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德教化研究
摘 要:《名公书判清明集》人伦门中判词往往遵循着“教化为先,刑罚为后”的理念,反映了宋朝教化的盛行。宋代教化思想通过国家推广,民间修学院和家庭内家训等方式学习教化,使得当时形成了一股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当今社会之中学校“重智轻德”,社会转型期人民心态浮躁,传统家训的断层导致了教化的缺失,并出现了一系列的事故。借鉴宋朝经验,建立一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化体系回归淳朴的社会。
关键词: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道德教化;家训
1 清明集的教化研究
《荀子·王制》中,“……劝教化,趋孝弟……乡师之事也。”,“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是对“教化”的阐述,它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养性,中心思想为仁、孝、悌、忠、信。教化通过家训、乡规民约、日常读物及通俗文学作品来改善社会风尚,稳定社会心态,变化提升精神人格。
1.1 教化在判词上的体现
下表罗列出了《清明集》人伦门中优秀判词的案例,展示了案件处理理由和处理措施。
在判词之中,经常会出现“教化为先”、“厚人伦,美教化为第一要义、“入孝出悌,追还淳古之风”这些词语,反应了判官将自己所管辖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化作为自己的职责,也即从国家方面重视道德教化。同时以上的案例判词之中考虑母子恩情免去子醉,通过言语来感化兄弟双方都体现出了判官在审理家庭纠纷案件时,都注重对于纠纷双方的道德教化,希望能够以和谐的方式解决纠纷并且能恢复到原来美好的家庭关系,并非单纯的追求审理案件的准确、效率。
1.2 宋代教化实施的措施
1.2.1 国家推广
伦理教化的最主要途径是官学教育。国家倡导的官学教育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注重通过公平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文人指明一条通向皇权统治阶层之路。肯定的是,儒家坚持“学而优则仕”的选贤主张,通过科举制度的制度保障,改革考试内容,极大地稳固了皇权统治的社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在思想上的引领和控制作用,为教化思想的发展、实践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2.2 民间普及
北宋时期振兴官学的同时,民间办学组织兴盛,各地私人竞相创建书院,士人读书求学的机会又明显增加了。在民间一般是由学者创办的书院,鼓励全国各地的弟子们都可以前来学习。书院教育促使人们形成良善的道德品格和风气,弘扬、普及核心道德价值,传播渗透道德教化精神思想,规范庶民修身行为,做到言忠信、行笃敬。私学教学更加使得教化在民间传播和发展。
1.2.3 家风教育
家作为古代中国基本单元,家风教育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和教育方式以及家族影响有关,这就意味着家会直接接触到的教化任务。家风教育会奠定个人的气节、品行等,于家于国,影响深远。强调慎独、诚意、修身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教育通过典籍、语言文字等教育载体,使儒学的教化理念与庶民社会生活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影响人们外在的行为方式。
宋代推行教化的措施,就“孝道”为例:(1)在国家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国策,劝诫官员重视孝道、多尽孝行,同时旌表孝行、打击不孝,在社会中营造“孝”的氛围。(2)学校方面,期望通过道德熏陶与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作为百善之首的“孝”,学校更是通过教材编写、日常生活感悟等形式向学生倡导孝道理念。(3)家庭方面,家庭成员也将“孝”作为核心的训诫内容融入到的家训、家规当中。
2 当今社会教化的缺失的原因
从社会热点事件来看。2018年的“12.2”持刀杀母案以及湖南衡南县罗某杰因家庭纠纷将父母锤伤,伤势过重而死亡。两个都是14岁不到的未成年,对于父母生养的恩情如此决绝,对于父母完全没有感恩。
2.1 学校教化功能的弱化
中国学校向来注重道德教育,而现实状况是那些具备道德教化作用的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至上论的评判标准”导致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同时,这种“成绩至上”的教学观念使得学校逐渐地忽略了对于学生道德、品行的教化,思想道德教育这些课程沦为形式。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殴打师长,欺凌同学,甚至辱骂、伤害家人这些有违伦理的现象。
2.2 社会道德领域发生着显著的变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呈现两重性和复杂性的鲜明特点,“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从社会转型的背景来思考道德的发展会发现,在经济利益关系发生转变时,道德也正经历着变革。其现实表现为道德建设的整体性困难状态,无论社会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面临着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困境。
2.3 优秀家训传承的断层
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影响了青年千百年的儒家伦理文化被看作为封建糟粕并列入“四旧”的范畴,甚至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也被认为是应该摒弃的内容。战争年代下家族分崩离析,传统的家训文化也出现了断层。进入和平年代之后,传统家训的内容与社会现状脱节并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家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尊老爱幼”等优良的家训家风现在成为了家长及老师思想教育的口头禅,却对当代的青少年们没有教育意义,这就是传统优良家训传承的断层现象。进入新社会以来,多数家庭实际上跟随时代的发展及国家的政策形成了一些新的家训元素,如民主、平等、法治、独立等,可是没有以文字形式记录形成完整的家训作品,因此没有得到强调与认同,优秀传统家训发展链条断裂。
3 宋代教化的意义及对当代的借鉴
3.1 教化的意义
宋代的儒家思想教化弥散在政治、社会、家庭等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场域之中,思想教化也成为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儒家教化活动与政治权利相联系被吸纳至国家治理,在选官制度、法律制度等国家政治制度都有所体现,百姓更愿意接受儒家思想教化,因此它有着统摄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教化也有著道德感化的一面,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信等内在价值又得到了平民百姓的接受和认可,体现出关照现实的温情。
董仲舒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教化在宋代一直发挥着规范个体来服从群体,避免社会纷争,整合家庭、家族、民族共同体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人在教化过程中同自然、社会相联系,宋代通过家训、乡规民约、日常读物及通俗文学等多种途径教化百姓,在教化传播的同时影响着人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品格的和谐发展。
3.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化模式
作为借鉴,现代的教育模式应该强化教育引导,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西汉的教化提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通过三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教化目的。首先,学校是教育教化的根本,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其次,家庭教育是基础,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家风家训传承,个人的道德修养受到了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训家规作为家庭教育载体之一,发挥着教育规范个体行为、减少家族纷争,家庭内部可以指定严谨优秀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进行教化教育,培养伦理道德观念和伦理行为规范,并引导他们对自身社会角色目标进行正确认知,及时转变和调适角色地位,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化教育目标;最后,社会教育是保障,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效果。人的存在具有社会性,人的各种活动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具有终身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建设对现代教化提供保障。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使人们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发挥三者之间各自的优势,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层次,协调推进,共同学习优秀的道德教化思想,形成和睦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校.名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丁根林.略论儒家伦理普及教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0,(3):91-96.
[3]吴新颖、严培.儒家教化本质及当代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3-55.
[4]陈赟.政—治、教—学与文—化——古代中国政治正当性思想的一个向度[J],学海2007,(2):73-77.
[5]冯天瑜、周晓明、周积明.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96.
作者简介:王德红(1997-),男,汉族,河南濮阳人,海南大学研究生,法律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