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职航海学校办学的现状与对策
林善锋
摘 要:近年来,随着航海类院校的快速发展,生源出现严重不足;同时几年间毕业生大量增加,出现短期的供过于求;再者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海运业遭受严重冲击,毕业生的出路也受影响,航海类中职学校办学陷入困境。这亟待政府予以帮扶,以化解危机,再谋发展。
关键词:航海类院校 生源 专业师资 资源整合
福建航海类中职学校的现状
生源现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值迅速增加,2001年才5000亿美元,2013年达到4.16万亿美元,前后13年贸易量增加了8.32倍。世界贸易90%是通过海上运输来进行的,从而海上运输快速发展,船员需求量快速增加,福建省内迅即开办了许多公立、私立航海院校以及船员培训机构,在短内福建航海类中职学校就增加了7所(现已达8所),大专增加了2所(现含大学已达4所),学校迅速的增加,僧多粥少,生源严重不足,所有中职航海学校都招不满学生, 2013年有一所中职航海学校只招到10名学生,有两所学校根本就没有招到学生,新办的2所大专航海学院也招不满学生,福建航海类中职学校全部面临生存问题。
竞争力现状。随着海运业的迅猛发展,国际上对船舶安全、海员安全、海洋安全越来越重视,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出台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随之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规则”规定“不少于2年的全日制航海类中职/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学生或者接受不少于2年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沿海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这样,航海类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只能考沿海航区适任证书,不能直接考取无限航区的适任证书,这规定了航海类大专及以上学院和航海类中专(中职)学校的差别,中职航海学校学生在校不能与大专院校学生一样在校考取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证书了。同时,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保障部联合发文财教【2012】376号《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意见”规定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航海类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免费政策与航海教育的高学费形成巨大反差,进一步消弱了航海类学校的竞争力。
市场现状。近年福建航海类中职/中专学校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来的三副、三管轮大量走向社会,职务船员供需发生变化,特别是短期内甲类三副三管轮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再加上航运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上运输货少价低,船舶不能全面正常营运,所有船公司全面亏损,有的船公司的船舶宁愿抛锚停航也不营运,有的没有聘足船员,有的只留看船船员,因而有的毕业生虽然考取了甲类三副或者三管轮证书却没有马上上船就业。但水手、机工严重缺乏,由于近年来各航海院校高度注重培养职务船员,水手、机工的培养严重不足,中职航海学校偶尔培养的水手、机工立即被船公司抢空。
软硬件现状。福建目前8所航海类中专/中职学校,其中7所学校为行业、企业、私人办学,采取的是市场方式进行运作。高投入、高成本、高学费是航海类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办公楼、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不算,设备投入按照国家海事局验收标准要2000万元以上,现只有公立学校配足应有设备,私立学校都没有完整配备到位;同时按照交通部海事局规定专业教师需具备海上资历,师资标准大多学校无法保证,人力资源费用远高于普通院校。
不利现状的原因分析
沿海经济发达,职业优势不足。经济发达的地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许多孩子怕吃苦,不想报读航海院校。第二,走船行马三分险的思想在人们心中依然严重,福建是改革开发前沿,许多家庭经济富裕,许多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从事海上工作,不让孩子报读航海院校。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岸上工作工资待遇不断攀升,有的工厂职工工资已达5000元,与船上工作的水手、机工工资接近,当船员已不再有什么吸引力。
院校不断增加,学子不断减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当前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年年都以3万的速度递减,应届毕业生不断减少,而院校与前几年比却是翻倍的增加,这必然形成航海院校的生源不足。同时,想从事航海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近年基本都报读了航海院校,往届生的生源现基本趋零。
航海类院校条件高,培养学生成本大。国家交通部海事局对航海院校的软硬件有明确规定,每项设备必须经过部海事局验收方能办学,单设备投入最少要2000多万元。中职航海学校按1500人学生标准正常办学,一个学生每年学校成本费用一般为10000元,培养学生的成本随着生源减少,办学规模效应不能实现,人均成本还将增加。由于没有政府财政投入,资金全靠自筹,学校运转需要高收费来支撑,高收费是航海类院校的必然。当前招生越来越难,成本不断增加,目前每个学生招生成本在1500元以上,有些学校招生成本生均达到3000元,办学出现亏损,私立航海院校濒临破产。
专业师资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早些年航海市场火爆,毕业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各船公司的需要,所有航海院校都是院满校满,甚至超规模办学,各航海院校全面获得很好的利润,于是有人想方设法申办航海院校,福建先后5年时间新开办8家航海院校。这些新办的航海院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设备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师资上一时无法凑齐,大都是临时聘请公休船员、原有航海院校的客串老师过去上课,同时现在高级职务船员在船工资很高,船长月薪4万元人民币、轮机长月薪3.5万元人民币,私立院校也舍不得高价聘请他们到校授课,老师不稳定,进而在教学质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也影响了中职航校声誉。
航海类中职学校发展对策
实施政策引导。教育服务国家建设,航海教育是面向海运市场的教育,按照市场规律,当前船员供过于求表明教育资源过剩,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航海院校的数量。建议国家交通部海事局充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一要停止社会申办新海员培训机构,二要严格培训资质的验收,不断减少海员培训点。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引导工作,一要停止审批新的航海院校,防止航海院校盲目发展;二对现有的航海院校进行专项考察,引导专业调整,减少资源浪费。
整合资源合作办校。当前,航海类中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不足、学校亏本经营。国办中职学校资金来自财政,有资金保障,学校发展稳定,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增加,办学条件还在不断改善。企办以及私立学校就存在生存问题,建议政府面上统筹考虑极力帮扶,①将国企办的航海类中职学校并入普通国办中职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航海类中职学校的设备,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②国家进行收购整编,以基础好、管理规范、社会评价较高的福建航运学校为主体,将企办、私立的航海类中职学校以股份形式并入,政府予以资金扶持,这样就能盘活这些教育资源,同时又能保证中职航海教育不断层,航海院校情况的变化不影响本省航海事业的发展,实现航海类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调整办学重点。随着高中应届毕业生不断减少,航海类中职学校的生源要重新考虑:①要变以招高中生为主为以招初中生为主,开辟初中起点航海职业班,变重点培养职务船员为重点培养船舶水手和机工;②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精神,与高校对接,开办航海类连读专业,将经过三年航海专业培训学习的初中起点生有意愿继续深造的毕业生送到集美航海学院继续学习,考取甲类高级职务船员适任证书;③以短期培训为重点,开办各类船员技能短训班,为航运业提供各类航海知识技能培训,如船舶厨工、船舶基本安全、船舶保安员、船舶高级消防、船舶医护等培训,为海西海运业提供便捷服务。
提高质量打出品牌。中职航海教育要站稳市场,扩大影响,必须提高办学质量,打出航海教育品牌。在航海教学的设备设施上一定要按照国家海事局的规范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要舍得投入,以保障教学的需求。在师资上,要重视老师海上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从而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福建航运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福建轮船有限公司船上调来任教,老师队伍素质很好。只要学校软硬件建设到位,管理加强,就能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技术、有道德、能敬业、能吃苦,船员欢迎,社会认可。
对接国际劳务市场。目前,我国有65万多船员,船员数量世界第一,但我国船员国际化程度很低,一年只有10万人次船员劳务外派;菲律宾是一个航运并不发达的国家,一年却达到20多万人次船员劳务外派。我省中职航海教育大都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培养出来的船员持有的适任证书得到国际认可。我省有许多船员外派公司,我们要充分发挥福建航海教育的优势,中职航海教育要与船员外派公司对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船员引入国际人才市场,进而促进中职航海教育的发展。福建航运学校船员教育与福州船员劳务管理分公司、莆田中福公司、厦门华阳公司等船员劳务外派公司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福建航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