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从教师向幼儿传递”的教研

    吴燕

    

    

    

    自从参加“幼儿教师科学领域专业成长的支持策略研究——以生命科学教育实践为例”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发现老师们的积极性日渐浓厚,自然角中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多,除了以往经常出现在自然角中的鱼和乌龟,蜗牛、螺和蚕等我们从未涉足过的小动物也成为了养殖内容,原本平静的自然角热闹了起来。然而一次进班中与老师的对话,让我感触颇深。

    “哟,你们班养蜗牛了?”

    老师兴奋地回答我:“对呀对呀!”

    “为什么要养蜗牛呢?”

    “我们之前进行了调研,孩子们都说想养!而且我们觉得这个也比较好养,就养了!”

    “通过小蜗牛的饲养,孩子们能够得到什么经验或者得到哪些收获呢?”

    “这个,比如他们能够观察它的外形,能够看到它吃什么拉什么,还能够清洗小蜗牛,学着照顾它!”

    “嗯,你从蜗牛外形、饮食特征和饲养方法三个方面对活动的目标进行了表述,那么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这些内容我们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才能使幼儿在饲养它的过程中,获得这些经验呢?”

    面对我的提问,老师有些愣住了:“方式?我们好像没想太多,这个真得好好想想。”

    这段对话使我反思自身工作中的盲点和不足:我只是鼓励教师进行自然角创设的各种探究与实践,但却没有给予教师相应的支持;作为保教主任,我应该引导她们不仅关注到表面的“热闹”,还要牢记,任何一个动物、植物的投放都应具有相应的目标;作为老师应该在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从而发挥自然角的真正价值!我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教师完成“知识向幼儿的传递”。

    通过观察与分析,我发现教师在进行自然角创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优势与不足。

    优势: 1.能够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并依据其兴趣点进行相应动植物的养殖活动;2.对于自然角探究活动热情很高,愿意积极投入到该项研究活动之中。

    不足: 1.探究点捕捉不到位;2.观察内容不明确;3.经验的获得途径单一。

    结合以上问题,我先后查阅了教师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策略等教师成长类文献资料,以及《支持和引导幼儿的科学探究》《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等科学领域专业书籍,并在此基础上对照我园教师在自然角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了教师知识经验获得方式、幼儿园目前自然角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教研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与思考后,设计了以“通过观察类型再看动物饲养活动计划”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力求通过教研,引导教师在自主搜寻所饲养动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将个人知识经验进行转换,以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进行目标的设计及饲养计划的实施。

    在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始了。为使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从“我知”到“你知”这一知识传递过程,我们将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了4个环节,分别是:知识分享时刻、观察类型再学习、由“我知”到“你知”的思考与讨论、案例聚焦提炼智慧。通过经验共享、小组讨论、组间质疑、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如何确定核心经验以及如何将核心经验渗透到探究过程的问题。

    知识分享时刻

    充分的准备后,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始了。首先我们请三个年龄段的教师将自己事先收集到的关于“鱼、蜗牛、蚕”三个动物的相关知识经验进行分享。如图所示。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金鱼的演化历程、分类以及易于饲养的品种、饲养方法、外部形态;了解到蜗牛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生理特点及动作表现;了解到蚕一生要经历的几大过程、身体特征、动作特征、生存环境以及一生中进食桑叶的多少……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物,却蕴含着如此之多的知识。面对这些知识,在感慨之余,我们的问题逐步聚焦——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幼儿可以接受的?我们又应该用何种方法帮助幼儿了解这些知识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了接下來的学习环节。

    观察类型再学习

    在自然角的活动中,观察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然而面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需要掌握的核心经验,什么样的观察类型更适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运用呢?针对老师们集中的困惑,我们以表格的方式,对观察类型进行呈现,以帮助教师明确个体观察、比较性观察及长期系统观察的定义及其特点,为教师修改动物饲养活动计划奠定理论基础。

    在该部分的学习中,我提出两个问题:“通过观察特点,可以看出这个观察类型适用于哪个年龄班吗?”“同样都是比较性观察,中大班观察上的不同点是什么?”以此引导教师不仅了解每一个观察类型的定义,还要思考每一种观察类型在不同年龄班的运用特点。

    由“我知”到“你知”的思考与讨论

    接着我们步入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点环节——由“我知”到“你知”,修改完善饲养计划。这个环节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饲养动物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幼儿哪些经验”“在这些经验的给予过程中,用哪些方法更适宜,更利于幼儿获取这些经验”, 通过4个步骤——“小组讨论提出目标核心词及主要实施环节”“组间质疑并补充建议”“组内反馈及修改”“小组陈述发言”来完成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教师间的沟通,确保研讨效果,我们在环节的设计上采用了“世界咖啡”这种集体对话、交流的方式。“世界咖啡”源自美国朱安妮塔·布朗及戴维·易萨科的著作《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会谈方法》一书,它的主要精神在于,通过营造一个安全、平和的环境,让学员针对特定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使人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核心目标及主要环节。将教师按年龄班分为三组,结合上述两个核心问题,对“鱼”“蜗牛”和“蚕”的饲养计划进行修订。在这个环节中,每组需要选举桌长,然后在桌长的带领下针对各自的选题,确定核心目标以及主要活动环节。

    2.组间质疑及补充建议。在这个环节中,桌长留在本组不动,其他组员转组。桌长需要向来访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成果,然后听取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记录纸上记录下他组成员给予本组的意见及建议。由于本次活动我们分为三组进行,因此这个环节需要重复三次,以便每一组都能与其他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在相互质疑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3.组内反馈及修改。小组各成员返回本组,听取桌长对各组建议的反馈,在再次思考、修改的过程中,对本组的饲养计划进行再次完善,从而达到每位成员都满意的效果。

    4.小组陈述发言。由桌长代表本组进行小组发言,向其他组老师表述本次计划制定的依据以及具体环节中修改及完善的地方。

    整个过程,我们关注的是组内成员与组外成员经验的碰撞与对接,鼓励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打破传统的年龄班界限,倾听不同的想法、见解,碰撞不同的观点,在分享与接纳的过程中,收获集体的智慧,以促成两个思考问题的解决及饲养计划的完善。

    附:小组计划

    案例聚焦提炼智慧

    通过三轮的讨论,可以看到在最后计划的呈现上,教师已经开始关注目标及幼儿核心经验的确定,以及选择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获得这些核心经验。可以说,这些都是教师讨论后的感性经验,那么如何对教师的感性经验进行提炼,使之转化为具体的策略与规律性的方法呢?

    在提炼智慧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教师自身知识经验与幼儿能理解的知识经验间的权衡与对接;2.灵活运用不同的观察类型,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3.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究,关注幼儿的探究兴趣点,有意识地引导其将探究兴趣向探究意识、探究能力转变。

    在这三个要点中,前两个要点通过今天老师们的学习与讨论,已经基本解决,并能够落实到计划之中,但第三个要点的理解就有些困难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里蕴含着三个关键点:自主探究、探究兴趣点、有意识地引导。该怎样使老师理解这点在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呢?在查阅资料后我们选择了《支持和引导幼儿的科学探究》一书中《蝌蚪和青蛙(小班)》这一案例,通过明确自主探究定义、案例阅读、教师关键行为及语言的分析等方式,使教师理解在自然角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将探究兴趣向探究意识、探究能力转变。

    1.提问(启发式、目标式、求证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并根据幼儿的观察、思维特点,确定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目标及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的核心经验有哪些;

    2.投放相应的工具,引导幼儿掌握运用工具进行观察的能力和经验;

    3.等待和持续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持续关注幼儿观察过程中的探究行为,运用自身行为、提问等方式鼓励幼儿有意识地观察。

    有了具体实践案例的支持,老师们在教师知识经验向幼儿知识经验转化的过程中又多了一个可依据、可借鉴的抓手,让表层的概念更加生动、更具实操性。很多老师在活动后纷纷感慨道:原来饲养活动是可以这样进行的!

    反思

    饲养活动是可以这样进行的!短短一句感慨,反映了老师对教研活动效果的评价。回顾此次活动不难看出,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至少应该关注到以下三点。

    1储备相关专业知识

    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我们不仅要找准问题,更应该学习掌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例如针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策略,我有目的地查询了相关的论文、文獻,以确定更适宜本次活动的教研方式;针对科学领域核心经验及教育教学策略,我认真翻阅了科学领域专业书籍……正是有了这些有目的的学习,本次教研活动的设计才能做到目标准确、环节清晰、策略得当。

    2把握教师学习特点

    业务管理干部一定要了解教师的学习特点:其一,学习过程中易受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影响;其二,具有针对性和功利性,“学以致用”是其参与教研及学习的动力。这两个特点提示我们在教研过程中,既要关注到教师的原有经验,又要关注到教研内容对于其今后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的推动性。正如这次教研活动中,在对同一问题的反复研磨中,老师分享各自的原有经验、共享他人的新经验,看似简单的走动却连接起了不同的观点,最后得出大家共同认可的饲养实施计划,尊重了教师学习中“易受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影响”这一特点;而对实际案例《蝌蚪和青蛙》的具体分析,恰恰又满足了教师“学以致用”这一学习特点,使教师通过有效的案例分析、讨论,解决了其在计划实施中"教师引导作用发挥"这一问题,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操作中的抓手。

    3具备引领提升能力

    研后必思,思后必悟,悟后方可行!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即为梳理清楚,作出决断。那么在老师研讨之后的“理”和“断”,考验的就是业务干部的引领提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先期进行的知识储备,我认为作为业务干部还需要从以下两点做好引领与提升:首先,结合教研目标,思考并确定教师需要从中获得的必要经验; 其次,细致解析教师需获得的核心经验,使教师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开展好教研活动是每一位业务干部的必修课,更是提升个人业务能力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抓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