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艺术类学生工业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研究
韩亚静
摘要:表现技法课程分为对表现对象认知的过程和对表现对象表达的过程,而在这两个过程后,学生就可以有设计、创造产品的能力。课程根据学生表现基础的薄弱,课程设计以产品产品制图、透视表现训练为主线,速写为基础之上,采用课前翻转课堂、课上翻转课堂、课后翻转课堂为基本手段,逐次增添其他的技巧表达进行教学。
关键词:非艺术类学生 工业设计 设计产品制图、透视 翻转课堂 观念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6-02
绪论
学生会有一种错误模糊的认知,就是现在的工业设计用到手绘的地方并不很多了。电脑软件的用处已经越来越多了,所以很多同学觉得我们不需要手绘训练了。但是软件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和手绘的基础是不同的。驾驭软件是需要头脑的,但是仅靠软件就培养出头脑是不太可能的,只有通过手绘来训练手脑的配合,将学习肢解开,来训练我们的认知表达能力。比如空间的认识,美得认识,虚实,冷暖。这都需要我们从细微处着手,只必须通过我们能看到的物质来进行体会,通过这种体会,才能训练我们的关照能力和深入细节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将这些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习软件,而单单只学习软件是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手绘训练是对于将来各种工具训练的基础,是必须要有的。人的手脑结合所体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软件只能更好地表达,但不能直接创造。
一 非艺术类学生的现状及手绘表现能力在工业设计中的角色
工科学生和艺术类学生有着很多不同。比如没有绘画基础,对形体,色彩,物体细微的观察能力都要弱得多,在手头功夫上也是有很大的差距。以前在开表现技法课之前,学生都会进行一个前期训练。例如速写、素描的训练。但是现在的课程,这些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这个技法课的情况就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因为从前的技法课需要学生学过很专业的制图、测量、素描、色彩、速写经验,以及对三大构成等知识的了解。但是现在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便之前有过相关课程,学生的能力也并不会很强。所以我在近些年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改革,而今年的成果尤为优秀。
二 关于表现技法教学的课程设计
表现技法课程分为对表现对象认知的过程和对表现对象表达的过程,而在这两个过程后,学生就可以有设计、创造产品的能力。
课程根据学生表现基础的薄弱,课程设计以产品制图、透视表现训练为主线,速写为基础之上,采用课前翻转课堂、课上翻转课堂、课后翻转课堂为基本手段,逐次增添其他的技巧表达进行教学。在这里面对于课程来说,本学期最大的改变,除了以透视为主线外,就是拓写辅助的教学方式。工科学生对于绘画等方面的功底很弱,而课程课时又短。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运用拓写板辅助进行训练,来快速提升同学的基础,最终达到快速提高的目标。
三 产品制图、透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就是对教学结构的改良,今年的教学结构以产品制图、透视为主,每节课都让学生进行产品制图、透视训练,从简到繁,从最简单的形体到一般的形体到复杂形体最后到大作业,贯穿整个课程。产品制图、透视是本课的主线。为什么产品制图、透视这么重要7因为产品制图、透视可以让学生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如说对于形体的结构认知,还有空间的认知,表现的认知。通过从简单到复杂来完善并加深认知。建立了这种能力之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其他工具的表现,比如马克笔、彩铅、色粉。最后脱离仿照对象而对于真实的物体进行表现,达到可以用头脑去创造并表现实物的水平。
四 随堂指导训练环节的细节
随堂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之下,跟随学习,摒除模仿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技法课的关键在于熟能生巧,关键在于实践,简单的事情重复精彩地去做。为什么同学做一做就做迷糊了,是因为量不够,这种学习有很多层面,这种重复的学习中才能挖掘出各个层面,由表及里,螺旋式上升。
表现技法课算是现在工业设计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入门专业课程,所以尤其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因为表现基础薄弱,在48学时内、12次课的时间里学习如此多的工具显得太过于繁重,虽然课上主线是产品制图、透视画法,但产品制图、透视终究是基础上的基础训练,而支线感觉就很仓促,当同学觉得彩铅刚有点门道就换成了马克笔,而马克笔也才没怎么训练就换成了色粉,而色粉更是一笔带过。老师的课程安排大概是讲解作业和产品制图、透视训练一半一半。而对于像彩铅、马克笔、色粉的训练则是拿回家做。这和老师的翻转课程是一个思路的。
但是,作为理工科基础的学生毕竟是初次学习,甚至是第一次接触艺术类学习,很多同学甚至不能在课下找到问题,只是应付了作业了事,所以课堂上加多集体训练,然后再集体问题的准对讲解,适当增强课堂上个体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初学者,尽可能去引导学生找到自己需要弥补的地方和别人需要弥补的地方的共通之处,然后针对性进行修正、提高。
五 翻转课堂在表现技法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主要优势是落实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的重复、答疑一总结一提升、个性化指导需求的增长、“练评讲”教学方法最后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表现技法课程上因为其理论简要,主要是技法的应用与纯熟为目标,所以是比较合适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
翻转课堂,老师先把技法学习视频或资料发给同学去看,让同学先学习,带着问题来上课,在上课解决问题。或者课上先让学生直接去做一件事情,做完后让学生总结在这个过程中的优缺点,从此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知道如何弥补,在有思维基础的情况下回变得更完整。带着问题来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的应用。六同步技法训练与认知强化的内在逻辑
非艺术类学生的表现技法课程需要技法训练与认知观念并行教授,用认知的建立来推动表现能力增长。除了技巧训练外,对于学生素质的强化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任何一件事情做好做不好都是因人自身的素质而决定的。比如有些从未接触过产品制图、透视的同学,经过讲解可以快速上手,但有的同学却要教很久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多数行为问题的根源是认知的问题,学生原有的对于图形的认知和图形表现的能力素养的不同。这个素养可以分解为认知的能力,和对待一件事的态度。他们彼此分开但又相互解释,比如一个态度好的学生认知能力也会强,因为态度好,专注力也会好,他会认真地听进去别人的话,理解别人的话。能听进去是一种态度能听明白是一种能力,表现技法课在训练能力的同时更是培养一种素养。
例如马克笔训练时要细致入微的讲解与实践。用马克笔的要领是速度以及上色位置的准确性。速度一般宜快不宜慢,快的笔触就会显得透明利索,有力度感,再则颜色也不会渗化,问题是要把握好速度下笔触位置的准确性了。马克笔的颜色也很有局限,没有绘画颜料来的直接。当你选用一种颜色的时候,就不能犹豫了,应该喜欢它,很好地去用它了。彩铅的用笔和马克笔一样,要讲究速度,笔触也要畅快,不要有半点犹豫的感觉。由上述教授中既表达训练技巧又要说明如何用心,了解内在的认知逻辑。
大学教育并不是去获得多少能力,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素养。好的同学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有的同学做什么都会慢一些,有的甚至什么都听不进去。这就是一种素养上的差异,所以对于能力训练是一方面,但对于素养的训练和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有些同学能画得很好,是因为这其中他的思维是清晰深入的,这样才能使作品清晰地表现出来。一个作品表现出来的,就是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这门课不仅是技术的培养,更是素养的培养,通过技术提高素养,通过素养提升技术。正常情况下,在此种课程中是不会提到这个层面,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在这门课中让同学明白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应该如何学些。
结论:
表现技法训练最后会以大作业为结束。大作业是整个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一种整合和提升,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做大大作业的环节时,学生都有一种认识:这门课程开始入门了,但是课程已经结束了。所以课程的结束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表现技法课程只是给学生一种方向,具体要怎么走下去,还是要看学生个人。所以在整个课程过程当中,通过技法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手绘的表现能力,在表现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思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