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刘慧
[摘要]本文将探讨Web 2.0对于90后大学生的本科教学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介绍Web2.0的基础概念,梳理了Web 2.0对于教学的机遇,分析了Web 2.0的出现对于教学的挑战,尤其是信息过载、信息可信度和信息依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本文在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基于维基的教学应用框架,以促使学生应用Web 2.0的手段参与团队讨论、主动整理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Web 2.0大学教学维基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0-03
一、引言
Web 2.0是当前万维网的热点,它指一系列网络应用的集合,例如维基、人工社会网络、博客、微博等。与Tim Berners Lee提出的Web 3.0(即Semantic Web)不同,Web 2.0和Web 1.0相比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它的创新主要是在用户角色的变化上。Web 2.0的精髓在于其内容是由在一个虚拟社会中的普通用户贡献的。在Web 1.0中,内容是由少量的可信来源提供的,用户只是读者。Web 2.0是“读-写”网络,这实际上是万维网最初设计的本意。
如今的大学生都已是90后,而00后的到来也并不遥远。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思维模式也有所变化。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他们的神经连接也不同。因此,90后的学习模式变化了,这使得教学模式也要相应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文要探讨Web 2.0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
对于当前大学教学而言,由于课时的削减,教师无法像以前那样在课堂中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需要完全地自主地学习,而非被动地听讲。正如构建主义者所说,知识是由学习者在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创建,也是社会交互的结果。Papert指出如果学习者有意识地参与到构建某个公共项目中,那么他们的知识构建是非常恰当的。因此,人工社会网络或者维基类应用是符合90后教学需要的构建主义工具。另外,Web2.0应用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团队合作,对于90后来说这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独自成长,缺乏沟通的技巧。由于Web2.0提供了90后所熟识的交互机制,其对于团队合作是有效的一步。
二、相关研究
从本质上看Web 2.0就有利于大学教学。Ullrich等注意到Web 2.0和现代的教育理论相一致,例如:连接主义和构建主义。Web 2.0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一些实例,例如:有面向研究的社会化书签的服务CiteULike,面向教师评价的Rate My Professors等。但是,大学教学并没有完全利用Web 2.0,一些工作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Franklin等注意到一些英国的高校给学生提供博客服务,但是这些博客并没有和现有的虚拟学习环境相结合。Glogoff介绍了亚利桑那大学将维基和微博带入学生学习的努力。也有一些其他的基于维基的学习系统,例如:Geneseo。Alexander介绍了美国的社会书签服务在教育中的应用,例如:哈佛的H2O系统。
在本文中,作者将分析Web2.0时代对90后学生的大学教育的影响。作者将首先超越于具体的技术手段,从宏观的角度论述Web2.0对大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例如,作者将讨论Web 2.0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提出一个基于构建主义的Web 2.0学习平台框架,在这个智能平台上,知识不是“教”的,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搜索、组织来构建而得。
三、Web 2.0对于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Web2.0的革命性变化在于知识不再是由少数权威专家系统地组织整理而成,而是由大量的“草根”团体离散地提供。Web2.0使得师生之间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分享知识。
(一)Web 2.0对于大学教学的机遇
首先是大数据。Web2.0时代的数据是大数据,数据不仅在规模上大,在深度上也更深。在Web1.0中,学习用的数字内容是由“权威”提供的,因此构建和维护网站都很困难。师生所拥有的一般是数字化教材或练习,其内容并不会超越课堂教学或者图书馆中的内容太多。但是在Web2.0的环境下,普通的教师或者学生都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发布到网上,他们一般不会分享成系列的知识,但是分享的知识往往是针对某个非常具体的知识点或者问题。因此,考虑到这些数据的量,可以说在Web 2.0上能找到更为具体的知识。
其次是知识的自出现性。随着在Web2.0环境下用户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针对某个问题的协作,网络上的知识会更容易地产生。这背后的理念是尽管单个用户的知识可能有错或不完备,但是大量用户通过讨论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正确的。换句话说,知识会从大量部分正确的信息中“浮现”出来。一个应用案例就是维基百科,Giles注意到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在科学条目上是一样准确的。
最后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交流方式。Web 2.0环境下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中无缝地通讯,例如:即时通讯、手机、博客、微博、微信、邮件等。和Web 1.0不同,这些终端是整合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很难察觉到通讯对方的终端的变化,这就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互。另外,在Web 2.0下普通学生也有可能和领域专家交流(例如通过LinkedIn),学生也更容易参加虚拟的讲座或者会议。
(二)Web 2.0对于大学教学的挑战
1.信息过载
最明显的挑战是信息的过载。确切地说,这并不是网络上存在的信息过多,而是用户在搜索信息时搜索结果的过载。搜索者往往会被大量无用的信息包围,在Web 2.0上找某个具体信息也很容易迷失方向。
要面对这个挑战,必须要教会学生更有效地使用搜索工具。在国内的大学教学中有信息检索的研究生课程,也有一些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很多90后的学生仍不知道简单的搜索引擎语法,也不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工具。学生需要掌握学术搜索的工具,例如:Google Scholar或者ISI WOK。另外,学生需要学会用英语来搜索,因为英语网络上学术知识更多。总结一下,面向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程需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不同的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的使用;
②搜索的基本语法,包括布尔运算符;
③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字串的优化;
④使用语言工具(例如机器翻译)的双语搜索。
2.信息的可信度
信息过载的一个延伸问题就是信息的可信度问题。如同之前所论述的,Web2.0上的知识是由大量用户提供的,因此这些知识尽管在整体上是可信的,但是显然在局部会有错误。有时即使一篇文章被大量用户所支持,它仍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学生需要能判断网络上知识的可信度。
显然,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基础很难判断网络信息的正确性。作者提出两种方法来间接地判断信息的质量。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信息形式上的质量来判断其内容的质量。一篇按照学术规范撰写的论文其可信度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教给学生什么是规范的学术撰写模式。第二种方法略有些复杂——基于“人肉搜索”。如果文章的作者是领域专家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可信度较高。学生可以通过追踪文章作者之前在Web 2.0上的轨迹来判断其是否是本领域的专家,这种追踪往往是通过其网名来进行的,一般而言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网站上总是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网名。
3.信息依赖
Web 2.0环境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学生获取信息太过容易,这或许会使得学生过分依赖于网络,而不再愿意读书。与之相关问题则是抄袭,学生可以从网上拷贝,甚至可以通过Web2.0服务向某个具体的人求助。现在已经存在了一些帮助学生抄袭的网站。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识别抄袭就更为困难了。
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从网上找到一个答案,阅读往往比浏览更有效。学习是系统的,Web 2.0是一种工具——和书本一样——但并不更多。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已用于抄袭检测,而“检测并处罚”是处理抄袭问题的核心。
四、W2Learn——一个基于维基系统的学习平台框架
为了更好地将Web 2.0应用到教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整合多种Web 2.0服务的学习框架W2Learn(图1),这是一个面向学生的维基系统,学生通过搜索和合作来构建维基条目以厘清知识结构。W2Learn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Web 2.0通过团队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自己的“百科全书”,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这种方法有几个益处:首先,通过收集信息并修订条目,学生可以主动地复习到他们学习的内容。其次,创建维基内容天然地需要合作,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团队工作和讨论的技巧。第三,内嵌的微博机制可以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简单。第四,学生可以学到信息检索的技巧。
W2Learn的核心是自搭建的维基平台,它提供了师生之间交流和编辑的最基础方案。维基平台的结构设计为普通的课程网站,通知和教案部分由教师发布,而维基的条目由学生来完成。另外,教师可以在维基平台上发布讨论或者作业。
平台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智能主体,用来帮助学生寻找或组织学习到的知识。智能主体的功能可以逐步添加到W2Learn中,在初始阶段,这些功能由教师指导学生人工完成,而在系统开发的后续阶段,这些工作将自动完成,其效率和正确率随着智能主体的自学习会逐步提高。预期中这些智能主体将完成以下功能:
1.通过多个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2.进行双语搜索;
3.提示搜索结果的可信度。
对于维基系统而言,强调的是广泛的合作以获得最终的结果。然而对于教学而言,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例如:某个条目的撰写等。因此,作者考虑一种“随影”的机制,也就是将主维基复制成多个“随影维基”,然后每个学生小组都在自己的“随影维基”上操作。从物理上看,主维基和随影维基都是维基系统的一部分,是平等的。然而在逻辑上(或者说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维基系统。可以将主维基中公共的部分设置为全局可读,而主维基中需要各个小组独立完成的内容则在维基系统中设置多个备份,每个备份条目冠以不同的前缀,例如“[Group1] 随影机制”,而这些特定的条目限定只有教师或者该小组的成员才能浏览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小组就能独立完成任务。然后,教师再将不同小组的成果汇总,更新到主维基中。
维基系统本身就提供了讨论的机制,另外,作者也设想在维基系统中内嵌微博等Web 2.0的通讯手段以方便讨论。

图1W2Learn系统框图
五、结论
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Web 2.0在90后学生教学中的影响,总结了Web 2.0在教学中的益处以及引起的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维基的框架来帮助学生构建课堂知识的百科条目,以此促进Web 2.0环境下的学习水平。从下一步工作上来看,作者考虑将W2Learn系统实现,并用于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中。

[1]O'Reilly T. What is web 2.0[M].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2009.
[2]Berners-Lee T, Fischetti M.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M]. [S.l.]: HarperInformation, 2000.
[3]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J]. On the Horizon, 2001, 9(5).
[4]Jonassen D H, Howland J, Moore J, et al.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3.
[5]Papert S, Harel I. Situating constructionism[M]. New York: Ablex Publishing, 1991.
[6]Ullrich C, Borau K, Luo H, et al. Why web 2.0 is good for learning and for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ototypes[C].New York: ACM, 2008.
[7]Franklin T, Van Harmelen M. Web 2.0 for content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R/OL]. 2007. [2013-10-10] 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grammes/digitalrepositories/web2-contentlearningand-teaching.pdf,
[8]Glogoff S. Instructional blogging: Promoting interactivity,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nd peer input [J/OL]. Innovate: Journal of Online Education, 2005, 1(5) [2013-10-10]. http://www.innovateonline.info/index.php?view=article&id=126
[9]Alexander B. Web 2.0 and emergent multiliteracies[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8, 47(2).
[10] Giles J.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 Nature, 2005, 438(7070).
[11] Lukashenko R, Graudina V, Grundspenkis J. Computer-based plagiarism detection methods and tools: an overview[C]//Rachev B, Smrikarov A, Dimov D.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New York: ACM, 2007.
[责任编辑:左芸]
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从网上找到一个答案,阅读往往比浏览更有效。学习是系统的,Web 2.0是一种工具——和书本一样——但并不更多。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已用于抄袭检测,而“检测并处罚”是处理抄袭问题的核心。
四、W2Learn——一个基于维基系统的学习平台框架
为了更好地将Web 2.0应用到教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整合多种Web 2.0服务的学习框架W2Learn(图1),这是一个面向学生的维基系统,学生通过搜索和合作来构建维基条目以厘清知识结构。W2Learn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Web 2.0通过团队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自己的“百科全书”,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这种方法有几个益处:首先,通过收集信息并修订条目,学生可以主动地复习到他们学习的内容。其次,创建维基内容天然地需要合作,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团队工作和讨论的技巧。第三,内嵌的微博机制可以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简单。第四,学生可以学到信息检索的技巧。
W2Learn的核心是自搭建的维基平台,它提供了师生之间交流和编辑的最基础方案。维基平台的结构设计为普通的课程网站,通知和教案部分由教师发布,而维基的条目由学生来完成。另外,教师可以在维基平台上发布讨论或者作业。
平台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智能主体,用来帮助学生寻找或组织学习到的知识。智能主体的功能可以逐步添加到W2Learn中,在初始阶段,这些功能由教师指导学生人工完成,而在系统开发的后续阶段,这些工作将自动完成,其效率和正确率随着智能主体的自学习会逐步提高。预期中这些智能主体将完成以下功能:
1.通过多个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2.进行双语搜索;
3.提示搜索结果的可信度。
对于维基系统而言,强调的是广泛的合作以获得最终的结果。然而对于教学而言,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例如:某个条目的撰写等。因此,作者考虑一种“随影”的机制,也就是将主维基复制成多个“随影维基”,然后每个学生小组都在自己的“随影维基”上操作。从物理上看,主维基和随影维基都是维基系统的一部分,是平等的。然而在逻辑上(或者说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维基系统。可以将主维基中公共的部分设置为全局可读,而主维基中需要各个小组独立完成的内容则在维基系统中设置多个备份,每个备份条目冠以不同的前缀,例如“[Group1] 随影机制”,而这些特定的条目限定只有教师或者该小组的成员才能浏览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小组就能独立完成任务。然后,教师再将不同小组的成果汇总,更新到主维基中。
维基系统本身就提供了讨论的机制,另外,作者也设想在维基系统中内嵌微博等Web 2.0的通讯手段以方便讨论。

图1W2Learn系统框图
五、结论
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Web 2.0在90后学生教学中的影响,总结了Web 2.0在教学中的益处以及引起的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维基的框架来帮助学生构建课堂知识的百科条目,以此促进Web 2.0环境下的学习水平。从下一步工作上来看,作者考虑将W2Learn系统实现,并用于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中。

[1]O'Reilly T. What is web 2.0[M].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2009.
[2]Berners-Lee T, Fischetti M.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M]. [S.l.]: HarperInformation, 2000.
[3]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J]. On the Horizon, 2001, 9(5).
[4]Jonassen D H, Howland J, Moore J, et al.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3.
[5]Papert S, Harel I. Situating constructionism[M]. New York: Ablex Publishing, 1991.
[6]Ullrich C, Borau K, Luo H, et al. Why web 2.0 is good for learning and for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ototypes[C].New York: ACM, 2008.
[7]Franklin T, Van Harmelen M. Web 2.0 for content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R/OL]. 2007. [2013-10-10] 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grammes/digitalrepositories/web2-contentlearningand-teaching.pdf,
[8]Glogoff S. Instructional blogging: Promoting interactivity,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nd peer input [J/OL]. Innovate: Journal of Online Education, 2005, 1(5) [2013-10-10]. http://www.innovateonline.info/index.php?view=article&id=126
[9]Alexander B. Web 2.0 and emergent multiliteracies[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8, 47(2).
[10] Giles J.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 Nature, 2005, 438(7070).
[11] Lukashenko R, Graudina V, Grundspenkis J. Computer-based plagiarism detection methods and tools: an overview[C]//Rachev B, Smrikarov A, Dimov D.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New York: ACM, 2007.
[责任编辑:左芸]
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从网上找到一个答案,阅读往往比浏览更有效。学习是系统的,Web 2.0是一种工具——和书本一样——但并不更多。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已用于抄袭检测,而“检测并处罚”是处理抄袭问题的核心。
四、W2Learn——一个基于维基系统的学习平台框架
为了更好地将Web 2.0应用到教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整合多种Web 2.0服务的学习框架W2Learn(图1),这是一个面向学生的维基系统,学生通过搜索和合作来构建维基条目以厘清知识结构。W2Learn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Web 2.0通过团队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自己的“百科全书”,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这种方法有几个益处:首先,通过收集信息并修订条目,学生可以主动地复习到他们学习的内容。其次,创建维基内容天然地需要合作,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团队工作和讨论的技巧。第三,内嵌的微博机制可以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简单。第四,学生可以学到信息检索的技巧。
W2Learn的核心是自搭建的维基平台,它提供了师生之间交流和编辑的最基础方案。维基平台的结构设计为普通的课程网站,通知和教案部分由教师发布,而维基的条目由学生来完成。另外,教师可以在维基平台上发布讨论或者作业。
平台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智能主体,用来帮助学生寻找或组织学习到的知识。智能主体的功能可以逐步添加到W2Learn中,在初始阶段,这些功能由教师指导学生人工完成,而在系统开发的后续阶段,这些工作将自动完成,其效率和正确率随着智能主体的自学习会逐步提高。预期中这些智能主体将完成以下功能:
1.通过多个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2.进行双语搜索;
3.提示搜索结果的可信度。
对于维基系统而言,强调的是广泛的合作以获得最终的结果。然而对于教学而言,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例如:某个条目的撰写等。因此,作者考虑一种“随影”的机制,也就是将主维基复制成多个“随影维基”,然后每个学生小组都在自己的“随影维基”上操作。从物理上看,主维基和随影维基都是维基系统的一部分,是平等的。然而在逻辑上(或者说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维基系统。可以将主维基中公共的部分设置为全局可读,而主维基中需要各个小组独立完成的内容则在维基系统中设置多个备份,每个备份条目冠以不同的前缀,例如“[Group1] 随影机制”,而这些特定的条目限定只有教师或者该小组的成员才能浏览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小组就能独立完成任务。然后,教师再将不同小组的成果汇总,更新到主维基中。
维基系统本身就提供了讨论的机制,另外,作者也设想在维基系统中内嵌微博等Web 2.0的通讯手段以方便讨论。

图1W2Learn系统框图
五、结论
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Web 2.0在90后学生教学中的影响,总结了Web 2.0在教学中的益处以及引起的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维基的框架来帮助学生构建课堂知识的百科条目,以此促进Web 2.0环境下的学习水平。从下一步工作上来看,作者考虑将W2Learn系统实现,并用于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中。

[1]O'Reilly T. What is web 2.0[M].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2009.
[2]Berners-Lee T, Fischetti M.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M]. [S.l.]: HarperInformation, 2000.
[3]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J]. On the Horizon, 2001, 9(5).
[4]Jonassen D H, Howland J, Moore J, et al.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3.
[5]Papert S, Harel I. Situating constructionism[M]. New York: Ablex Publishing, 1991.
[6]Ullrich C, Borau K, Luo H, et al. Why web 2.0 is good for learning and for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ototypes[C].New York: ACM, 2008.
[7]Franklin T, Van Harmelen M. Web 2.0 for content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R/OL]. 2007. [2013-10-10] 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grammes/digitalrepositories/web2-contentlearningand-teaching.pdf,
[8]Glogoff S. Instructional blogging: Promoting interactivity,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nd peer input [J/OL]. Innovate: Journal of Online Education, 2005, 1(5) [2013-10-10]. http://www.innovateonline.info/index.php?view=article&id=126
[9]Alexander B. Web 2.0 and emergent multiliteracies[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8, 47(2).
[10] Giles J.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 Nature, 2005, 438(7070).
[11] Lukashenko R, Graudina V, Grundspenkis J. Computer-based plagiarism detection methods and tools: an overview[C]//Rachev B, Smrikarov A, Dimov D.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New York: ACM, 2007.
[责任编辑:左芸]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