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魔法棒:激励性评价中的“去标签”
韩春红
在一般的理解意义上,处境不利幼儿更多地是指家庭处境不利;其实,在我们幼儿园中还有一群因为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而导致了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幼儿。这些障碍包括自我的消极评价、来自老师和同伴的成见,及这些成见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也是处境不利的幼儿,而且是隐形的处境不利,更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忽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意义和价值在处境不利幼儿身上的作用更为明显。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对处境不利幼儿的作用起到的是“雪中送炭”的效果。
激励性评价,作为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关照幼儿的生命状态和心理感受,在幼儿取得进步时积极鼓励,遇到危机时及时化解,努力消解并去除标签效应”,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处境不利的幼儿走出困境,健康全面地发展。对于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处境不利幼儿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去标签”的方式,促进其进行积极自我评价、塑造其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积极个性。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被贴上“标签”有两类情况,即被动标签化和主动标签化。被动标签化是指因为一些特定的行为使老师和同伴对幼儿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判断和成见,而被老师和同伴贴上“标签”;主动标签化是指因为幼儿对自己形成了的消极自我评价,而给自己贴上“标签”。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标签”,该如何帮助幼儿去标签,是本期激励性评价案例主要想呈现的内容。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和“我不会”说再见》是主动标签化的案例,《插话大王的故事》是被动去标签化的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老师都运用了各种办法,如巧设个别谈话时间、赋予责任、提供“有限的帮助”、挖掘闪光点、提供无条件信任等策略,成功帮助幼儿去除标签。
以本期文章《和“我不会”说再见》为例,这是教师通过持续认可和期待,成功帮助幼儿去标签化的激励性评价案例。我们经常看到的“标签”是他人给幼儿贴上去的;而这则案例中,“标签”是幼儿给自己贴的。其实,要去除自设的“标签”,要比他人给的“标签”难度更大。当我们身边出现这样事事“我不会”的幼儿,老师该如何做?在田田的變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努力的田田,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的信任摇摆,更看到了一个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幼儿一成不变的信任和坚持不懈的支持。
首先,信任幼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当下,这是激励性评价者应有的发展型思维模式。当面临幼儿发展的当下有诸多不如意时,教师始终相信,有一天“我不会”会变成“我想试试看”和“我可以”。因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信心、在激励和改变的过程中的不骄不躁和耐心等待。这是激励性评价者的信念,也是教育者真正的本色。
其次,善于分析,改变现状,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相信幼儿“我不会”的宣言,并不是“真不会”,而是幼儿对自己克服困难的不自信及缺乏挑战的勇气。因此,在去除幼儿的“我不会”的标签中,教师创造一个个难度系数不断递增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逐步看到另一个能干的自己。
再次,追根溯源,寻找“我不会”背后的真正原因。教师机智地发现了在幼儿“我不会”的背后,不仅是家长的包办代替,而且根源在于家长对幼儿的能力缺乏信心。因此,教师积极争取幼儿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让田田在家里也承担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外部信任源;更在挑战来临时,说服妈妈一起来支持幼儿。
案例中的教师让人想到了童话故事里的魔法师,让自卑的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坐上了南瓜车,变成了漂亮公主。当然,老师的魔法不会因为午夜12点的到来而消失,只会让田田真正地告别“我不会”的标签,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