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雷涛 黄懿
摘要:高校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体育教学开展的难题。本文从高校女学生自身特点等主观原因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时代特征等客观原因出发,浅析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以及体育学习兴趣策略分析,探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兴趣培养;高校女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75-002
1.高校女学生体育兴趣低的原因分析
1.1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
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做任何事的源泉与动力,而兴趣的产生则需要对接触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同理,要提高高校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只有在系统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充分了解体育课程开展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充分了解体育课程开展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而如今现状是,各大高校大多数女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不理解体育课程的开展对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的意义,对体育课程产生误解,因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1.2 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由于中国传统以来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受其影响,中国大多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都把学生的学习重心着重放在了文化课程上。不仅如此,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也交给了培训班保管,认为成绩好才是第一要义,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学习不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尤其女生,从初高中就已经失去了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入高校后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课程、社会活动,对体育课程更加忽视。
1.3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结构造成的身体素质因素
目前,高校女大学生基本实现全部90后化,大多数为独生女。按社会基本现状来说,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里的亲人宠溺,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尤其做为女生容易被看做弱小一方,便娇生惯养,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在身体方面体力较差,缺乏锻炼和生活的磨砺,不能吃苦,缺乏顽强的拼搏精神,生理负担量小。然而,现高校体育课程具备一定的负荷练习,对这些女学生的身体素质构有着一定要求。这对从小缺乏体育锻炼的女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严重影响她们对体育课程兴趣的产生。
1.4女生独特的心理因素
高校女大学生基本全面进入青春期,其心理不断成熟化。由于女大学生外貌特征趋近于成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在性格上女大学生也逐渐向成人性格靠近,喜静少动,不喜跳动的等体育课程。其次女生爱美的天性,会让女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产生矛盾心理,怕因为体育课程弄脏自衣服,弄乱发型。大多数女生由于性格原因,较为羞涩胆怯,在体育课上不敢大幅度动作,达不到体育课程目标和效果,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最后,由于女生天生爱多想的原因,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会考虑到其不好的一面,例如跑步会导致小腿变粗、室外运动会被晒黑等,由此拒绝参与活动。
1.5生理因素
女生相比较男生而言,普遍身体素质较弱,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都比较差。从事体育活动,易疲劳并感到吃力。在体育课程中很多女生都不能完成正常的体能测试,多次的失败容易使人产生放弃的想法。并且女生特有的经期生理现象,更使女生顾虑增多,对体育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1.6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师的影响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是影响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当前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无法针对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法产生兴趣,从而无法积极投入课程中来。女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对教学配合降低,教学活动更加不好开展,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体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上课的原因之一。单一乏味、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无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2.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分析
2.1 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增强其锻炼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大多学生尤其女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发展中形成“学习为主,补课为辅,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导致其自身体育锻炼严重缺乏,身体素质较差。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授予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帮助他们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并且体育课程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体。
2.2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
首先体育教师应针对女大学生特有的身心特点以及喜好特征,开设适合女生、吸引女生,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体育课程,如羽毛球、跳绳、健美操、瑜伽等。做到学生带着兴趣上课,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其次在体育课程开展中,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游戏在课程中的应用,并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学生游戏中去,充分调动女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合理开设女生之间的游戏对抗赛,激发女生的竞争精神以及团体荣誉感,从而达到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的目的。最后,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课程活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对抗,在互动间缩短与学生存在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距离感,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师日后课程教学的配合度,促进教学内容实施与教学目标完成。2.3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与学生随时保持交流,通过语言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接下来即将进行的课程活动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应该充分鼓励、肯定每一位女学生,提高她们的荣誉感。让女学生认为老师是注意自己、重视自己的,促使女生意识到自己对参加此次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上体育课程的主动性,帮助女生们克服对体育课程的畏惧和消极的想法。
2.4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在课后应重视研究体育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含量。面对学生对体育课程、运动方式方法的疑问,应做到对答如流,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从而促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从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充分给予学生尊重、信任。切忌将教师姿态摆的过高,以权压人,加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2.5建立体育教学反馈机制
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输出的过程,而应该是双向传导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出,学生也应对教师教学成果进行反馈。学生的反馈结果对教师教学的再次输出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没有学生及时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教师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注意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和顾虑,优化教学方法。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尝试了解学生的喜好特征以及流行活动,根据所获信息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女学生对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女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特殊群体,而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只有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按照女学生身心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从女学生心理出发,改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涛.浅探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
[2]高朝阳.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女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2(6)
[3]何文清.影响我校女大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的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