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两门课程的教学都会向学生传递一些積极正面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是将学生培养成良好个体的教学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融入与渗透一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这不仅能够很大程度地延伸与拓宽课堂教学的范畴与维度,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探讨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以期将学生培养成更加积极向上的独立个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8-0028-02

    引 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灵活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这需要教师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并善于进行合理的教学延伸与拓宽[1]。两门课程间本来就有很多融合与共通之处,教师在组织与构建课堂时,要善于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共性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一、展开有效的教材内容延伸

    对两门课程进行教学融合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首先,这能够让原有的教学内容得到合理发散与延伸,有助于学生吸收、掌握更多知识。教师遇到一些特定的阅读文章,在给学生分析解读教学范本时应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放。教师不仅要基于有效的教学过程来保障学生在语言层面就文本进行良好的分析解读,而且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传递的观点、主题和表达的思想,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在结合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是当文本可以体现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能够融入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思维发散。这样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学习的整体趣味性更强,而且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受到更加积极正面的引导与启发。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是教授语文知识的课堂,同样也是道德法治教育的先锋阵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如在讲解《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向学生强调时间的重要性,为学生讲清楚一分钟、一小时可以做哪些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这个教学过程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又能够让学生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结合,能够从文本分析出发给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这样的课堂组织与构建形式既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而言,这才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积极价值观

    在讲到一些具备一定深意、需要学生用心理解和品读的文章时,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这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思考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建立。教师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在分析解读文章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情境,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放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学习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简单写一写读后感,这会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体验。在启发学生思维和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观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留意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当发现学生进入一些认知误区,或者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合理时,教师应当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并潜移默化地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也是一种在语文课堂上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和思维上的启示。

    比如,学习完《狐狸分奶酪》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读后感。学生在习作中表达了各种感受和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诚实的人会被人欺负,不诚实的狐狸最后却分得了最大的奶酪,因此他们觉得偶尔不诚实没有关系。这样的观念明显是错误的,如果一直保持这种观念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引导,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纠正他们的思想。这其实就是二者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融合。这种教学方法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又使学生不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及时得到了纠正,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开放多元的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组织更多开放多元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这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多元学科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而且会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可以基于活动的展开来综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基于一些特定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一些好的行为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学习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地成长。

    比如,在开展低年级“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模拟过马路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来玩“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小游戏。这里要求学生不仅会唱歌,还要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教育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从这个主题出发,给学生讲述一些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让学生多了解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丰富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尤其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事物的更深层次,从而引发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就能够明白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恶果,今后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融合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充分渗透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要让自身的教学思维变得更加开放,并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主题给学生组织更多轻松有趣的实践活动。这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又给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更大的渗透空间,让两者的融合得以更好地落实。

    结 语

    推动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探寻方向。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在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组织与构建时有意识地促进二者的融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散与延伸,让学生在学习很多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方式。这才是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具备的综合能力,通过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可以很好地取得这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刘周长.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J].内蒙古教育,2018(10):34-35.

    作者简介:林亚芹(1981.1—),女,江苏东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