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实践解码
周阳
【摘? ?要】写字教学要追根溯源,突出字理,渗透汉字文化;要依据科学,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初步梳理,真正展开学习写字的过程;要以生为本,强调学习方法的迁移,注重知识组块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统编教材;写字教学;实践
统编教材对于写字教学非常重视,在编排教学内容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体有效的实践方法。如何基于统编教材,展开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倚靠基础:追根溯源,传承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写字教学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突出字理,渗透汉字文化
从字理入手,溯源析形,晓义明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指出:“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会联想到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汉字属于深层记忆。”
如对于“冬、各、故、放”这几个字,学生常常把“攵”和“夂”混淆。其实“夂”是“止”的倒写,与人脚及行走有关,而“攵”的象形表示手拿木棍等器械。从字理出发展开写字教学,学生在写字时就不容易写错。
再如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中的“果”字,它的笔顺是难点。教学时从字形演变入手,出示“果”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到现代的楷书,学生就能形象地感知“果”的本义: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教学“果”字的书写笔顺自然就轻松了,因为写好“曰”之后再写一个“木”,符合字的意思。
如此种种,学生渐渐发现汉字更多的奥秘,对学习汉字产生了兴趣。从掌握汉字书写来讲,突出字理教学,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有效减少错别字,学会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等。当然,有些汉字不一定适合渗透字理,并非教学每个字都要讲解字理。
(二)强调观察,渗透审美教育
原始先民们面对世界上的种种现象,以体验的方式逐步完善了文字体系。汉字之美,在于它不仅有审美原型可追溯,还是象与意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写字教学中又如何显现汉字之美呢?
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要学写形近字“象”和“家”。通过对“象”和“家”的篆书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象”能看出长长的鼻子和象牙,而“家”的下半部分是一只大腹便便的猪,“家”的本义是畜养生猪的稳定居所。这样有趣的字形,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形近字“象”和“家”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学生通过学习就能明确地予以区分。这样,汉字独特的艺术之美展现在了他们面前。此外,写字教学还能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独特的线条之美、结构之美。
二、抓住关键:依据科学,遵循规律
汉字学习要科学化。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为《汉字教与学》一书作序时说:“科学化就是按规律办事。科学的汉字教学是两种规律的综合体现:一种是汉字本体构造和使用的规律,另一种是学习者接受汉字教育的心理认知规律,二者舍其一,就谈不到科学化。”换言之,教法要适合汉字的特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尤其对难学的字,教师更要用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
(一)依托教材提示展开教学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循序渐进。统编教材给了教师相关提示。
1.一、二年级教材的最后几页有相关附表。如《常用笔画名称表》《常用偏旁名称表》《写字表》《词语表》。
2.一年级上册每个生字都标明了笔顺,一年级上、下册学习新笔画都有提示。
3.一、二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中有针对写字习惯的提醒。如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一提示: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提示: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
4.一、二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中,“写字提示”明确了笔顺规则。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提示: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
5.一、二年级教材中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强化了汉字的运用和区分。
通过梳理统编教材对写字教学的提示,可以发现:首先,写字教学要按“笔画指导→偏旁指导→结构指导”这样一个顺序,这是从书写规律展开教学。其次,从一年级单个字的书写学习到二年级词语的书写学习,从正确书写到区分运用,这是从理解运用展开教学。最后,关注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握笔姿势,提醒错字整理,从手把手教学生写字到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从写字习惯培养展开教学。
(二)依据结构规律展开教学
汉字结构是第一学段学生书写的难点。汉字形态结构的把握需要学生整体感知、立体思考,并具备审美能力。教师要把汉字间架结构的规律化入写字教学中。
1.间距相等规律。(1)横与横:如一年级上冊《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中的“三、目、耳、日”,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的“月、里”,教学时要让学生发现横与横的间距相等。(2)竖与竖: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的“田”是典型的竖与竖的间距相等的字。(3)撇与撇:如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的“多”,一年级下册《咕咚》的“家、象”,呈现典型的撇与撇间距相等的规律。这些字都体现了汉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平衡之美。
2.主笔规律。如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的“要、百、舌”这三个字中长横是字的“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是从属笔画。主笔一定要抢占空间,写得张扬放开。而这一课就是学习“主笔”的很好的时机,教学中还可以联系同册《端午粽》中的“豆”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主笔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在上顶天而立,在下踏地而稳,在中上紧下松。
3.缩短规律。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明》第一次出现缩短规律,比较“木、林”可以发现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位于左边时,撇长,捺化为点。在教一年级上册《雨点儿》的“从”时,学生可以进行巩固。再教一年级上册《小蜗牛》的“妈”时,学生就会发现“妈”的“女字旁”就是遵循了缩短规律。有了这三次的练习,在以后的写字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遵循缩短规律。
4.中心线规律。汉字讲究对称之美,中心线规律分为首点居正和中直对正。“主、京、音、高、亮”就属于首点居正,“尖、朵、美、直、平、坐、常”就属于中直对正。这些字连续几课出现,学生要会把握这个规律。
5.错位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高右低”。第一个出现错位的字是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的“把”,在一年级下册中还陆续出现“红、江、河、招、打、机、姐、都”。可以说一年级下学期就是教学错位规律的最好时间。
三、不忘归宿:以生为本,提升能力
教师要把上面的这些教学实践点,实实在在地在写字教学中予以落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这是写字教学的归宿。
(一)强调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写字教学中,发现并遵循汉字字形间架结构的规律,能帮助学生写好字。那么如何实施呢?
首先,教师要教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梳理规律。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教师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字,而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则偏向学生自主写字。如二年级上册《树之歌》由于含有“桐、枫、松、柏、棉、杉、桂”这一组字,是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实践“缩短规律”的最佳一课。
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方法的迁移尤为重要。如二年级上册在“书写提示”中提示左右结构的字在组合构字上的特点,像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宽窄大致相等。那么上下结构的字呢?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组合构字的特点,如上小下大、上窄下宽、上紧下松。因此,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辛、苦”及《日月潭》“央、华”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要及时对写字方法进行小结。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这时才教这个写字规律的话就太迟了。早在一年级上册“林、们、对、妈”出现时,教师就要教了,而这里是对这个规律的梳理和小结。
(二)注重知识组块的形成
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由几个字带出一组字,进行归类练习;从一组字中发现字体的特点,进行抓特点的练习;再从抓特点练习,转变为临摹一种字体。很多时候,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所得组合在一起。这一次的教学是下一次教学的基础,教是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去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对写字形成系统的概念,有可依据的学习方法。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左右有竖右边长,左横右竖竖要低,右竖左横横写高”等概念。
写字教学往往是一节语文课中的一个环节。那么,这一环节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就如识字教学在识字单元、课文单元、语文园地中存在不同的定位,发挥不同的功能一样,写字教学也有不同的类型:突出字理的、归类梳理的、比较发现的、总结迁移的……当然,在教學中要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这样,学生的写字能力就能真正得到提升,第一学段的写字目标也就有效达成了。
参考文献:
[1]汪潮.语文学理——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汪潮.部编教材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学理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7(33).
[3]金文伟,曾红,温莉.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4]金文伟.我们的系统识字课:遵循汉字学的识字及阅读课例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