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综述
叶明泽 王 菲 俞静雅 唐冰洁
〔摘要〕在国外,校风研究有数十年历史,研究领域比较广泛,研究成果丰富,包括多种校风测量工具,但其概念缺少严格而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才刚刚起步,且多集中于理论研究,而量化研究十分匮乏,也缺少相应的测量工具。目前,我国的校风领域尚有大片空白,亟待丰富与完善。本文从国外与国内两方面对校风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我国开展校风研究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校风;量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12-03
学校作为人们进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所学校的校风不仅集中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整体风貌,其形成与发展又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可谓学校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校风(school climate)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组织风气研究和Murray、 Pace & Stern的论著中。之后西方学界对其进行了许多研究。后其相关文献传入我国,开启了我国校风研究新的篇章。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多篇心理学文献的校风研究结果,可作为学校校风建设及相关问题之参考。
一、国外校风研究
1.校风的概念
西方心理学界对校风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由于校风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使其一直缺少一个统一的定义。
综合多篇文献看来,校风的界定主要遵从三种独立但不排斥的取向:组织属性的多重测量取向、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和个人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在组织属性多重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被认为是学校整体环境的标志,把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分开来。在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被认为是学校的一系列具体属性,但对学校成员而言,是学校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期望。在个人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是个体对学校环境的一套概括的或总体的感知,这些概括的感知反映了个人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个体形成了其对整体校风的印象。
Peterson, Reece L & Skiba, Russell认为,校风就是学生和全体教职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所感受到的学校环境。包括个体在这一环境中的舒适感以及个体是否感到这一环境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是否是安全、有序的。积极的感受能带来高效的学习和学生良好的行为态度。同时,校风也包括个体的一些负面感受,比如恐惧、沮丧、孤独等,这些消极情绪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行为。因此,校风就是关于学校环境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反映,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校风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外国学者对校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相当多的研究都集中于考查校风与其他因素间的关系。
外国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校风与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为数众多,目的在于找到解决青少年犯罪率显著上升的有效途径,并遏制频发的校园枪击案等暴力事件的发生。McEvoy, Alan & Welker, Robert对反社会行为、学习成绩不佳与校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校风在减少“问题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引导计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建议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有效的学校管理来改进学校的教育计划。Sprott, Jane B认为,校风中的情感支持十分重要,学校、班级氛围中的情感支持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者通过对加拿大青少年进行两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对于10~13岁的学生来说,生活在具有情感支持的校园、班级环境中,两年后(12~15岁)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
学生的学业成绩、适应能力、情绪问题等与校风的相互关系也是近年来外国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Esposito的研究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被试,这些儿童均来自于美国城市中的低收入少数民族家庭,通过父母及教师对儿童学习能力、学校适应的评价以及标准化的阅读和数学测验得出结论,表明学校整体的校风状况以及师生间的关系能够有力地预测学生对学校的适应;同时,校风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成绩都有显著的影响。Ruus, Viive-Riina& Veisson, Marika等人认为,校风,特别是其中的学校价值观体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其对生活能否有一个乐观接受的态度。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建立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感、归属感,并以此降低自己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对校风的研究还涉及到其他方面,例如Halawah & Ibtesam研究了中学校长的沟通能力与该校校风之间的关系,提出一所学校校风质量的高低与该校校长能否进行有效沟通有着必然联系,校长与教师间的良好交流有助于改善校风。
二、国内校风研究
校风是一个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跨学科概念。教育学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理论成果丰富,积淀深厚;而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几十年,正处于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有些研究认为,我国的校风的研究刚刚起步,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关于校风的文献众多,其理论剖析也有一定深度。但是,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在我国国内现有的校风研究中,教育学范畴的研究占绝大多数,着重于对校风的定性研究,这些研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可操作性不足。而国内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校风研究,相对于国外的校风研究成果而言,固然是相对落后的,但刚刚起步的校风定量研究,则为我国学校校风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
综合了众多文献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心理学范畴的校风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风的理论研究;二是校风的量化研究。下面将分别对这两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更加详尽的论述。
1.校风的理论研究
如前所述,校风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对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1994年,陈方亮就提出:校风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路海萍(2004)认为:校风就是学校的风气,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和行为方面比较一致的、富有特色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杨丽珍等(2003)认为:校风的“风”体现的是群体的形象、氛围、言行,“气”体现的是内涵、方向和性质。黄希庭和范丰慧较早也较为系统地在国内对校风进行了心理学研究,其认为:校风是一个学校的人格,对外表现了学校的魅力和个性,体现了学校的哲学信念和目标要求;对内营造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心理健康、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
在教育学范畴的校风研究中,一般认为校风的基本构成包括四个部分: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和职工作风。而心理学范畴内对校风基本构成的划分有多种理论,其中大部分是外国研究者所提出的。有国内研究者认为,校风的影响因素分为两个部分——外部心理环境和内部心理环境。具体来说,影响校风形成的外部心理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背景、政治形势和民族心理;影响校风形成的内部心理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对学校的需要、学校教师的亚文化、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气氛、学校组织的领导作风和管理体制、学校的物理环境。 但这种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与可靠的数据支持,作为一家之言尚可参考。范丰慧等(2005)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索了校风的内涵、外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问卷初测和正式施测,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探索了校风的因素结构,认为校风的因素结构包括学生风气、教师风气和组织风气三个二阶因子和十三个一阶因子(具体见下图)。
2.校风的量化研究
校风的量化一直是校风研究的关键。校风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是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照,也是各个名校之所以成名之处。要将校风作为一个有效的指标应用于实践,就必然要求其可量化,易于操作。校风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1)有效学校研究中的校风;(2)组织风气测试研究中的校风;(3)校园文化研究中的校风。美国作为校风研究最为全面、深入的国家,编制了许多校风测量工具,而我国对校风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我国近年来编制的校风测量工具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对国外原有校风问卷的修订,如,潘孝富(2000)修订的 Hoy 等人(1991)编制的《组织健康量表》(OHI);第二类是采用外国的校风概念和维度理论,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因素分析等方法编制而成的校风问卷,如潘孝富、孙银莲(2002)编制的《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综合以往此类文献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大多以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如潘孝富、孙银莲(2002)编制的《中学组织气氛量表》;潘孝富(2004)编制的《学校组织人际气氛》问卷;范丰慧、黄希庭(2003)编制的《中学校风问卷》等。
3.中国校风研究展望
我国的校风定量研究刚刚起步,更多地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校风作为一种环境力量,如果不进行定量的分析,就不能准确地鉴别其对相关事物(比如学生人格、领导方式等)的影响。只有对校风进行科学定量的分析,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推进校风建设。而在这一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弥补。
心理量表是我们用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实践的工具,校风量表也不例外。但是国内研究却鲜有利用上述量表进行校风定量研究的文献和记录,这暴露出了当前我国国内心理学范畴的校风研究的一个问题——有工具却不善于利用,导致了我们拿不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的研究结果,使得我国的校风研究始终无法真正地进入量化研究阶段。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就在于其客观量化的研究方法,而如果我们的研究始终处于对相关概念的理论探讨阶段,那么将永远无法实现其可操作性。很多文献都提出了若干推进校风建设的途径,但真正有理论依据、有数据支持的,却并不多见。作为学校工作者、校风的研究者及实践者,还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
国外的校风定量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结合中国学校自身特点来界定校风,因为国外所提出的校风理论是否具有跨文化性还没有经过考证。此外,我们进行问卷编制和分析要遵循心理测量学原理,以保证所得到的结果严谨、科学。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注重于校风与学校管理、学生适应能力,以及青少年情绪、行为等实际问题间的关系,偏向于应用方面。另外,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与社会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比如探讨校风与美国少数民族的贫困家庭儿童等弱势群体间的关系,以及校风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等。而纵观我国近年来的校风研究,除了进行较多的定性描述之外,在理论与应用的结合这方面做得明显不足,这可能与我国的校风定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但我们研究校风的目的就在于推进校风建设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完善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务必要注重与实践相联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使校风研究的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Peterson, Reece L & Skiba, Russell. Creating School Climates That Prevent School Violence. Social Studies; Jul/Aug2001, Vol. 92 Issue 4, p167, 9p.
[2] McEvoy, Alan & Welker, Robert. Antisocial Behavior, Academic Failure, and School Climat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motional & Behavioral Disorders; Fall2000, Vol. 8 Issue 3, p130, 11p.
[3] Sprott, Jane B.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Delinquency: Can Classroom and School Climates Make a Differ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 Oct2004, Vol. 46 Issue 5, p553~572, 20p.
[4] Esposito. Learning in urban blight: School climate and its effect on the school performance of urban, minority, low-income childre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9, Vol. 28 Issue 3, p365, 13p.
[5] Ruus, Viive-Riina & Veisson, Marika.etc. Students' Well-being, Coping, Academic Success, and School Climate.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7, Vol. 35 Issue 7, p919-936, 18p.
[6] Loukas, Alexandra & Suzuki, Rie.etc. Examining School Connectedness as a Mediator of School Climate Effec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Sep2006, Vol. 16 Issue 3, p491-502, 12p.
[7] Halawah & Ibtes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 and School Climate. Education; Winter2005, Vol. 126 Issue 2, p334-345, 12p.
[8]范丰慧,黄希庭.中学校风因素结构的探索性分析[J].心理科学.2005,28,(3):533~536.
[9]路海萍.关于校风形成建设的心理学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2,(1):89~92.
[10]陈赋光.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
[11]范丰慧.中学校风问卷的编制.硕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