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校园安全软实力的思考

李军
[摘要]高校校园安全是建设和谐稳定高校的必要条件,校园安全除本身需要的校园环境建设、校舍以及物防、技防等安全设施设备的“硬件”投入外,还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等“软件”建设,即校园安全软实力。校园安全似“空气”,相安无事的时候看不见,出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临渴掘井、亡羊补牢,如果能够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在提升软实力方面下足工夫,则校园可真正实现平安和谐。本文试从安全教育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就如何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以保障师生利益、维护校园安全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园和谐安全教育软件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28-03
软实力(SOFT POWER)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单位的内部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程度、发展潜力以及对外交往和参与的程度。安全软实力是一个单位在实现其宗旨、履行其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发展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构成和影响单位发展环境的安全氛围的总和。在高校,相比较而言,校园安全对“硬件”的建设更为重视,特别是近些年对校园的外部环境,比如校舍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重点设施设备和实验室安全等尤其受到关注。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然而在“软件”方面,如安全教育及方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仍然薄弱,这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责任心缺失。
一、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问题
目前,高校开放型办学,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商贸为一体的多元化社会机构,高校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导致了校园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一是校园面积大,人流、车流、物流互动,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校内存在大量的务工、经商人员,部分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他们以打工为掩护盗窃学校公私财物,诈骗,甚至与学生打架斗殴,严重扰乱了校园治安秩序。三是校园及周边环境复杂。一方面校园内部教学、科研设施与公司、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共存,盗窃、抢劫、诈骗、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校园周边,侵害学校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治安问题也大量存在,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在校园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安全软实力建设,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问题,对促进校园治安形势的好转尤为重要,也是“平安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可以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校园内外发生的许多涉及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中,多数当事学生对突发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防护意识,面对复杂问题心理承受力差、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其一,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上的负面现象和不良风气缺乏理性认识,在面对不法侵害时,一时想不到、找不到保护自己的应对方法,轻而易举地被不法分子欺骗和伤害;其二,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如离开寝室不锁门、贵重物品保管不善,导致财物失窃。还有的学生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违章使用电器引起火灾安全事故等;其三,学生对社会消极思想缺乏抵御能力,经不住社会上腐朽思想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腐朽观念,甚至参与其中,最终堕落成社会的罪人。因此,只有通过加强校园安全软实力建设,使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才能够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
(三)有利于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大熔炉的毕业生能否经得起挫折,是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现实情况是一些毕业生在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且无奈,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途径或其他有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高校来说,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有效保护好他们的基本权益,就是保护了国家的人才资源,因此,加强校园安全软实力建设,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才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才能实现其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
二、校园安全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高校是相对安全稳定的场所,认为校园的安全教育管理远没有社会上诸如生产经营等单位那样重要,即便出现小的安全问题,只需要保卫部门出面解决就行了。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忽视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也较落后,教育效果不理想:一是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方式简单,主要实行传统传统的说教和宣传方式,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有没有实际效果未予以关注和检验;二是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零敲碎打,缺乏深入和系统性的教育;三是对安全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师资投入不足,未计入学分。
(二)安全知识匮乏
当今大学生呈现生理发育成熟而心理发育滞后、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的特点,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这种现状就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由于缺乏基本安全防范知识,自我防护能力差,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轻则发生被盗、受骗、遭抢等案件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重者甚至发生少数女大学生甚至是硕士等高学历女学生被拐卖的事件,严重扰乱了校园正常秩序,侵犯了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三)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大多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的。比如高校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火灾事故,起因多是由于学生在宿舍使用“热得快”引起的;由于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因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四)陷入观念误区
这种陷入安全误区的情况在学校和家庭都存在,“重善后、轻预防”的校园安全观在高校比较普遍,对学校的各二级部门而言,校园安全的责任和日常工作在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学校保卫部门,对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不重视日常安全教育防范,思想防范工作普遍是薄弱环节。由于安全观念错误,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治安保卫工作效果往往不理想;此外,家长容易陷入“重应试、轻安全”的误区,使安全教育成了教育的“末梢神经”,以至于大学生安全知识严重“营养不足”,对社会无所适从。
三、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措施
(一)强化领导者的责任
安全无小事,构建安全和谐校园,最重要的是领导的重视,这是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关键。高校应提高对校园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校园安全维稳教育作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与教学、科研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校园安全工作负全责,及时掌握工作规律,统筹安排。学校各二级单位领导在各自领域分工协作,层层负责,努力提升安全教育执行力。只有领导的重视,只有加大对安全建设的投入,才能在全校上下倡导安全文化,才会产生安全教育效果。负责任的方式不仅仅是怎么“善后”,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加强安全工作的日常指导,组织和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是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基础。高校要通过广泛有效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校园规章、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进一步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的进程,全面引导师生形成重视安全的习惯。同时,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学生特点,按照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时代要求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学生积极互动参与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文化渗透效果。一是通过典型生动的安全案例,结合安全教材进行课堂教育,让学生受到启迪、汲取教训;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如演讲、征文、辩论赛、安全演练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漫画、报刊、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媒介,多途径、全方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知识授受效果。总之,学生通过互动参与,其自我教育、自我防范、自我管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营造高校安全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使学校和师生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营造高校安全文化氛围是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核心。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通过进行安全科学、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总结运用,加强对师生进行安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建立生活、学习、心理、网络等方面的制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并充分运用安全文化的导向、辐射功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学习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四)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备的安全制度是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保障,它能有效规范内部管理,防止各种漏洞,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为了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提高安全教育效果,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安全教育成果予以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干部晋级升职挂钩,将事后惩罚变成事前考核和督促。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干部就会将学生安全时刻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时,应全面涵盖安全薄弱环节,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危化品管理、学生公寓用水用电和财产安全、学生饮食安全、大型活动安全审查批准、网络监控、学生心理干预等方面内容,不断使安全制度更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五)建设高效的安全文化传播队伍
建设一支高效、专业的安全文化传播队伍是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的着力点。学校应充分重视安全工作队伍建设,在人员、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加强这支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其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不断扩大文化传播成效,让其在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校园安全软实力是衡量大学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高校安全建设成就以及高校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完善安全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效率,为创建和谐稳定校园夯实安全基础,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洪建场,闰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工作安全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责任编辑:雷艳]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