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关于人类自由的早期思想
陈胜云
[摘 要]早年的恩格斯借助于文学思考人类自由,具体考察了人们争取自由的斗争形式,对现实的不合理性和虔诚主义进行了批判。1841年前后,恩格斯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人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并以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主题切入关于德国社会的思考。1843年前后,在考察英国、法国和德国共产主义流派的基础上,恩格斯肯定了德国“哲学共产主义”,强调共产主义是德国社会走向自由的希望。
[关键词]恩格斯;人类;自由;早期思想
人类自由是恩格斯重点关注的理论与现实主题之一,在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恩格斯借以阐释人类自由的理论范式各不相同。从文本研究看,恩格斯早期对人类自由的思考经历了三个不断发展的理论阶段,即启蒙思想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与哲学共产主义阶段。恩格斯早期关于人类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指明了从人类自由抽象理论关照走向现实人类自由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路径。
一、真理、理性和自由的文学阐释
恩格斯早年借助于文学思考人类自由主题,启蒙思想的核心概念“真理”“理性”和“自由”经常在他的文本中出现。这个时期的恩格斯青睐于青年德意志派的思想,自己也尝试文学创作。虽然此时的恩格斯还没有能力对真理、理性和自由进行系统化理解,但是向往真理、理性和自由的意愿已经跃然纸上。恩格斯这一时期对真理、理性和自由的思考,源自他对虔诚主义的思想反叛。
从现有资料看,恩格斯显然受到他父亲虔诚主义宗教思想的影响,希冀上帝来救赎人类。《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这首诗,主题就是借上帝之名立拯救人类之鸿鹄之志。恩格斯在诗中表达了让耶稣基督走下宝座,并赐予人类以幸福和光明的期许,表达了“你来到这里,是为了拯救人类”①的想法,恩格斯强调的“拯救”是具有现实内容的:让人类摆脱邪恶和死亡,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这首诗告诉我们,恩格斯已然看到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从而希望有救世主来拯救现实世界。
在《咏印刷术的发明》这首长诗中,恩格斯借诗人的表白来清晰表达自己对真理、理性和自由的向往。诗歌赞美印刷术这一项发明创造,希望人们借助此项创造发明,让“真理”普照大地,并让它飞向云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恩格斯相信,“真理”的力量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前进。恩格斯在诗中还强调了理性的人类具有理智的重要性:人们依靠理智便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征服自然,并在宇宙海洋中破浪前进。恩格斯没有空泛地谈理智和理性,而是把这种理性、理智与人的自由相结合,强调人的自由源自人的理性:“‘人是自由的!这欢呼声出自人的理性。”②恩格斯由此由衷地赞美自由:“啊,自由,自由!……未来就在眼前,毫无遮挡!地球从此不再是那副可悲的模样,这里将不再有虚荣、战争和残暴的勾当。……从此大家感到一律平等,勇敢的斗士以不可阻挡的力量,争得自由,激起欢呼的声浪。”③看得出来,在恩格斯的思想初始地,自由和理性是思想的内核,它所指向的却是让诗人极其不满意的现实——不合理的现实和虔诚主义。因此,在此后所创作的《伍珀河谷来信》中,恩格斯已经把理论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现实和虔诚主义。恩格斯相信,只有当我们严肃地批判了非理性的现实和虔诚主义之后,真理、理性和自由才有希望得以重生。1839年写下的《致敌人》和《书的智慧》两首短诗谈到了真理的永存和理性内核,在这两首诗里,恩格斯把“人的理性”当作心灵中“最深刻的词语”④。
可见,1841年以前的恩格斯主要是从文学创作和评论的角度对不合理的现实和虔诚主义展开批判,并对当时人们争取自由的斗争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考察。恩格斯虽然还处于青年德意志思想阶段,但是他考虑问题的视角是趋于现实的,甚至还委婉地表达了对青年德意志停留在空泛思想层面争取自由这一形式的不满。
二、黑格尔和谢林哲学比较中的自由理性
1841年前后,恩格斯已经开始从文学领域跨越到哲学领域,这次思想转换的根本原因,是他意识到青年德意志派在社会变革方面已经无法向前再迈出步伐。
资料表明,恩格斯接触黑格尔的自由和理性等概念始于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前,这从1840年12月写下的《恩斯特人·莫里茨·阿恩特》一文可以看出來。在这个文本里,恩格斯批评德意志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无视历史进步趋势的倾向,这种倾向贬低法国革命的意义,其实际目的是想使德意志民族开历史倒车。同时,恩格斯批评了世界主义的自由主义不切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德意志民族“致力于缔造一个伟大的、自由的、联合的人类”⑤目标,是完全不现实的。这个时候,恩格斯已经比较多地了解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他对施特劳斯、卢格等人思想的历史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所关注的重点已经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恩格斯肯定地指出:“卢格公开地表述了黑格尔主义的自由思想,科本支持他的看法,……荣誉应当归于他们的这种勇气!”⑥恩格斯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德意志应当给予人们以大国范围内的自由的社会生活。这样做的前提是德意志成为一个本民族内部统一的国家,这才是德意志人们未来自由的基础,否则德意志人们自由的社会生活将仅仅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恩格斯向我们表明,他所向往的是“上帝所喜欢的自由的德意志民族”⑦。
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加以更深入的研究,是在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展开的。当时,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成员与恩格斯交往甚密,他们思想上的共通点在于进行思想批判,并期待对社会变革产生现实影响。谢林在柏林大学讲坛上对黑格尔哲学的批评,特别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批评,也促使恩格斯产生了研究黑格尔自由和理性思想的想法。用恩格斯自己的话说:“青年德意志已经过去,青年黑格尔派出现了。”⑧站在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上,恩格斯着手批判谢林哲学。恩格斯批评谢林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谢林在哲学课程授课中把黑格尔、费尔巴哈、卢格等人的思想都归到自己的门下,从而否定了“本世纪哲学的全部发展”,他还“彻底地背叛了自由”⑨。
恩格斯于1842年写下了《谢林和启示》,这个文本的副标题“批判反动派扼杀自由哲学的最新企图”关注的是黑格尔哲学的自由理念。在恩格斯当时的哲学语境中,自由主题是在现实的合理性论证中被引出来的,恩格斯强调的是社会现实的合历史规律性。沿着哲学史的理论逻辑,恩格斯告诉我们,哲学的任务就是理性地理解世界,把世界理解为合乎理性的发展过程是哲学的基本理念。那么什么是合乎理性的呢?恩格斯借用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告诉我们,只有那合乎事物发展必然性的,才能叫作合乎理性;合乎必然就意味着合乎理性的观念,必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恩格斯还没有十分清楚地给我们解释黑格尔理念,但他开始尝试让自由哲学走向社会现实,并且相信:黑格尔哲学的自由理念,具有理性地认识实存并不断走向现实的潜能。
有趣的是,与同时期的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人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恩格斯告诉我们,人类理性认知经由自然界回到自我意识,就如人们在自己的头上戴上自由的桂冠,这时候人们便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一切实践活动。但是自我意识仅仅是自由实现的重要环节,却不是自由本身,自我意识实现为自由还必须牺牲自己,这便是自我意识的凤凰涅槃。恩格斯指出,算数形式的“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只新的圣杯”,人类将成为圣杯骑士,“继之而来的那天去解决自由的千年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将成为“自由人”⑩。
三、“哲学共产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实现
1843年前后,受到威廉·魏特林、莫泽斯·赫斯等人思想的影响,恩格斯开始接触到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这一阶段,恩格斯在考察现实社会矛盾问题过程中分析共产主义,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之下首次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文本看,恩格斯在发表于《德法年鉴》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已经开始从现实批判的理论视角出发,审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所对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恩格斯明确指出,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私有制存在的科学,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则是私有制。由此,恩格斯确立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理论前提,初步找到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和生产过程的现实历史基础。正是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恩格斯初步阐明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在写于1843年10月前后的《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一文中,已经在比较和分析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的共产主义不同流派。恩格斯总结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立场及其历史必然性:欧洲三个文明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新时期最为迫切也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历史趋势,是以社会财产公共占有为基本原则,推动现实社会制度的彻底革命。恩格斯强调,这个结论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单独得出的结论,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共产主义并非英国、法国和德国中哪个国家,因为其特殊的社会状况所引起的偶然性历史结果。相反,共产主义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实际情况所具有的前提中不可避免地得出的必然结论”,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意义。
但是,恩格斯告诉我们,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所产生的共产主义流派是有所不同的。英国通过社会变革实践而产生了共产主义,是国内贫穷和道德败坏催生了共产主义。法国通过政治理念的变革而产生共产主义,由于人们发现启蒙所倡导的政治自由和平等并没能现实地满足人们的相应要求,所以,人们用人人平等和社会自由等理念丰富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德国人通过哲学思考全面论證了共产主义,德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对哲学原理的思考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恩格斯认为,德国人的共产主义因为有哲学作为基础,因此显得彻底而全面。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德国的共产主义者还必须从英国学习更多的经验,而法国共产主义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对德国共产主义有所帮助。
在恩格斯看来,由黑格尔自由理念,到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再到现实自由的争取,这是德国哲学共产主义的自身发展逻辑。恩格斯把马克思、赫斯、卢格和海尔维格都看作是德国哲学共产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并且判定:“哲学共产主义”已经在德国得以确立,而且还将永远确立下去!不仅如此,恩格斯还表明了积极对待共产主义的基本态度,那就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对社会改革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创办新的期刊,保证一切拥护共产主义的出版物的传播。”
由此可见,恩格斯对人类自由的早期思考,在具体的思想发展阶段呈现为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理论重点,但都充分体现了基于社会现实推进理论建构的基本路向。这既是恩格斯能够不断实现理论超越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指引。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6、37、68、271、273、281、446、329、39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494页。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