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到体验,体会词句表达效果的教学转向
孟彩
【摘? ?要】对言语的理解由概念转向体验,能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词句表达的效果,进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当作一种实实在在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运用动作模仿、联系文本、变换比较、丰富想象、实际运用等策略,指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语言有真切和深入的感知。
【关键词】表达效果;体验;阅读教学
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问学生“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少女的秀发”;教师问学生“这句话中的这个词(字)用得怎么样”,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准确、生动”。学生回答错了吗?似乎没错。如果写在答题纸上,还应该被当作标准的答案。
反思上面的教学现象,不难发现,从问题到答案,中间缺少了教师的教学指导,缺少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只会套用概念进行回答。“柳条”为什么会被比作“少女的秀发”?学生并不知晓。某个词语为什么“准确、生动”?学生说不清楚。因此,笔者以为,只有将对言语的理解由概念转向体验,才能切实让学生感受词句表达的效果,进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一、借助动作模仿,体会词语表达的意思
课文中有些词语准确而生动,教师可以借助表演让学生体会其意思和表达的作用。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气势汹汹”一词时,教师安排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表演。教师扮演“小稻秧”,三五个学生扮演“杂草”,其他同学做导演。在导演的建议和演员们的创意设计下,“杂草”和“小稻秧”抢营养,他们一拥而上,团团围住“小稻秧”,推拉扯搡,嘴里吼着“快把营养交出来”,不让“小稻秧”有说话的机会。表演完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表现‘气势汹汹的?这个词语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有了刚才的表演,学生真切地体验了杂草气势汹汹的情态,明白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切实地感受到“气势汹汹”这个词语充分地表现出杂草的蛮横无理。
试想,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学生多半不知道从何说起,即便说得出,要么照搬词典或教辅资料,要么理解模糊。这样的词句理解只是停留在了概念化的层面上,学习过程变得枯燥,激发不了学生对词句的学习兴趣。
二、不忘联系文本,感悟词语表达的效果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表达效果,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春联》一文中春联“对仗”的特点时,一位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字数相等,词类相当”中“相等”和“相当”两个词语运用的特点。
教师首先让学生猜一猜“相等”和“相当”有什么不同,学生能够模糊地感知它们的意思相近,然而很难说清楚具体有什么区别。这时,教师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春联为例,说一说什么是相等。学生说:“如果上联是五个字,那么下联自然也应该是五个字。如果上联是七个字,那么下联自然也应该是七个字。这就叫字数相等。”教师表示认可,他让学生继续联系课文中的对联说下去。学生说:“如果上联中用的是表示颜色的词语,那么下联中相应的位置也应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如果上联用的是表示动作的词语,那么下联基本上也应该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教师追问:“既然都是动词或者都是形容词,那应该也可以用‘相同啊。”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此时,教师开始介绍:“对联早期是特别工整的,词类基本相同。后来对联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逐渐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在对联的创作上人们就不再追求那么工整了,有时候相同,有时候相近就可以了。这种‘有时相同,有时相近的状况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进行准确的表达呢?作者便选用了‘相当这个词,这样一来表述就准确了。”教师站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紧紧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性文本词语表达的准确性。
三、注重变换比较,体认词语学习的方式
变换词语、句式、段落,进行前后比较,是引导学生感受词句魅力的一种朴素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非常扎实的学习方式。
(一)换词比较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其中,“抽出”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直接告诉学生這个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并且要求学生在句子旁边写上“准确、生动、形象”。这样的教学,越过了中间的理解过程,属于典型的概念化教学。
教师不妨指导学生采用换词的方法体会“抽出”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请看以下片段。
师:这里的“抽出”是什么意思?
生:长出。
师:如果说“树木长出新的枝条”可以吗?当然可以。不过这是最平实的表达。那么,把“抽出”换成“长出”,即整句话中全用“长出”,行不行?
生:感觉重复了。
师:如果前后两个词换一换,“长出”枝条,“抽出”嫩叶,行不行?
生:感觉表达不够准确。
师:是的,课文中的表述是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对“抽出”怎么理解呢?我们知道枝条的生长是缓慢的,短时间内,人的眼睛是很难看到变化的。而用上“抽出”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想象宝剑从剑鞘里抽出来的情景,这样就把枝条一点点长长的过程变得可视化了,让人感觉到枝条生长的力量。
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于“抽出”这个词语为什么“准确、生动、形象”,有了真切的体验感知。
(二)变序比较
课文中有很多的语句巧妙地运用了特殊的句式,起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效果。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语序的方式指导学生感受词句的表达效果。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表述的精彩呢?学生能看到的是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然而,这样写到底有什么好处?教师不妨运用变换句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如把上面这段文字略作改动,改写成:“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这样一来,句子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改变,但由于调换了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位置,表达的效果就不同了。学生发现,修改以后的比喻句司空见惯了。而课文中的比喻句把喻体放在前面,强化了作者在看到安塞腰鼓以后所产生的强烈感受,这样的表述更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着力丰富想象,深悟词语运用的机巧
词语是有画面感的。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词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词语的意思及表达效果。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由于十个太阳的暴晒,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段文字中词句描写的精彩呢?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读课文,想象画面。朗读结束后,教师问道:“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时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想象禾苗、土地、江河、沙石的样子,进而明白十个太阳炙烤下的大地呈现什么样的情景。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几组画面表达干旱的程度相同吗?彼此之间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顺序是不能调换的,干旱的程度在逐步加深。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结合关键字词展开想象,在想象和比较中,感受词句运用的准确、表达的有序。
五、强调实际运用,丰富词语表达的经验
词语的运用效果如何?除了在句中理解外,在实际中运用也是一种体验词句表达效果的好方法。人教版三年級上册《蜜蜂》一文中,法布尔在记录实验的过程时运用了两类词语。一类为“好像、大概”,还有一类为“准确、无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两类词语表达的准确性呢?一位教师在第二课时的开始部分,出示了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他先让学生读一读,并简要分类。然后,让学生运用上面的词语分别介绍一下老师和爸爸的年龄,想一想用上哪一组词语比较合适。学生在说自己爸爸的年龄时可以准确无误地说是多少岁,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爸爸,因此很确信。在介绍老师的年龄时,则感觉运用“好像”“大概”等词语比较好,这样表达才更准确。有了这样的实际运用作为铺垫,接下来感受法布尔记录蜜蜂实验过程所使用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总而言之,如果从问题直接到结果,缺少中间有效的体验环节、指导环节,学生的学习理解就无从谈起,他们只能概念化地套用答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有很多的方法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实实在在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词语的表达效果有真切的感知和理解,才能丰富他们的表达经验,提高他们的表达技能。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21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