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的探究
楚云兰
摘 要 目前,素质教育理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课堂教学领域的诸多方面。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使得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过于放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很低,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形成了由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恶性循环。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新知能力。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为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教育,它的成败将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思维方式、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型课堂 创新思维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1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的核心将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成与败将会看谁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教育由于过于严谨、死板,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
1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中,课上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而课下又采用题海战术。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教学对象的参与度低
传统课堂上,教师疲于讲授,主导作用发挥过度;学生被动接受,主体作用发挥不足。教学活动的“角色错位”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全面落实到位。
1.2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大
传统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有的讲练编排丝丝入扣,然而学生可能却是心不在焉,无心向学;有的照本宣科敷衍了事,那么学生自然听的索然无味,毫无兴趣;有的随心所欲、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1.3教学效果的确定性小
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互动,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生的掌握程度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从而师生双方不能形成完整的反馈系统,也就无法及时掌握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确定性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
2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1新型课堂的基本特征
(1)全面性。新型课堂应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这是新型课堂的关键点。
(2)多样性。新型课堂是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提倡、鼓励个体差异的教育,即把“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统一起来,把培养、提高建设者的素质和发展英才的教育统一起来。
(3)主动性。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养成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并获得具有创新发展价值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人。
(4)开放性。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信息、探索争论的活动环境,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以施展它们的本领,引发他们合作讨论、积极探索、发表见解,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等受到尊重,引发学生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最终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2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自我中心”意识,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既要备教学目标,又要备学习目标;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取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的组织形式,尽可能地多走下讲台,巡视、释疑、点拨、参与讨论,成为学生可感、可亲、可信的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不但是认识过程,而且是涉及到知、情、意、行的完整心理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3将创新思维运用到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去
2.3.1课堂教学观念要创新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要一改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问题,避免课堂上扼杀学生的主動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教师要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施才能得以根本保证。
2.3.2课堂教学内容要创新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容;突破教材联系“理想化、标准化”的限制,设计练习要富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独创性。
2.3.3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创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要以问引导、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引导学生变“死学”为“活学”。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基本学习技能。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采用直观、创设情景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动脑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我们的课堂抓起,既要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晓弟.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24).
[2] 胡兰云.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