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

    [摘 要]当前,部分硕士新生无法顺利适应本研角色转换,在科研学术、生涯发展、理想信念等多个方面遭遇新生适应性问题,影响到了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此,需要通过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建设,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保障“价值引领”与“专业建设”的同向同行。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来提升专业素养,二是通过凝聚专业精神来促进生涯发展,三是通过推动知行合一来牢筑理想信念。

    [关键词]德育共同体;研究生;适应性教育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教育工作者需把握住学生“本研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强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为此,我们引入高校德育共同体建设的视域,以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为抓手,从科研学术、生涯发展、理想信念等多个维度探索提升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的路径,为培育德才兼备的专业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研究生适应性问题的产生

    1.本科生向研究生角色转换诸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常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校学生的人格成长与角色转换进行剖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者往往将研究焦点集中于“高中生-大学生”间的角色转换,却忽视了另一段重要过渡期——硕士新生面临的“本科生-研究生”角色转换(以下简称本研角色转换)。本研角色转换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对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相异之处加以剖析,阐明本研角色转换的诸要素。

    首先,从科研学术的角度,研究生需要完成从“学习者”向“学术研究者”的转变。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有着显著区别。本科教育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以教师课程教学作为基本教育形式,以课程成绩作为主要评估手段,而研究生教育則注重科研学术能力培养,以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指导作为基本教育形式,以学术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为主要评估手段。从本科生被动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转向研究生自主探索式的“学术研究”,与其说是一种渐进式的知识积累,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模式转变。硕士新生必须尽快适应研究者的全新身份,在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融入科研共同体,寻求创新突破点。

    其次,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研究生需要完成从

    “综合型人才”向“专业型人才”的转变。考察课程教学环节中的学分配比情况,能够发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间的另一重要区别:本科生课程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包含有大量的综合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部分高校近年来更是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与综合素养。相应的,研究生课程更为专业化,不少研究生课程采取了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聚焦学科前沿问题。可见,与本科教育较多鼓励学生朝向多元方向发展不同,研究生教育有着更为强烈的聚焦性与指向性,以培养学科内、行业内的“专业人才”为目的。硕士新生必须尽快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成为高质量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最后,从理想信念的角度,研究生需要完成从“价值认同”向“价值践行”的转变。在树立理想信念的问题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样有着显著区别。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确立人格统一性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因此,针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重点放在建立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价值与复杂社会局势的冲击下坚定理想信念。相应的,研究生无论在心智发展还是专业素养上相对本科生都上升一个台阶,需要在确立价值认同、树立价值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价值追求有机融入自身成长发展过程,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研究生新生需要尽快在专业发展与价值追求间寻求平衡点,思考如何将个人成长发展有机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2.本研角色转换与研究生适应性问题的产生

    首先,是在科研学术方面遭遇的适应性问题。梳理近年来对于“考研热”的相关研究会发现,当前学生的考研动机中,占比最高的是“提升就业质量”①或是“提升发展空间”②。不少学生出于对未来工作薪酬与就业前景的考虑选择攻读研究生,对于科研学术本身并不抱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在笔者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研究生阶段科研感兴趣的比例仅占学生群体总数的1/3左右,且近50%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科研任务只求能毕业。这类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与“学术研究”间的跨越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自身的科研学术能力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评估。与此同时,一些研究生导师也缺乏对硕士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关注,忽视了对硕士学生的科研学术方法指导。

    其次,是在生涯发展方面遭遇的适应性问题。受到考研热潮所影响,近年来抱着从众心理参与考研的学生人数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仅仅是因为害怕踏入社会,想要在校园的“象牙塔”与“避风港”中多停留一段时间。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对于自身未来发展有着短、中、长期的分阶段规划的学生仅占总数的两成,大部分同学都不具备结合自身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进行长期生涯发展规划的能力。

    最后,是理想信念方面遭遇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生年龄增长使得他们更为直接地遭遇各种生存压力,例如生活成本、赡养长辈、婚恋问题等。调研显示,四成左右研究生在求学期间因遭遇上述各种问题,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压力。与此同时,学校层面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还不够,无法有效应对研究生群体遭遇的精神困惑。

    要切实解决硕士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必须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个角度同时入手,切实提升角色认知,促进角色转换。

    二、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的提升——以高校德育共同体建设为视角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理念与高校德育共同体建设

    共同体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学研究。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共同体界定为“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关系”③。共同体中成员具备共同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与归属感。教育学探讨往往将大学看作一种“学术共同体”与“知识共同体”,承载着促进学术研究、传承知识与文明的重要职能。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专业教育的任务,而是被更为明确地置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包含清晰的政治要求与价值依归。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就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来对待。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就必须以“教育共同体”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德育共同体”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明确新时代下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内涵:高校教育者群体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工作目标,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工作原则,在资源共享、队伍协作与媒介创建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与强烈归属感的有机体。

    德育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路径,可遵循三全育人方针展开。必须坚持全员育人,明确思政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各支队伍各自育人职责,积极组建协同工作团队,确立协同联动机制,提升各支队伍的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必须坚持全过程育人,把握高校人才培养重要时间节点,深入高校学生生活空间,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全覆盖。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围绕十大育人体系的要求,推进“大思政”格局,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路径,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那便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统领性地位,推动“价值引领”与“专业建设”的同向同行。一方面,德育共同体建设能够提供出一条“自下而上”的育人路径。通过德育共同体的建设,高校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与内在成长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将价值引领工作融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过程,引导学生在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化道德涵养。另一方面,德育共同体建设能够提供出一条“自上而下”的育人路径。通过德育共同体的建设,高校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以共同价值追求引领专业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各自所在学科的传承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有机关联,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而不懈奋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两条育人路径,同时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共性塑造,同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提升,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2.以德育共同体建设提升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

    首先,德育共同体建设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价值获得感,改善受教育者角色认知失衡的现状。这对于化解硕士新生在科研学术、生涯发展与理想信念方面遭遇的适应性问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德育共同体建设强调要围绕不同专业特色,积极凝练不同学科专业各自所包含的核心价值与专业精神,这一工作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内在成长发展的“痛点”,引导硕士新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体悟科研学术路径方法中包含的价值理念,领会学科专业发展中蕴含的思想文化要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认同感与价值获得感。因此,通过加强德育共同体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深入学生生活世界,贴近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模式与生活状态,顺利渡过本研角色转换。

    其次,德育共同体建设能切实推动研究生适应性教育的长效化与系统化,改善教育者对本研角色转换重视不足的现状。德育共同体建设包含“自上而下”的育人路径,强调通过以共同价值与共同理念规范与引导各具体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这些育人效果,也能为高校积极推动硕士新生适应性教育,深入开展针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基本工作思路与工作模式。德育共同体建设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纳入立德树人宏观视野中,通过加强资源整合、队伍建设与环境构建,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德育要素,加强对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研究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奋斗目标加以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以德育共同体建设提升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的具体路径

    1.激发内生动力,提升专业素养

    高校应通过加强德育共同体建设,协同各支育人队伍,全面开展针对硕士新生的科研学术基本能力的训练,围绕其内在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科研学术热情,为学生日后的科研学术的发展进路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要解答共性疑难。硕士新生在学习模式调整与科研学术方法上存在不少共性问题,如学术方向选择,学术热点追踪,文献检索整理能力,等等。高校需依托德育共同体建设,归纳总结硕士新生在科研学术上的常见疑难问题,整合各支育人队伍的力量来开设基础课程、指导讲座等适应性专题教育,引导新生掌握科研学术基本方法,提升科研意识与学术敏感度,顺利完成从课程学习向科研学术研究的转变。二是要完善个性化指导。研究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对于研究生角色的认知程度也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依托德育共同体建设,采取深入开展个别调研、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不同学生个体在本研角色转换过程中遭遇的具体状况与产生适应性问题的具体原因,开展分级分层的个性化指导。针对那些对研究生角色认知不明确的学生,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术兴趣、提升专业认知上,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状态;针对那些角色认识相对清晰的学生,可将重点放在培育科研学术视野,鼓励学生关注探索学术前沿问题,达成科研学术能力的全面提升。三是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建立以硕士生导师为主体,以其他各支育人队伍为辅助的科研学术指导体系。研究生导师队伍应依据《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不仅要积极开展科研学术指导,也要及时关注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况,加强对于学生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研究生辅导员等思政工作队伍,应积极发挥其协同联通的枢纽功能,推动育人资源的梳理与整合,加强各支育人队伍的沟通与反馈;教学秘书等行政管理队伍应做好资源支撑,确保科研学术指导的全面覆盖。多管齐下,构建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研究生科研学术指导机制。

    2.凝聚专业精神,促进生涯发展

    为了帮助硕士新生完成角色转化,高校应依托德育共同体的建设整合各界育人资源,梳理知识传承与学科发展中包含的内在逻辑,挖掘不同专业各自蕴含的文化精神,提升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将“专业型人才”作为自身生涯发展的核心目标,为成为专业、行业内的高质量专业型人才而不懈奋斗。

    一是促进专业精神培育。在源远流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各个专业学科会形成各自独特的专业精神。如自然科学要求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人文学科要求的反思精神、辨证精神,等等。这些专业精神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也对从事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内在人格成长与长期生涯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高校应积极探索专业精神教育的多元途径,不仅要梳理总结各个专业学科发展过程中蕴含的优秀价值观,更需要将其融入基础课程设计、日常实践活动、校园环境构建等多个层面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领悟专业精神,促进内在成长。二是强化研究生生涯指导。当前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要求,对于推动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开展研究生生涯指导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对接

    “四新”学科建设要求,指导硕士新生将科研学术成长与未来职业能力提升融会贯通。为此,高校需积极推动研究生导师与思政教师、生涯指导教师的协同育人,组建专业化的生涯指导团队。通过挖掘专业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功能与能力培育功能,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激发研究生以专业素养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三是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与本科生习惯于以个体为单位开展学习不同,研究生往往会参与到实验室、课题小组等以硕士生导师为牵头人的科研学术团队中。高校应充分重视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挖掘与发挥科研学术团队的文化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术传承、协同创新、联合攻坚的过程中感悟科研学术过程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升学术共同体归属感与专业认同感,为学生的学术成长与生涯发展搭建优质平台。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依托学术共同体建设,推动“学术先锋”“科研先锋”等杰出师生的表彰与宣传工作,发挥其价值引领功能与榜样模范力量。

    3.促进知行合一,牢筑理想信念

    一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贴合研究生的成长發展需求,解决研究生的实际精神困惑。不仅需要占据理论高地,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传播,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与不同学科专业的具体问题相关联,与学科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热点相关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引领力。为此,高校需依托德育共同体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协同合作,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合作讲学等多种形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精准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二是发挥协同创新机制的育人效应。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各高校需积极围绕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与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校需充分发挥德育共同体的协同联动功能,以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项目等各类协同创新机制为平台,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交流,引导研究生走出“舒适圈”,积极关注不同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效应,提升研究生的大局意识与宏观视野,拓展研究生以专业知识与能力服务社会发展的路径。三是挖掘各类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日常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知行合一,促进价值实践有着重要作用。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的实践活动,应将重点放在提升学以致用意识,促进知行合一的能力。为此,高校应积极发挥德育共同体的组织协同功效,依托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科研团队、学术团队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来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思考将科研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资源的路径与方法。通过挖掘各类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立足专业、放眼时代,为成为促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编号:2018-dycx-108,2018-dycx-208

    注释:

    ①雷云,雷善玉:《高校硕士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的调查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4期。

    ②袁熙贤,邱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新生适应性的研究——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期。

    ③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页。

    ④彭宗祥,汪力:《德育资源的双重属性与德育的双重性》,《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5期。

    (魏东系上海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讲师;汪力系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讲师;李晓庆系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团委书记、讲师)

    (责任编辑? ?周? ?巍)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