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孙晓敏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基础的小学语文来说,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对小学语文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可行性策略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综合能力 有效性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在给予学生充分阅读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同时,也能在独立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还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这不仅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还是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中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虽然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多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改教学理念把握不准确,让閱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这也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执行的教学理念标准,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指导方针。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是在转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真正践行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却不能准确地把握新课改要求和阅读教学理念,让阅读教学改革不能真正地有效实施,让小学阅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毕竟制定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例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研讨教材的基础上,再设计教学目标,而大多数教师却跳过了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读懂。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
尽管“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但在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来进行自由阅读的状况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课堂教学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缺乏阅读主动权的学习,自然不能真正地做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解读,也不能充分的挖掘出自身的领悟和感受。而且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大部分阅读文本以名作、名著为主,在不能很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再加上一定的阅读任务,更是让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备受打击。
3.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单一,阅读内容不能突出重点
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环节的阅读问题设计来说,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决定了学生对于文章梳理、理解的速度和质量。但在现实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却把重点放在了问题的数量而非质量上,过多的数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疲于应付,形式单一的问题设计,也让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兴趣缺失,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其次,片面追求阅读教学的广度和范围,忽视教学重点的深度挖掘与讲解,会导致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教学重点相脱节,学生难以牢固地掌握重点知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1.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一成不变的教学观点和阅读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阻碍了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阅读教学理念接受能力,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研究新课改和现代阅读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并在充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综合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计划有序进行的过程中,让每个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帮助学生掌握灵活多变阅读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效率、质量才能真正的达到有效的提高。例如,精读与泛读、快读与慢读等,都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时经常使用的阅读方法,在进行不同文本的阅读时,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改变过去小学生阅读效率低的状况。
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开始阶段,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培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基础的牢固性,也对学生未来语文阅读综合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学情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阅读。在学会放手的同时,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自主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也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自主阅读途径,从而在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真正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