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为低段“讲故事”搭建支架

    乔佳

    【摘? ?要】统编教材把 “讲故事”作为重要的语文要素,但低段学生在“讲故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图导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故事的内容可视化、结构条理化、表达细节化,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有效提升學生言语实践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段;讲故事;以图导学;学习支架

    统编教材中“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多次出现,并且“讲故事”的训练角度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很具体。学生的日常“讲故事”常会存在缺乏兴趣、故事讲述不完整、表达思路不清晰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能搭建起“讲故事”的有效支架,造成“讲故事”困难重重。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图导学”在小学低段“讲故事”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用文本插图,让故事内容可视化

    统编教材配有色彩绚丽、生动美观、富有童趣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与文本的内容和主题相契合,更是学生 “讲故事”的重要学习支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一)以图创境,激发表达欲望

    低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直接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学习支架的情况下“讲故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以图导学”利用课文中的图片,为学生讲故事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将文字用图像化的方式呈现。

    例如,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讲故事”环节中,教师可适时出示课文中的图片:美丽的田野上有几只小动物和他们的房子,田野的小路上鲜花盛开,小动物们在凑在一起,热闹地谈论着。看到这些图片,学生不禁感叹道:“哇,开满鲜花的小路太美了!”“看,鼹鼠在这里!”图片的出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为讲述故事创设了一个情境。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把故事内容与图片情境对应起来。学生便将自己置身于图片情境中,把自己当作“鼹鼠”来进行角色体验,由此产生了极强的表达欲望。

    (二)以图呈文,实现内容联结

    低段学生在“讲故事”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讲不完整的问题,单靠记忆和背诵教材中的语言来“讲故事”,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此时如果能够以图导学,让学生借助教材图片,回忆教材中的语言,实现图片内容与文本内容的有机联结,便可落实“讲故事”的语文要素。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为例,教师通过以下步骤,运用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图片与文本进行联结,提升“讲故事”能力。

    第一步,谈植树经历,唤醒经验,让学生谈谈自身的植树经历。

    第二步,读文本,知晓植树过程。学习文中邓爷爷如何植树,读完后试着说说。

    第三步,图文结合,讲故事。一边观察图片上邓爷爷植树时的样子(尤其是动作),一边结合课文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第四步,以图片为支架,讲故事(脱离文本)。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教材中的图片为支架让学生来“讲故事”。但在使用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零指导”,任由学生乱看乱说,而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样子和动作,来唤起学生关于文本内容的记忆,实现图片与文本内容的联结,从而达到“借助图片讲讲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这一教学目标。这一做法能切实提升学生在“讲故事”时联系教材中的语言的能力,规范表达内容。

    (三)以图促思,延伸想象空间

    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完全依照教材中的内容来讲述,而是允许其在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的前提下适当地展开想象,丰富故事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讲故事”时都是“照搬”课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以图导学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运用教材图片让学生大胆想象,调动生活与情感的积累,对文本的留白处进行补白,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时,为了能让学生讲好“大象的耳朵为什么会有耷拉着到立起来的改变”这一情节,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学习兔子和大象的对话,通过读好兔子的语气,感受兔子的内心想法。

    接着,类比兔子的语气,学习小羊与大象的对话。

    最后,借助教材图片,想象说话,猜猜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议论大象的。学生展开想象,分别揣测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的想法。

    教材中只提到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在议论,但是“小动物们议论了什么?又是怎样议论的”并没有提及。因此,为了让学生讲好“大象的耳朵为什么会有耷拉着到立起来的改变”这一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内容的留白,借助教材中的图片,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猜一猜动物们会议论什么,对故事内容进行补白。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小动物们的表情,猜一猜他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经过上述的教学铺垫,学生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能根据图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说完整,并能展开想象,讲述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议论大象的,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富有童趣。

    二、善用示意图,让故事结构条理化

    “以图导学”除了用好课文中的图片,同时也要关注统编教材中出现的示意图,这是低段学生“讲故事”的又一重要学习支架。示意图能体现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将故事讲得清晰完整。

    (一)以图理序,梳理讲故事顺序

    学生在“讲故事”时会出现顺序错乱的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除了可以运用插图来提示故事发展的顺序外,教师还可利用统编教材提供的示意图来帮助学生提升“讲故事”的能力。示意图可以将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文字和图示的形式综合呈现出来,为学生梳理好“讲故事”的先后顺序。

    例如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这一课中,“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是需要学生按照小毛虫变化的时间顺序来讲述的。小毛虫最初的样子是虫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茧,最后又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然而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讲述故事时很难抓住重点,容易忽略这三个随时间变化的点。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示意图,让学生借助示意图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甚至可以把整个故事分为三个时间节点,每个节点单独作为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来讲述,这样就能大大降低讲故事的难度。

    教材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两句经典语言,是《小毛虫》这一课的道理所在。然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经常将这两句话的先后顺序弄混,记不清应该先讲哪一句。这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呈现示意图,理清时间顺序,为学生的講述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支架,就能帮助学生了解事物的发展顺序,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

    再如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除了可以让学生借助图片来讲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尝试用板书的方式为学生的讲故事理清顺序,从而搭建更多的学习支架。

    可见,运用示意图为学生“讲故事”搭建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时空顺序,实现语言的流畅表达。

    (二)以图罗列,构建故事条理

    在统编教材中,有些故事涉及的人物较多,故事结构较复杂。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有的学生不能自主构建故事框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讲述得不够完整或者将故事结构混淆的问题。而示意图可以表示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和过程经过,还可以清晰地呈现故事中的重点、人物及事件关系、故事规律等。因此,遇到上述问题,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示意图,作为学习支架。

    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这一课时,教师适时地借助教材中的示意图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步,读好“小故事”,与同学分享。教师将《蜘蛛开店》这个故事分为三个独立的小故事,分别由学生示范朗读,朗读后试着讲讲蜘蛛在开某店时经历了什么。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炼关键词,补充示意图,如在蜘蛛网的下面分别补上故事的结局,为学生能完整地讲好故事做铺垫。

    第二步,借助示意图,小组合作讲故事。学生根据示意图把故事分为三个独立的小故事,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个讲故事。讲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上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把故事有条有理地讲述清楚。先在组内练习,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展示,小组成员每人讲一个片段,分步将故事讲述完整。

    第三步,由扶到放,自主练习。经过前面的熟读课文、提炼关键信息、同伴示范等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讲好这个故事的要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示意图来理清故事脉络,尝试着自主讲故事,实现由分步讲述向完整讲述的过渡。

    《蜘蛛开店》这个故事篇幅较长,蜘蛛先后开了三家店,挂了三个不一样的招牌,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特点,最后的结局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任何提示,学生在讲述时很容易遗漏故事情节或者将故事内容混淆。但实际上,故事内容是有章可循的,故事可分为“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故事结构相似,都是按照“蜘蛛打算开什么店—挂了什么招牌—来了哪位顾客,有什么特点—结果怎样”这样的规律来写的。此时运用示意图来为学生的讲故事搭建支架最为适宜,可以化繁为简,将并列的人物和事件清晰地呈现出来。教材中的示意图以一张蜘蛛网为背景,将蜘蛛开店的故事分为三条主线,每条“网线”上分别标注了来了哪些动物。示意图既切合蜘蛛开店的主题,富有童趣,又将故事结构清楚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得故事内容更加有条理。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借助示意图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明确故事结构,化繁为简,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三、创用思维导图,让故事表达细节化

    除了教材插图和示意图,教材以外的图片也是搭建学习支架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使学生在“讲故事”时能详略得当,尽可能地优化语言美感,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

    (一)绘思维导图,聚焦故事重点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讲故事时往往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情况是故事讲得过于简略,不能将故事情节恰当展开。另一种情况是把故事讲得面面俱到,冗长又啰唆。如何教会学生详略得当地讲好故事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思维导图能够帮学生理清故事线索,在适当时机展开故事情节。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确定青蛙在卖泥塘时都来了哪些顾客,青蛙为了将泥塘卖给这些顾客又做了哪些事情。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绘制。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着重讲了青蛙和老牛、野鸭的故事(如图1),便在“老牛”和“野鸭”处添加着重符号。最后学生可在标有着重符号的地方自行增添导图分支,增加故事中的关键词。该导图的设计意图在于提醒学生讲故事时要分清主次,要根据图上的提示,针对前两个环节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述。

    (二)填思维导图,优化词句表达

    为了让故事讲得精彩,除了要敢于讲、讲清楚、讲完整外,关键还要把故事讲得生动。若是学生能在讲故事时恰当地用上一些优美的词句,便能在细微之处体现故事的精彩,给听者带来语言美的享受。然而在现实的讲故事过程中,学生不善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导致故事讲得平淡无奇,草草了事。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为学生优化词句表达提供一个辅助支架。学生通过在原有导图上的补充填写,为后续的润色语言提供参考。

    学生在讲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时,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了如图2的思维导图。图中为学生设计了留白式填空。教师先和学生讨论当老虎和狐狸走进森林时,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精准地找到书中形容老虎和狐狸神态、动作的词,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四字词语巧妙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为故事内容增添了不少趣味。

    将描写人物的这些词填进思维导图中后,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选择运用它们,使故事语言变得生动而丰满。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迁移到其他故事的讲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思维导图进行填充,补充故事细节,优化词句表达。

    思维导图是学生“讲故事”起步阶段的一个学习支架,既能让学生自己梳理好故事的结构、内容,还能帮助他们个性化地填充故事的细节,从而使学生的表达变得精彩而生动。

    总之,以图为媒介,巧用统编教材中的“图”资源,对于提升低段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曹爱卫.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教师,2018(3):39-43.

    [2]张咏梅, 何小兵.在课程视野下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落实[J].小学语文,2018(6):6-10.

    [3] 孙倩.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复述教学策略[J].教学研究,2015(3):15-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月雅河小学? ?31001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