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技术中防水堵漏技术探讨

    巩炳南

    

    摘 要:近年来,政府逐年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及调配,充分满足了人们生活与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受到施工不当、施工缝等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渗漏质量通病,对工程施工质量、使用功能造成负面影响,难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针对于此,本文从技术角度着手,对防水堵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技术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水堵漏技术;应用策略

    一、水利工程渗漏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施工缝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涉及专业范围广的特征,普遍选择将其分为若干单元,独立开展各单元施工活动,从而确保工程在预期施工工期内完工。但是,受到技术因素限制,不同施工单元间往往会存在衔接漏缝或是薄弱环节,这也被称作为施工缝。施工缝的存在,对工程构筑物结构的防水性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成为防水薄弱环节。在工程施工阶段或交付使用期间,施工缝处极易出现漏水现象(如下图所示)。同时,在模板支设环节,如若所搭设模板支撑结构不严密、支撑不牢固,也将以此为诱因引发混凝土蜂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成为导致缝隙漏水的重要原因。

    (二)变形缝

    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中,为避免施工阶段出现渗漏施工问题,选择放置止水带。但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偶尔出现止水带放置错位问题,实际放置位置与设计位置间的误差值超过最大允许范围,进而导致施工缝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施工结构稳定性受到负面影响,加大了工程渗漏问题的出现率。

    (三)工程结构渗水

    在多数水利工程中,受到环境因素限制,普遍选择将降水基坑在垫层下方区域加以设置、开展带水施工作业。这虽然可以起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但由于水平面位置较低,降排水难度及施工难度有所提高,极易出现漏水现象。

    同时,在所制备混凝土材料存在振捣质量不足、搅拌不均等问题时,将使得混凝土材料实际性能质量与工程施工要求存在出入、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不足,进而出现工程结构大面积渗水现象。

    (四)施工不当

    水利工程部分工序环节的施工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施工步骤较为繁琐,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各类施工问题,进而引发工程渗漏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穿墙管施工环节,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焊缝技艺较差,导致穿墙管焊接处不牢固、存在缝隙。而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也时常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混凝土空洞质量问题,引发渗水现象的出现。

    二、水利工程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指,在土石坝或松散透水层上修建而成的人工混凝土连续墙结构,这项技术具有结构可靠、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造价低等优势,在处理坝基渗漏、管涌等水利工程渗漏问题上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是一项应用极为廣泛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基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将防渗墙施工技术细分为锯槽成墙、射水成墙以及水泥成墙三项技术,具体如下。

    (1)锯槽成墙技术。施工人员控制锯槽机刀刃对所预留施工孔洞开展清理作业,清除孔内所残留泥渣。随后,开展孔洞开槽作业,基于设备配套传动系统,持续将孔洞内外卡泥土排出洞外。最后,待施工孔洞开挖成槽后,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形成混凝土墙结构,将浇筑而成混凝土墙体的厚度控制在18cm~40cm区间范围内。即可起到墙体保护作用,以此减少工程渗漏施工问题的出现率。这项施工技术的工序流程为,平整施工平台—测量放线—锯槽机就位—施工导孔—锯槽施工—清槽—安放浇筑导管—浇筑混凝土。目前锯槽成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具有土质要求低、适用范围广的技术优势。

    此外,应重点预防槽孔坍塌、堤身劈裂、隔离体倾斜等技术问题的出现,例如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将槽段内混凝土与隔离体内混凝土保持5m及以上间隔距离。

    (2)射水成墙技术。企业配置成槽器、拌合浇筑机、钻孔机、正反循环泵组等机械设备。向地层喷射高压泥浆,并在成槽器上下冲击作用力的影响下形成槽孔,且适当浓度泥浆将包围整面墙而形成固壁。随后,施工人员操控正反循环泵组,持续抽采墙内多余泥浆或含钻渣废浆。最后,结合施工情况,灵活采用直升导管法等施工方式,开展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浇筑而成单元板墙,并运用平接施工技术建造地下连续墙。

    在射水成墙技术应用中,重点控制槽孔垂直度、墙段搭接质量,确保成槽器门架、天轮以及孔口导向中心位于同一垂线,且防渗墙轴线与成槽器中心平面相重合。

    (3)水泥成墙技术。施工人员操控搅拌机设备,使用钻杆钻入土质层内,持续将所制备水泥浆注入土质层内。随后,运行搅拌机设备,将周边土层颗粒与水泥浆液进行充分搅拌。待水泥浆液凝结硬化后,将与周边地层共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桩结构,从而起到增强水利工程结构防渗性能的施工目的。

    与其他防渗墙施工技术相比,水泥成墙技术具有造价成本低、工序简便等技术优势,主要适用于淤泥层或黏土层土质条件下开展施工。

    (二)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法指,所制备浆液在高压动力作用下,持续灌注至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处或土质层中,浆液在与混凝土结构或土质层接触过程中,将产生分散、乳化、膨胀与固结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所形成固结弹性体将有效填充工程结构缝隙与各处防水薄弱环节,实现防水堵漏施工目的。

    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应用中,提前开展工程勘察工作,基于勘察结果合理制定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方案,明确施灌次序、选择适当灌浆材料、设定灌浆压力等工艺参数。在喷射灌浆环节,提前在孔底静喷适当时间,待孔口冒浆后,方可缓慢、匀速提升喷杆。随后,开展封孔回填灌浆作业,直至浆液不再析水下沉为止。

    三、水利工程中防水堵漏技术应用策略

    (一)选择适当防水灌浆材料

    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应结合工程施工需求,合理设定防水材料性能参数选择标准。随后,基于材料选择标准,综合分析各类防水材料的采购成本、性能质量与材料特性,选择最为适宜的防水材料。

    而对灌浆材料的选择,综合分析工程施工需求、周边环境气候条件与水下工程湿度而定。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由于工程施工环境通风条件较差,因此最终选择采用具有良好析水性能的湿固型灌浆材料,确保水下工程结构表面所含水分得到充分吸收,工程结构与基面紧密贴合。

    此外,企业需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工作力度。在材料入场环节,基于材料采购清单,对各批次施工材料的规格尺寸、材质种类、数量进行核对,并对厂商生产许可、质检报告等文件进行审核。同时,开展抽样质检工作,随机抽取少量材料提交至实验室进行质检,待样本良品率、各项性能质量均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与相关施工规范后,方可将材料正式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二)借鉴先进施工经验

    目前来看,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得到蓬勃發展,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技术管理、应用层面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尚未做到对防水堵漏施工技术应用效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各施工企业应对国外先进施工经验与技术经验加以借鉴,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工程施工需求,持续优化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技术规范标准。例如,重点了解、掌握各项防水堵漏常见技术问题的出现成因与有效解决措施。

    (三)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力度

    以上提及,在部分水利工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导致各类施工问题频繁出现,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部分防水堵漏施工技术的工序流程较为繁琐、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将各项常用防水堵漏施工技术原理与要点作为主要培训内容,确保技术人员切实掌握各项施工技能。随后,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巡检与旁站监理工作,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及时发现或提前避免各类施工问题的出现。

    (四)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目前来看,部分水利工程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对各类施工问题与渗漏质量通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加以正确了解,时常出现违章施工等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做到对渗漏质量问题的有效预防。

    因此,企业可选择构建职责机制,对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进行明确界定。在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渗漏现象或是技术性问题时,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惩处,以此端正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态度,确保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与施工规范得到贯彻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渗漏问题是当前水利工程一项常见的质量通病,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阻碍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各项防水封堵施工技术的了解程度与应用力度,持续完善技术标准,探索防水封堵施工技术的适用模式,积累施工经验,严格控制各环节质量,遵循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施工原则,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华璐阳,华联军,王运.防水堵漏技术在水利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

    [2]陈德江.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5).

    [3]皮安平.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