五”课题“小学生及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开展了创造教育的研究,探索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的策略、方法。教师在实践中尝试运用问题引领,鼓励幼儿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但仍存在不能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不能设置适宜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能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有效支持、幼儿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发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者置于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们尝试借鉴这一模式,逐步探索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实施步骤:了解幼儿原有经验与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激发点子——尝试解决问题——总结与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们坚持以问题为引领、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从教师直接提问到幼儿自主提问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占主导地位,通常由教师向幼儿直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和活动,教师说的多、幼儿做的少,幼儿参与积极性不高;当幼儿经验不足时,教师往往直接向幼儿呈现结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幼儿通常以直接接受知识为主,提问较少。
为了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园里组织教师培训,通过现场观摩、微格评课等方式,让教师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同伴的优点,看到幼儿的能力。通过培训教师们发现,一个好的活动的开展,往往源于有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而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与兴趣,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提出问题。
了解幼儿原有经验与兴趣
在不了解幼儿原有经验就直接开展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往往无法预设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后也不能及时应对。为此,教师采用了组织幼儿集体讨论,收集幼儿作品资料进行分享交流,让幼儿谈一谈、画一画、做一做等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兴趣。比如在剪纸活动中,开始时教师先不确定剪纸主题,而是让幼儿随意剪,在这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包括幼儿使用剪刀的经验和剪纸技能的经验。最后对幼儿的剪纸作品进行统计,发现幼儿的剪纸兴趣。教师发现喜欢剪汽车的幼儿最多,经过和幼儿讨论,最后将剪纸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汽车”。
创设问题情境
幼儿经验联结能力有限,思维依赖于具体情境。为此,教师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原有经验,帮助幼儿在情境探索中提出问题。
1.创设班级环境,提供不同层次的探索材料,引发幼儿提问。如在“奇妙的声音”主题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声音博物馆,摆放可以发出声音的各种物品,如乐器、录音机、风铃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声音。同时,教师有意将其中的一排架子空出来,有个幼儿发现了,说“没货啦”,还需要一些能发出声音的货物,继而引发了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可以发出声音”“什么不能发出声音”“声音从哪里来”等。
2.提供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出问题。如在图书区,幼儿即兴表演《小兔乖乖》,教师为他们播放了《小兔乖乖》的音乐剧视频,幼儿从中找到了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从而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小兔子是这样跳的吗”“兔妈妈和小兔子走路是一样的吗”等,引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
3.实地参观,让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实地参观最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也是最容易引发幼儿提问的有效方式。如在“汽车”主题活动中,开始时多数幼儿只认识小轿车,于是教师便组织幼儿参观汽车博物馆。幼儿一起观察汽车,提出了“汽车的镜子是干什么用的”“汽车的车牌为什么颜色不一样”等问题。
在实践中教师们发现,幼儿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兴趣更浓,活动效果更好。
从教师主导探究到幼儿主动探究
以往无论在集体游戏中还是在区域游戏中,亦或是生活活动中,当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总是急于回答,甚至在幼儿还没发现问题时,就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因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
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欲望呢?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学会了等一等,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谈话,帮助幼儿明晰核心问题,使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想办法进行主动探究。下面以积木区搭建“天鹅馆”为例,来看教师们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究的。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在探究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有时因为不明确自己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幼儿也无法找到适宜的解决办法。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才能促使幼儿去寻找对应的方法。因此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明晰问题是很重要的一步。
例如在搭建天鹅馆时,教师发现幼儿搭的天鹅馆只是一个小小的由单倍单元积木堆积而成的小长方体,于是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评价建筑物,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幼儿提出了“天鹅太大了,这个小房子住不下”“天鹅馆没有窗户,天鹅不能呼吸,我们也不能给天鹅喂食,也没有办法给天鹅打扫卫生”“天鹅馆歪了,容易倒”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意识到了,天鹅馆小又封闭,且结构不稳,应该为天鹅搭建大的、稳定的、方便进食与排便的天鹅馆。
激发点子
激发点子也是帮助幼儿丰富经验的过程。教师通常采用组织幼儿讨论、查阅资料、实地参观、提供图片、创设环境等方式激发幼儿点子,拓展幼儿思路。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查阅资料。幼儿知道了天鹅虽然生活在水里,但是害怕潮湿,于是幼儿提出了“什么樣的建筑是防潮的呢?”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幼儿了解到一层的建筑比较潮湿,因此他们认为天鹅馆应该建两层。“天鹅馆需要多大呢?”周末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察天鹅的家,了解天鹅馆的大概比例,以及天鹅是如何进食的,等等。“我们的天鹅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头脑风暴,同伴间互相讨论、大胆猜想、大胆绘画,一起设计天鹅馆,并按照设计图进行搭建。最终,幼儿设计出了两层的天鹅馆:一层是防潮层,由柱子组成;二层是天鹅居住的地方,有排便口与进餐口。
尝试解决问题
在幼儿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先放手让幼儿主动探索方法,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再适时地进行引导。
在搭建天鹅馆时,幼儿首先要解决天鹅馆太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按照图纸,共同搭建了天鹅馆的底座,确定了大小。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发现积木不够了,有的幼儿想出了办法,即用两块积木组合在一起替代原来的积木。当幼儿发现两块合在一起的积木和原来的积木不一样高时,教师没有进行干预,幼儿又在尝试使用不同的积木来使高度达到一致。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经验。
探究行为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师幼围绕一个问题逐一讨论解决办法,通过探索、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引发幼儿新的探究行为。
从教师单向总结评价到幼儿参与总结
评价
任何活动都要有一个总结评价的过程。一个好的总结与评价,能够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拓宽思路,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自己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新的问题,等等。但以往主要由教师对活动进行单方面的总结与评价,幼儿参与性较少,因此并不能真正发挥总结与评价的应有作用。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把总结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真正参与到总结评价过程中来。下面以“创意画展”活动为例,看看幼儿如何自己布置创意画展、如何参与总结与评价。
在活动准备阶段,幼儿讨论适合布展的活动场地。“适合在哪里办创意画展呢?”“大门口”“操场”“空教室”。“那我们把画贴在哪里呢?”“架子上”“草地上”“墙上”。最后大家选择了一个空教室,理由是这里场地大、装饰简单容易、贴在墙上不容易掉,还能遮风挡雨。接着,幼儿开始打扫场地。“我个子高,高的地方我来擦。”“我扶着你,站在椅子上要当心啊!”幼儿自己分工协作,用抹布将布展的墙面擦得干干净净。
在设计展台时,幼儿遇到了新问题。“什么样的布展,观众才爱看呢?”他们先画草图,设计背景。“需要什么材料布置画展呢?”他们对比彩纸、瓦楞纸、不织布等材料后选择用彩纸做相框,并绘制了图案。“怎么让每幅画的距离相同呢?”有的小朋友用笔在纸上画,有的用纸片在纸上摆,后来他们发现用笔画不容易修改,最后用长方形纸片移动来调整。“怎样贴不会贴歪呢?”“用长方形纸片量一下,每个作品间都是一个长方形小纸片的距离。”第一排很快贴好了,贴第二排时就可以对准第一排,一张张作品都能贴得整整齐齐。
在最后的展示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来参观画展,幼儿还进行了分工:有的设计邀请函,有的负责邀请观众,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负责讲解……
参观画展后,幼儿与教师一起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首先是幼儿分别介绍自己的创意画及创作过程,如运用了哪些材料,与爸爸妈妈是怎样分工的等;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与他评,发现他人的优点及长处,寻找自身的不足;最后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总结。
在总结与评价过程中,幼儿表示自己学会了和同伴合作,知道了做事情要有计划,遇到困难不能放弃,等等。他们也体会到了举办画展的不易,但是很喜欢这个过程,表示还想自己布置画展。教师还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将画展办得更漂亮,如何让参观画展的人变得更有秩序等,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总结与评价,教师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更尊重幼儿的想法,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幼儿变得更加自信、探究欲更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筛选问题能力、反思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在这条探索道路上,团一幼本着尊重幼儿的理念,借鉴“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积极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发展了创造力,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在坚持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究中促进了专业成长。我们还将在致力于创造性教育园本课程的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引领,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