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优势将时评的作用发挥极致
吴巧阳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被迫转成网络教学。网络教学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现场反应,并且不能如平常般与学生自然地交流沟通,这让一线教师很焦虑,很迷茫,很无奈。笔者今年执教高三,上了几堂网络课后也深有感触。
高三复习,作文是重头戏,也是个大难题。光说理论不行,还得经常实战。平时,学生就怕写作文,教师批改也痛苦。如今,采用网络教学,难度就更加大了。笔者设想:为什么作文复习一定要写完整的一篇作文呢?还有,作文复习为什么不借用网络上的优秀时评呢?优秀的时评一般都有两大特点:一是思考力,即理由充分有层次,也就是说作文要有深度;二是表达力,即话语简洁有力度,也就是说文字要老练,让读者读起来有味道、有震撼力。
教师可以从众多时评中挑出合适的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信只要找到适合他们的话题,他们一定有话可说。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将时评的作用发挥极致”说说具体的活动。
一、模拟现场辩论活动
因为钉钉群每次发语音没有60秒的限定,所以笔者设想让学生在钉钉群发语音(或语音和文字并用),以替代平日面对面的辩论。
活动环节如下:
1.展示《很接地气的“硬核”宣传标语》(选自《人民日报》)这篇文章。
2.抛出辩论话题。
有人说这些标语太雷人,太不得体了;但也有人说,只有放狠话才有效果。你如何评价这些标语?请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看法。
3.教师指定正、反方各5名学生发言。(因为怕冷场,所以由教师指定学生。在教学中,结果出乎意料,学生都抢着发语音,或直接发一段反驳文字)
4.成果展示。课后,教师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观点,供学生学习借鉴。
以下摘录正、反双方的发言各2则。
正方1:硬核标语值得赞扬。第一,这样的硬核标语正是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切实保障人民安全的表现之一。第二,硬核标语言简意赅,话糙理不糙,仅用数字就显示出新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危害重的特点。第三,从受众角度看,这样的标语大多出现在乡间。七拐八绕文化韵味强的标语难免含蓄难懂,对文化程度低的人起不到很好的规劝作用。而硬核标语力度与警示性并存,让广大人民群众快速理解并接受,不得不说也是地方政府的智慧。第四,在这样的疫情防控阶段,硬核标语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在生命面前,文化艺术之美可以放后;在国家命运安危前,小的礼节可以暂且不顾。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国才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正方2:赞同。一、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党员干部的条分缕析、谆谆教导在他们听来反而是空话大话,与农民日常生活脱节,从而造成“劝戴口罩比登天难”的局面。简单粗暴的标语固然雷人,但转换角度平心而论,这才是沟通的正确方式。梁衡有言:“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尽全部的风光。”因此选用土味标语不可不说是因地制宜的举措。二、《人民日报》作为媒体,最基本的作用便是,反映群众的声音必以切合现状为己任。疫情当头,《人民日报》此举实为关心基层,本意是为农村大力工作点赞,以小见大,因而无所谓“不恰”。三、从标语本身的作用看,这些土味标语以其视觉冲击力强及“朗朗上口”而达到了成功宣传的效果。网络时代,大概率会有观者拍照分享。大家在轻松一笑的同时也实现了防疫宣传的扩展,既缓解紧张情绪又给人防疫的干劲。强!
反方1:我认为土味“硬核”不可取。一、宣传为本意,文明不可抛。诚然,现在预防新冠肺炎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携手共渡难关,但越在紧要关头,越要沉着冷静、理智应对。正所谓“关心则乱”,土味“硬核”在远离文明的同时,可能也无法很好地引起现代文明公民的共鸣。二、雷人标语不仅雷人,也伤人。新冠肺炎在新春爆发,原本的走亲访友变成如今的居家隔离,人们心中难免会失落,若此时再满眼望去皆是这些“硬核”宣传,心中的逆反心理难免作祟,正所谓“过犹不及”,一旦超越人们心中的忍耐底线,人心慌乱不可避免,社会安定也难以维持。
反方2:我不赞同。一、不可否认,这些标语显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警醒人们的作用,但是会给人以不舒适的感觉,也与现在创建文明社会的初衷相违背,因而过于狠辣的标语不应出现在公众场合。二、这种标语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看似很有“特色”,考虑了人们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农村也改变了以往的落后模样,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也接受了与城里几乎一样的信息。如果说这些标语适合农村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歧视,属于“文明疾病”。这都与中央推行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治”相违背,应予以剔除。三、这些标语一味追求效果,不充分考虑对人们的影响,会造成社会人心的动荡。以诸如“阶级敌人”“不肖子孙”等过分的词来震慑人们,或许一时管用,但也抹黑治理者。疫情特殊时期,虽说需要隔离,但我们不应隔离人与人之间的大爱,若过度采用这种粗暴的标语,终究难以支持人们内心的安全感。
二、体验“高考改卷”活动
学生在钉钉群里发文字后,大家都可以第一时间直观看到其他同学的评论,而这在平时的传统课堂里是无法做到的。由此,笔者设想,何不让学生来扮演一次高考改卷老师?相信经过换位体验后,学生更能准确把握答题过程的注意事项。
活动环节如下:
1.抛出话题。
篮球巨星科比意外去世,正好赶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及其舆情的爆发期,二者本无直接联系,却被有些人赋予了“别样意义”。如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责问:“死一个人你们就难过,武汉死那么多人怎么没听你们说难过?”“84岁的钟南山战斗在抗疫一线,你们都没关心一下;一个美国球星去世,你们却在朋友圈哭泣……”你们对此如何看?每人在8分钟内发一段文字于群内,要求理由充分,文字老练,300字左右。
2.出示批改规则。
(1)每个人要批完所有其他同学的评论。
(2)批改时间:20分钟(两个班,85份。一定要有时间限制,才能真切做到模拟的效果)。
(3)满分20分。18~20分为一类文,15~17分为二类文,12~14分为三类文。没有观点直接给零分,观点不明确给8分。
(4)评判标准:a.观点明确;b.理由充分(不重复、不啰唆);c.理由独特;d.措辞得体;e.思维辩证;f.分论点先行;g.引经据典。
(5)先集体试改3份,以便在正式批改中少些疑问和纠结。
3.佳作展示,并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解说打高分的原因。
4.相互交流,结合批改的感受说说日后要改进的复习方法、答题技巧(或发语音,或发文字)。
学生的感受汇总如下:
(1)批改结束感觉眼睛很累,可想而知真正高考改卷时,老师的工作量有多大,所以书写一定要清楚,否则第一印象就差了。
(2)不喜欢理由单一的文字,感觉思维贫瘠。由此,以后写作文时分析认证一定要透彻,这就需要多阅读、多积累。
(3)越到最后越发现分析的理由雷同过多,导致分数打不上去。由此可见,写作文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突破常規,打破思维定式,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思考,积极交流。
(4)理由没层次感的文字,看起来不清爽。由此可见,思维要有递进,要言之有序。
(5)最好能分论点先行,这样文字表达一清二楚,改卷的人也可以一目了然。大作文也是如此,要学会写分论点,把道理讲清楚。
如果学生有如此体验,这个活动无疑是成功了。教师说教很多次都抵不上学生的一次亲自体验。
非常时期非常课堂。可以说,面对网络教学这个新事物,一线教师都在摸索中。但切记,一定要积极去适应它、开发它,挖掘其中的魅力。相信,我们会和学生磨合得越来越融洽。